“清白宰相”田从典:留下“万人衣救清官”美谈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近圣书斋


英德由于交通、战乱等原因,古代曾一度是比较贫困落后的山区。及至清代,最主要的农业仍然十分落后,并且“商不不富、贾不巨、工不良、技不巧”(《英德县志》)。古代官员到如英德这样的岭南僻远之地任职属于被贬,但作为初任即为英德县令、此后一路官至吏部尚书的田从典,却算得上是一个特例。

人物简介

田从典(1652-1728)字克五,号光山。山西阳城通济里(今东关)人。康熙三十四年(即1695年),田从典由广东英德县知县,历任御史、右通政参议、左右通政、光禄寺卿、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兼管光禄寺、左都御史、户总尚书、吏部尚书等职。雍正三年(1725年)拜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田从典性甘俭约,有“清白宰相”之称,雍正帝亲书“清谨公方”四字赐赠,并赠诗赞其“出纳望同天北斗,清芳品拟省中兰”,对田从典一生为官清正、严谨认真给予了充分肯定。

雍正六年(1728年),田从典因病辞职,加太子太师,以原官致仕。行至良乡驿病逝,享年77岁。谥文端。著有�i山文集四卷,诗集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史载:田从典捐俸兴学

田从典从小专心好学,以宋代五子(即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朱熹)为自己学习的榜样。他从小很有才气,10岁就能写文章,与县人张泰交齐名,时称“田张”。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36岁的田从典考中进士。随后因老父亲去世,居家服丧。一直到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43岁时始任广东英德知县,开始了他波澜壮阔的从政生涯。

田从典在英德执政五年间,体察民情、为官清廉、颇有德政。据英德县志记载:田从典学识高深,品行醇笃,刚履任,即为文向城隍庙宣誓:“从典读父书几十年,口卸王命七千里。学固多陋,惭政事之未谙;地属冲疲,惧民瘼之未悉……总期上下相安,良顽胥治。其有为囊橐之计,而倾一人家,任喜怒偏,而戕一人命。则大庾岭上,将同颓石齐倾,始兴江头,直与流波俱逝。”一番心头话,表明了自己为官一任、振兴一方的志向,也给了当时民众良好的第一印象,“时人认为从典为官,与众不同。他的向神誓愿,并不是一纸具文,而是发自由衷的肺腑之言。且将誓词上报州官,下集乡民,谆谆告诫,发聋震聩,家喻户晓,鼓舞人心。”

田从典非常重视教育。他认为,地方之所以落后,民众之所以贫困,官员之所以肆行无忌,都是因为愚昧无知造成的。因此,他极力主张兴办教育,并且身体力行,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他捐出自己的俸薪,建立了近圣书斋。据史料记载,“国朝定鼎以来,邑学久未修葺,从典鸠工,逐一翻新。又建圣斋,捐俸金买田,专供讲席经费及奖励。从此,人文尉起。”

据说田从典离任时,英德县的百姓攀车挽留,依依不舍,有的一直把他送过大庚岭。在英德,田从典曾为在当地任过县令的三位宋代贤臣唐介、郑侠、洪皓建立“三贤祠”。他死后,英德县百姓把他供入祠内,改“三贤祠”为“四贤祠”。

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知县周本荫将其与学宫迁复今址。随着近圣书斋的完善,当时的英德大兴办学之风,培养出大批学子。据说仅近圣书斋就出了解元、拔元、举人、贡生等100多名。创办于1928年10月的英德中学,前身即为近圣书斋。如今,“近圣书斋”石刻犹在,现存英德市文博部门。

传说:

“万人衣”救清官

正因田从典任英德知县时的德政,赢得广大民心,后其面临杀身之祸时,百姓合力相救,留下一个“万人衣救清官”的历史美谈。

传说康熙皇帝为了解广东一带民情,派钦差大臣到英德。此钦差大臣贪婪成性,非阿谀奉承之词不听,是个名副其实的贪官。他从京城一路鸣锣开道南下,向沿途官吏索要钱物,名为视察,实为满足个人吃喝玩乐,大肆敛财。而沿途官员却慑于其威,敢怒不敢言。

钦差沿北江南下到了英德,本以为田从典也会像其它地方官绅一样,给予隆重接待,却不料田从典只带了几名随从迎接,稀稀落落,没有隆重排场,钦差大臣感觉被怠慢了,满肚子不高兴。在英德考察的几天时间,田从典坚持一贯清廉作风,只是从俭招待,钦差离开时更没有金银细软送他。这位钦差大臣口里不说,却已暗自怀恨在心,决定回京弹劾田从典。但田从典一向两袖清风、洁己爱民,想找到他贪污腐化的证据,谈何容易!最后,他绞尽脑汁,想起考察期间听闻英德有座金子山(在今英州大道北端),遂以“私开金子山”的罪名向康熙参了田从典一本:诬陷其瞒着朝廷私开金子山,大饱私囊,民怨载道,请求查办。康熙闻言,愤怒至极,下旨田从典到京候审。

圣旨传来,田从典即感到大事不妙,钦差大臣回京不久,皇帝即下旨命他进京候审,难道哪里开罪了他?又转念一想,未做亏心事,不怕他诬陷,反倒很是心宽。当时,英德百姓知悉后也觉事有蹊跷,田知县一向为民办实事好事,何来中饱私囊一说?热心人士商量对策,决定向朝廷请命,赶制一件“万民衣”为田从典洗脱“莫须有”的罪名。所谓“万民衣”,就是在田从典的长衫上写明其政历、事绩,以证此人的光明磊落、清白无罪,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以示呼吁。由于签名者人数众多,故被称为“万民衣”。

田从典被千里迢迢押解至京,那钦差串通刑部主管官吏,逼田从典招供,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的田从典自然不从。钦差大臣遂炮制认罪状,呈康熙批示,皇帝盛怒之下,御笔一挥判田从典死刑,命人将其押解午门,只等午时问斩。其时,恰好四太子胤�G(即后来的雍正皇帝)打猎回来经过午门,马队跑过时掀起一阵风,把田从典的“万民衣”吹起,胤�G料想必有冤情,遂命人先把田从典押回,并立刻禀明康熙“万民衣”的存在。

康熙闻后暗惊,惟恐错杀无辜,命人到广东英德调查。办案官广泛调查英德的地方官吏、乡绅甚至老百姓。所到之处,所闻之言,皆是田从典的高尚品格及件件德政,办案官员也深受感动。又查实英德金子山只不过是座山名,哪里来的金子?回京禀明,康熙马上命人释放田从典,并将钦差大臣革职查办,发配边疆。不久,康熙皇帝亲自召见,进一步了解到田从典廉洁奉公,颇有学问,于是将他留在身边,加以重用。

英德与田从典相交甚笃的三姓人

任英德知县的五年,田从典不但以高尚人品、清正官品赢得了民众的信任和爱戴,还与英德张、邓、陆三姓人结下了深厚情谊,一时传为佳话。据悉,田从典重视文化教育,即便远赴朝廷任职后,依然不忘关心英德的人才培养问题,经常寄语英德年轻人要学有所成,进京赶考争取出人头地。

潭头村邓氏

位于英德市白沙镇潭头村的邓氏宗祠,据说有一副对联也是田从典所题赠。

邓氏宗祠坐南向北,是三进二天池建筑。该祠堂结构严谨,造型美观,工艺精细。从建筑款式、质料、结构及族谱考证,祠堂建于明代,是英德市仅存的最完整华丽的祠堂,1995年12月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潭头邓氏后人介绍,祠堂内的对联,是雍正二年(1724年)田从典回访英德时,作为纪念而特别题赠。

潭头邓氏也是英德较为著名的望族,深得田从典赏识,在其关心鼓励下,该族出过不少有作为人士,进士邓士芬即为其一。英德县志记载,邓士芬是白沙人,原名邓维番,字琼史。清光绪五年(1879年)己卯科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丙戌科进士,分发安徽历处全椒风台知县,补授续溪县知县,加同知衔。后授奉政大夫(五品官位的贤雅虚衔)。邓士芬由安徽告老归乡后,主持《英德县续志》编写工作,是《英德县续志》编写要员之一。

下石太镇陆氏

与田从典私交甚笃的还有英德市下石太镇陆氏。

陆氏宗祠位于下石太镇沙岗村驻地东侧100米处,坐东向西,形式为三进二天池回廊式建筑。这是一座较为奇特的祠堂,建筑布局以门、通道、天池等组合成象征性的繁体“万�b其昌”字样。该种利用文字进行建筑布局的方法新颖别致,目前在英德仅发现一处。从祠堂的建筑形式、质料和《陆氏族谱》考证,该宗祠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年间重修,距今已有三百余年之久。

祠堂屏风两侧的石柱上阴刻着“世泽日光华且欣河显微祥韦杜久称天尺五;人文星灿烂储看金门待诏龙蛇立赋字三千”的对联,为清代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田从典所题赠。

据《陆氏族谱》记载:陆氏祖陆捷仁,花号称“蛇公”,是地方富贵书香世家,为人疏财好施,广结善缘,出资修桥筑路,并有出资摆渡免收渡费、出资办私塾让贫困人家子弟就读、常常周济贫困乡民等善举,受乡民敬仰。田从典任英德知县施政期间遇到困难,“蛇公给予多方支持,因而两人成为挚友。”这副对联大约在康(熙)、雍(正)之交,田从典在京师题写,大意是韦杜两大家族政治地位特别高,接近皇帝,而陆氏家族也会像韦杜家族那样荣耀。

张屋村张氏

坛背围(现英德城南居委张屋村)是英德宋代三大古围之一,居于此地的张氏是一个书香望族,与田从典极有渊源。其祖张龙溪于清朝顺治年间从英德大镇塘背村迁到今址。

张屋村文物古迹众多,保存有清代张氏宗祠、“光裕堂”匾及明代古井等。“光裕堂”匾现存于张氏宗祠内,上横书楷体阴刻“光裕堂”三个大字;右上款阴刻“钦授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前英德令田从典为”,下盖有名章两个;左下款阴刻“广东韶州府英德县岁贡侯选儒学训导张鼎臣立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孟冬吉旦”。其意在于激励张氏族人“光前裕后”,崇文化,重读书。

同时,田从典还赠一幅木刻,楹刻着“满屋书声小邹鲁,一堂和气古唐虞”对联。相传这是雍正二年(1724年),官升至宰相的田从典探望英德民众时,特别题赠张鼎臣的。

张鼎臣,字伟弼,英德城坛背围人。官为英德儒学训导,任当时英德最早的公立学校《近圣书斋》第一任斋长,英德教育界著名人士。张屋村民一直遵循“严祖训,重教育”的族训,崇文读书,人才辈出,曾有父子、兄弟、叔侄同时中举的佳话。张鼎臣本人是岁贡生,两个弟弟同考中举人。

此外,坛背围张氏在田从典的鼓励下,此后曾出过不少人才,如清代咸丰朝张培翮,咸丰四年(1854年)岁贡生,咸丰己未(1859年)为文昌书院(英德中学前身)掌教(相当于校长);乾隆朝思贡生张��,劝任海阳、阳山县教谕,韶关府教谕;民国时期张炳鎏,曾任广东省体专校长;清末民初张永铁,早期同盟会会员,曾随孙中山参加革命,其妻李氏为广州陈李济制药厂老板之女;民国时期张炳奎,黄埔军校毕业后,曾任北伐军营长;解放以后,张屋出了20多位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