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钱钧:从少林寺走出的传奇将军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过去,有不少人都听闻过许世友司令员在少林寺练过功夫的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南京军区还有位副司令员钱钧也出自少林寺。钱钧中将和许世友上将同样武功高强,且有5年在少林寺学武的经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钱钧,原名钱运彬,1905年出生在河南省光山县。由于家里穷,他6岁的时候就被送到地主家当了放牛娃。两年后,因为受不了东家的打骂虐待,他跟着一个过路的油漆匠偷偷跑了。可这个油漆匠性格十分暴躁,小钱钧一天到晚背着担子累死累活地跟着他走街串巷不说,干活稍有差池就要挨一顿揍。终于,到了11岁,钱钧再度“逃跑”了,这次他“逃”入了少林寺。钱钧进少林寺比许世友晚了3年,不过,由于当时寺内僧人较多,他们互相之间并未熟识。钱钧是1930年参加红军的,经过长征到达陕北后,两人碰面了闲聊,才发现原来是师出同“寺”的师兄弟。

  钱钧的功夫也十分了得,在少林寺的5年,他练就了一手“铁掌”功夫。发起功来,手就如同一只锋利的大斧,遇木断木,遇石断石。这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呢?

  据说,钱钧进少林寺的第二天,值班和尚让他烧火,灶前竖着一根碗口粗的木桩,却不见劈柴刀。他就询问,值班和尚举起手说:“这就是刀。”说罢手起“刀”落,又撕又拧又劈,将木桩化为碎片。

  平时,只要忙完了杂活,他就按照师父的安排站桩、摔棍、跑立砖、插沙、运气、打梅花桩等等。钱钧练功十分刻苦,不怕流汗,不怕流血,又因为是打小练习,因此进步很快,练就了过硬的功底。据说,他臂力过人,刀枪剑棍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在一同习武的人中相当出众,只要他不带练功用的“重身”沙袋,寺内数米高的围墙几步开外就能飞跑跃上;运足了气,三寸多厚的大方砖一掌就能击碎。与此同时,师父们经常给他讲“十三棍僧救唐王”、少林武僧抗倭等故事,使他自小就形成了义气豪爽的性格和匡扶正义的愿望。

  转眼间5年过去了,钱钧觉得自己功夫学得已经可以了,也非常想回家与亲人团聚,就辞别师父与师兄弟们下山而去。临别时,很多人来送行,钱钧十分不舍。

  1927年,钱钧由董必武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了党领导的革命军队。从此,在鄂、豫、皖的崇山峻岭中,在雪山草地上,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他那一身武艺,他那铁塔一样坚强的身骨,使他在战争中如虎添翼。即使遇到常人难以克服的困境时,他也能化险为夷,获得胜利。

  1938年,钱钧任鲁南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二团团长。在藤县八里沟一次粉碎敌人围歼、保卫省委机关的战斗中,为了夺回被敌人抢走的两部省委与中共中央保持联系的通讯电台,他率领一个连冒死冲进敌阵,当战斗进行到白刃战时,钱钧高举大刀,左砍右劈。在一道道寒光下,敌人土崩似地倒下,两部电台终于安然地回到人民军队的手中。他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和日本鬼子打了几十次仗,每次白刃肉搏,敌人都没占一点便宜!但他身上却挨了15颗子弹,挂过19次彩。不过,他年轻时练就的强壮体质使他很快便重返战场。

  钱钧在少林寺练就了一身武功。现在我们在电视电影里常见的劈砖功夫,对钱钧来说是小儿科。不过,据说他的一身功夫很少为人所知。许世友在训练战士的时候,应大家的要求常常表演那么一两下子,钱钧则不同,除了少数高级将领外,知道他熟谙武术的人并不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怕引起大家的好奇,都来要求比试,担心误伤了同志。他常说,有武功的人,与不会武术的人是不一样的 ,有时你出手时并不想伤人,但往往事与愿违,一出手就误伤了人。不过,有时因对敌斗争的需要,我曾毫不留情地利用过武功,而在同志中间,有人邀我试拳、交手、掰腕子等等,在多数情况下,我都是装“矮人”,甘拜下风,轻易不开手。当然有时候或者兴之所至,也偶尔露一手。从这番言论可以看出将军相当温和谦虚。

  一次,钱钧去苏北检查民兵工作。傍晚休息时,干部们都要求他表演“劈石头”。但苏北一马平川,一时间到哪去找合适的石头呢?最后,还是找来了一块压咸菜用的青石,这块石头少说也有二十来斤,光溜溜,湿漉漉,放在堂屋正中的桌子上。“钱司令果真能劈开它吗?”“肉手能劈开岩石,我还从来没见过!”在人们的窃窃私语声中,钱钧走到桌前,摆正石块,猛抬右手,一掌下去,只听“砰”地一声,青石顿成三瓣。劈裂的石渣,竟蹦出一丈多远!

  民间还有一段流传颇广的故事:“文化大革命”中的一天,钱钧乘车出行,途径南京中山门,被一群“造反派”拦下。“造反派”们手持铁长矛,欲检查军车,钱将军下车与他们理论,一名“造反派”就把长矛伸到钱钧胸前威胁。钱钧微微一笑,伸出左手握住长矛,“造反派”想收回,用力拉长矛却纹丝不动。钱将军又伸出右手,略一用力,铁矛已成弯弓形。“造反派”们一下子被镇住了,乖乖地给他们放行。

  钱钧自参加革命队伍以来,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先后任团长、师长、军长等职,解放后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少林功夫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他在红军生涯中就有4次参加敢死队,打了很多硬仗,每次都是身先士卒,舞着一把大刀冲在最前方。如果没有真功夫,想必没有人敢那样,即便敢,也未必能从血雨腥风中闯过来。

  解放后,钱钧的功夫虽然再难有用武之地,但他却坚持勤练不忘。据说,在他的家中摆满了刀枪剑棍等冷兵器,院子的大树上吊着沙袋,他也常常像战时一样,每每闻鸡起舞,活动拳脚。

  钱钧和许世友都在少林寺里待了相当长的时间,不少人都认为,他们一定是做了和尚。事实并不是这样,许世友和钱钧都只是在少林寺做杂役,兼学武功,并没有受戒。

  不过,钱钧和许世友两位将军是从未忘记过在少林寺的这段经历的,一身好功夫和坚毅的品质是在这里养成的,这是他们一生中最宝贵财富的一部分。许世友常常给战士们讲述自己在少林寺练武的故事,钱钧则晨起必练少林功夫,风雨无阻。因此,虽说他们在少林寺不是当和尚,却也是不折不扣的少林弟子。1990年4月13日钱钧在南京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