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萨尔王传》有什么特点

历史网 2024-08-17用户投稿

《格萨尔王传》又称格萨(斯)尔,史诗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俚语,具有雄浑壮丽、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是地方传统民间文学,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巧妙的结构安排

格萨(斯)尔在结构安排上,有其独特的处理方式,它采用了以人物为中心和以事件为中心相结合的结构方式。具体来讲就是在整体的分章本中采用以人物为中心,而具体的分部本则以事件为中心,从一个故事派生出另一个故事,不断充实完善,独立成篇,形成新的分部本,就这样大大小小的分部本通过格萨(斯)尔这个英雄人物串联起来,最终形成了卷帙浩繁的大型史诗格萨(斯)尔。

这种结构安排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说唱史诗的特点,具有灵活多样、增减随意的优点,为格萨(斯)尔在漫长的传唱过程中不断随着时代发展而融格萨(斯)尔人更多更新的内容提供了方便,也为其成为世界上内容最丰富的史诗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鲜明的形象塑造

格萨(斯)尔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也有较为出色的表现。作为一部规模宏大的史诗,格萨(斯)尔塑造了上千个形象迥异的艺术形象,数量如此众多的艺术形象,大都塑造得鲜明生动,栩栩如生,相当成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神圣庄严的神佛,生性残暴的妖魔,有血有肉的凡人,甚至于带有虚幻色彩的战马,飞鸟走兽乃至山水树石,都被赋予了人的禀性,或代表善良、正义、公正,或象征邪恶、凶残,都具有鲜明的性格特征,成为史诗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形象。特别是正面人物的塑造,更令人称道。

在格萨(斯)尔、珠牡、老总管等形象的身上,表现了社会生活中进步的、正义的、美好的观念和行为,同时不乏对他们缺点的生动刻画,格萨(斯)尔的粗心、珠牡的嫉妒和老总管的恪守成规,使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真实,更加可亲。史诗对反面人物的勾勒,也达到令其凶相尽露、肺腑毕现的程度,揭示了其丑恶灵魂。在塑造人物形象的具体方法上,史诗不是通过作者的客观叙述和评论,而是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通过各个人物自已在不同环境中的言语、行动和表现来完成的。这样的人物,是形象化的,是生动活泼的,使人没有概念化、呆板化的感觉。

生动的语言运用

格萨(斯)尔在语言艺术的运用上,经过千锤百炼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格萨(斯)尔首要的语言艺术特点是采用了群众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它采用散韵结合的形式,有散文叙述,也有唱词,这是对吐蕃时期散文叙述插人歌唱对话形式的继承和发展。格萨(斯)尔唱词部分多采用鲁体民歌和自由体民歌的格律并进行了改进,每句歌词的音节数突破六个音节,十分活泼多变。

史诗里还大量运用“赞辞”和“祝辞”等民间说唱形式,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法,这些民间文学形式和内容的采用,使格萨(斯)尔显得更加生动、活泼、丰富、饱满、气象万千。语言的丰富性和准确性,是格萨(斯)尔语言艺术的第二个特征。格萨(斯)尔里既有古代藏语,又融汇了现代藏语;既有书面语言,又有经过锤炼的群众口语;既有民族共同语,又吸收了各地有生命力和表现力的方言词汇,几乎汇集了藏语的所有有生命力的、表现力强的词汇。

格萨(斯)尔 语言艺术的第三个特点,是运用了大量贴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凝炼的谚语。藏族的民间文学,尤其是民歌,本来就有善于运用比喻的艺术传统,格萨(斯)尔继承这一传统,并使它发展到更高的水平,史诗还大量使用了谚语,可以说是谚语的宝库,谚语的引用,给史诗的语言以凝炼的总结,富有哲理,使人有所领悟,为格萨(斯)尔平添了很多回味无穷的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