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古录》的内容是什么
历史网 2024-10-12用户投稿
《稽古录》,北宋司马光作品,凡二十卷,由《历年图》、《历代君臣事迹》和《百官公卿表》等编集而成,记事上始于三皇五帝,下至北宋英宗治平末年,年代皆超出《资治通鉴》断限以外。
《稽古录》是《资治通鉴》的姊妹篇。该书其实包括了《稽古录》、《历年图》、《国朝百官公卿表大事记》三部分,书中于远古事但述梗概,至周共和元年(前841)始为编年,每年略举大事。
创作背景
司马光撰《通鉴》及考异、目录,卷帙繁重。所以又著与《通鉴》相同年代的《历年图》,著《百官公卿表大事记》以相衔接。、又纂述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4年)上溯至伏羲之事,三编相联,总为此书。取《尚书》“曰若稽古”之语为书名。
元祐元年(1086年)呈进。其初但述梗概,至周共和元年(前841年)始为编年,迄北宋英宗治平之末。但叙历代重要史迹,只记其大体。所附评论,于关乎国家治乱兴亡者则反复剖析。
作品评价
司马光撰《通鉴》及考异、目录,卷帙繁重。遂又著与《通鉴》相同年代的《历年图》,著《百官公卿表大事记》以相衔接。又纂述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前404年)上溯至伏羲之事,三编相联,总为此书。取《尚书》“曰若稽古”之语为书名。
元祐元年(1086年)呈进。其初但述梗概,至周共和元年(前841年)始为编年,迄北宋英宗治平之末。但叙历代重要史迹,只记其大体。所附评论,于关乎国家治乱兴亡者则反复剖析。
版本信息
书有潭、越二本,今传世本为潭本。有《资治通鉴汇刻》本,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杨璋刊本,明崇祯中陈风梧刊本,天一阁刊本,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湖北崇文书同本,《四部丛刊》影明翻宋本,《学津讨原》本,1986年又有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王亦令点校本。1988年北京师范大学也出版了竖排简体字本。
作者介绍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自称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
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累迁龙图阁直学士。
宋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官至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追赠太师、温国公,谥号文正。
名列“元祐党人”,配享宋哲宗庙廷,图形昭勋阁;从祀于孔庙,称“先儒司马子”;从祀历代帝王庙。
司马光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宋史》记载:熙宁新法病民,海内骚动,忠言谠论,沮抑不行;正人端士,摈弃不用。聚敛之臣日进,民被其虐者将二十年。方是时,光退居于洛,若将终身焉。而世之贤人君子,以及庸夫愚妇,日夕引领望其为相,至或号呼道路,愿其毋去朝廷,是岂以区区材智所能得此于人人哉?德之盛而诚之著也。
- 上一篇:东巴面偶是如何制成的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