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评价改革开放前工业化基础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改革开放前建立起来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新中国的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和民生改善准备了技术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实力显著增强,制造业总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目前,制造业增加值已超过全球总量的1/4。我国工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举世瞩目的成就,改革开放前建立的工业化基础特别是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正式提出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经济发展畸形。农业和手工业占国民经济比重达90%,工业极其落后。仅有的一点重工业,多为列强在华设立的修理厂以及为其提供廉价原料、半成品的矿山和工厂。几乎没有真正的机器制造业,更没有现代化的国防工业,钢铁工业也非常薄弱。正如毛泽东所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中国自鸦片战争以来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人民尝尽了因为落后而挨打的苦痛,深知“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1952年在国民经济获得了很大的恢复后,毛泽东就清醒地指出:“同志们要知道,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而我们已作了的工作,还只是向这个方向刚才开步走。”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曾提出一种设想:中国的工业化可以考虑采取“经互会的方式”,即在社会主义阵营的一定范围内分工合作,实行一体化生产。但是,新中国领导人立足于中国具体实际,做出了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决定。1956年,刘少奇在中共八大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应当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期内,基本上建成一个完整的工业体系。”
随后,周恩来在具体阐述经济建设的方针时对此做了详细说明,指出:“这个方针,把过去的为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奋斗的提法具体化了,提出了建设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的要求。我们的工业化,就是要使自己有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任何一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总要有一点独立的能力,更不用说象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太小的国家,原料很缺,不可能不靠旁的国家。而我们这样的大国,就必须建立自己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不然一旦风吹草动,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支援我们完全解决问题。”
具体说来,在我国建立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就是要力争做到能够自主生产足够的、主要的原材料;能够独立地制造机器,不仅能够制造一般的机器,还要能够制造重型机器和精密机器;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像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还要有相应的化学工业、动力工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等。还应当指出,“基本上完整”并不是说一切都完全自足,而且这个任务的实现决定于东西的有无,不决定于是否有很高的产量。周恩来认为,实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的时间可能会比八大决议上写的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更长一些。
早在1953年即已开始启动的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就是循着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思路展开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一五六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六九四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从实际施工的150个项目看,军工企业44个,钢铁、有色冶金等冶金工业企业20个,化工企业 7个,机械工业企业24个,煤炭、电力、石油等能源工业企业52个,轻工业和医药工业3个。这些项目和配套项目的建设,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我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状态,迅速展开较为合理的工业布局,建立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的框架,起到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从实际效果来看,“一五”期间很好地实现了上述目标。正是因为有了“一五”计划实施的基础,我们才有底气提出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目标。中共八大不但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而且据此对第二个五年计划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的工业化建设任务做出了安排。
从“工业体系”到“经济体系”
在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中共中央一边领导调整国民经济,一边反思过去的经济建设方针,对建设“完整的工业体系”这一目标有了新的认识。1962年初,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即“七千人大会”),刘少奇在大会书面报告中提出:对于我国从1963年到1972年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央有一个初步的设想。这个设想的主要目标,一是“按照勤俭建国的原则和不高的标准,基本上解决我国人民的吃、穿、用的问题”;二是“基本上建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经济体系;在科学技术方面和工业产品的品种、质量方面实现大跃进,接近现代工业大国的水平”。他指出,这个设想是在总结过去建设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关系的指示提出来的;实现了这个十年初步设想,我国将能够奠定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巩固基础,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切实地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可见,当时中央的认识已从建设“工业体系”变更为建设“经济体系”。
1963年8月23日,周恩来在出席中共中央《关于工业发展问题》起草委员会会议时指出:“经过一九六三至一九六五年三年过渡和一九六六至一九七五年十年规划,基本建立一个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国民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工业,而且包括农业、商业、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国防各个方面。工业国的提法不完全,提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比只提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更完整。苏联就是光提工业化,把农业丢了。”这一新的认识逐步在党的领导集体中形成共识。
根据毛泽东的指示,1964年12月,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设想:“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总的说来,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他还说:“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是实现上述第一步任务的一个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工作做好了,再经过大约两个五年计划的时间,就可以有把握地使我国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基本实现目标要求
经过全国上下的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到改革开放前,基本实现了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一目标。
按照1963年的设想,到1975年建立“独立的国民经济体系”的主要目标包括:粮食产量达到5500亿斤,人均拥有原粮650斤;棉花产量4000万担,加上化学纤维25万吨,人均可有16尺布;钢产量2800万—3000万吨;煤炭产量4亿吨,石油产量3000万吨;铁路运输里程达到5.5万公里左右;在木材、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各种钢材、化肥、酸碱、机床、发电量上达到相应的产量;在轻工业产品和各种运输量上,以及国防工业和尖端技术上,也有相应的增长和相当的发展。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干扰,1975年多数指标没有完成。但是,1978年基本完成了这些目标。这一年的主要产品产量是:粮食6095.3亿斤,人均633.2斤;棉花4334万担,化学纤维28.46万吨,纱238.2万吨,布330.9亿尺,人均34.4尺布;粗钢3178万吨;原煤6.18亿吨,原油10405万吨;铁路营业里程5.17万公里。木材、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各种钢材、化肥、酸碱、机床、发电量以及轻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和交通运输事业等,都有显著增长。取得重要突破的成就,国防工业有“两弹一星”和核潜艇,尖端技术领域有杂交水稻、人工合成蛋白质、返回式遥感卫星等。可见,尽管经历了曲折,新中国还是只用20多年就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前建立起来的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新中国的经济独立和国防安全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经济腾飞和民生改善准备了技术条件。如今,我国已成为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增加值自2010年起稳居世界首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经济规模足够大、增长速度足够快、不仅改变了自身面貌也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的国家。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