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内心很自卑:决不允许他人嘲笑皇后脚大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朱元璋行猎图

  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之一。同是开国皇帝,刘邦、刘秀、司马炎、李世民、赵匡胤等相对来说宽容大度,能善待功勋。然而他中晚年却导演了一幕幕暴行,这是因为朱元璋的自卑心理在作怪,进而导致了人格的扭曲,这一点史家基本达成共识。终朱元璋一生,其生活轨道是由卑贱走向富贵,而其心路历程却是由自信走向自卑。

  猜忌臣子变得神经质

  早年朱元璋被迫到皇觉寺为僧,曾饱尝世间冷暖人情,后投效郭子兴部下,很快成为一名战将。朱元璋善于挖掘人材,很快就聚集了一批高级谋士。他们为朱元璋出谋划策,使朱元璋在推翻元朝统治的同时,也逐一扫除了其他的农民义军,并于1368年建立了大明王朝。可悲的是,朱元璋在开创天下时,尚能广招天下文人贤士,并放心任用手下部将。一俟天下方定,他却开始担心文臣们会鄙薄他出身贫贱,武将们会篡夺他的皇位。

  朱元璋的梦想是建立家天下的格局,将20多个孩子分封到全国各地,并具兵权。但他十分担心开国功臣们会篡夺自己的江山,对他们欲尽除之而后快。由于这些“心魔”的作用,久而久之,朱元璋出现了典型的焦虑型神经症表现,如严重缺乏自信、疑神疑鬼、极度敏感、易生妄想等。为了缓解其焦虑,朱元璋还开创(恢复)了许多惨无人道的刑法,其野蛮残暴程度超过了历代君王。朱元璋以整肃朝廷命官及屠杀官民为乐,如他发明了廷杖的惩处手段,上自宰相,下至平民,没有人能维持人格尊严,很多人竟“立毙杖下”,没有杖毙者也落得一身残疾,被发往凤阳或其它边州远郡充军。

  朱元璋在和平时期前后屠杀了四万多文臣武将。仅到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光谪屯凤阳的官员就有一万多人。在洪武二十六年至二十八年间,朱元璋先是诛杀大将蓝玉,累及一万五千多人同死,后逼徐达食他所赐蒸鹅死去,再逼傅友德自杀身亡,又诬廖永忠偷穿龙袍下狱致死,连赋闲在家的冯胜也难逃死亡厄运。在短短的三年内,朱元璋就将当初随他一同打江山的剩余元老一一铲除。对此,史学界一向认为,这是因为朱元璋自知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加快了铲除功臣的步伐。

  朱元璋在洪武十年前后出现了人格分裂,给人感觉判若两人,突出表现为由仁君变成了暴君。关于朱元璋疯狂屠杀功臣元勋的心理动因,最有代表性的解释是朱元璋看到皇太子懦弱,担心他死后强臣压主,所以事先消除隐患。这种解释有一则宫廷轶闻可为佐证:有一天皇太子劝说父亲不要杀人太多,朱元璋把一根长满了刺的棍子丢在地上,命皇太子用手拾起来。皇太子一把抓住刺棍,结果给扎破了手掌并连声呼痛。朱元璋说:我事先为你拔除棍上的毒刺,你难道不明白我的苦心吗!

  朱元璋设立了锦衣卫情报机关,使特务遍布全国,监视大臣们生活细节,以便随时肃清他想铲除的臣子。朱元璋热衷于屠杀臣民,这是减轻他心理压力的一种病态做法。这一做法给明朝的官制带来许多前所未闻的怪事,如带枷升堂、上朝如赴刑场等,使得大小官员都生活在高度恐惧中。这使朱元璋迅速变成一个极为孤独的人,无人敢向他直言,身边亲人亦然。

  史书记载,朱元璋时常夜不成眠,披衣观天象,忧心天下四方的局势变化。久而久之,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在决策上日显强迫性怀疑妄想,并刚愎自用。

  妒嫉有学问的人

  朱元璋没有机会接受系统的教育,缺少做人的崇高理想和高贵情操,因此不可能把苦难身世演变为改造社会普济天下苍生的动力,相反因为自己没有学问,便对有学问有才能的人嫉妒得发狂。像胡惟庸、李善长、刘基等人,都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智囊策士,朱元璋的江山是他们三人智慧的结晶。宋濂也是出身贫寒,身世和朱元璋相近,按理会同病相怜,朱元璋早期也确实如此,但宋濂太有学问,朱元璋最终还是容忍不了。

  朱元璋当了皇帝后不久,有人跑来跟他讲,文人好挖苦毁谤,不能相信,还举了个例子,说是张士诚原名叫张九四,后来当了王爷,请文人给他重新取个好名字,文人就取了士诚,孟子书上说:士,诚小人也。其实那文人暗骂张士诚是小人,张士诚哪里懂得,给人叫了半辈子小人,到死都不知道,真是可怜。朱元璋听了后,立即去查了《孟子》,果然发现有这句话。从此以后他的疑心变得更加严重,对文人分外提防。因为朱元璋是皇帝,操纵生杀大权,这就不仅仅是疑虑和猜忌的问题,加上他偏执的性格,结果就变得非常可怕。

  到后来,对待那些不肯出仕的文人,朱元璋基本上都采取了杀的方式,以绝后患。高启与杨基、张羽、徐贲四人并称“吴中四杰”。高启被腰斩后不久,杨基也很快因事被朱元璋罚去做苦力,一代名家,竟然被折磨死于工地上。过了几年,徐贲被下狱死;张羽被贬岭南,半路突被召回,他自知难免一死,遂投江自尽。苏州文人姚润、王谟不肯出仕。朱元璋的态度很明确:我叫你来,你敢不来,我就杀掉。这些不肯应召的人都被斩首抄家。

  贵溪儒士夏伯启叔侄斩断手指,立誓不作官,被逮到京师。朱元璋问他们:“以前世道乱的时候,你们住在哪里?”夏伯启答道:“红寇(指朱元璋最早参加的红巾军)作乱时,避居于福建、江西两界间。”朱元璋大怒:“朕知道夏伯启心怀忿恨,认为朕取天下非其道。”特意告诉夏伯启说:“朕知道你夏伯启是故意提到红寇作乱,有其他的意思。你们故意砍掉手指,不想被朕所用。朕要将你们斩首,以免天下的愚夫仿效你们。”派人将夏伯启叔侄押回原籍处死。

  只有元末明初的文坛领袖杨维桢一人例外。杨维桢诗名满天下,号“铁崖体”。他从元朝辞官后,纵情山水,对仕宦名利淡不经意。张士诚割据东吴时,曾盛情邀请杨维桢,但杨维桢不为名利所动。张士诚又叫人征求意见。杨维桢回了一封信,指斥张士诚的缺点,预言他必有外祸。后来果然如此。朱元璋统一全国后,听说杨维桢的盛名,立即命近臣敦促入朝。杨维桢被朱元璋派人强行征召入京,待了一百二十天后,上书告辞回家,并写了一首《老客妇谣》明志。此时杨维桢已是年近八十的老翁,杀之无益,朱元璋才勉强放过了他。宋濂还特意作诗为杨维桢送行,有“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之句,赞誉不已。

  朱元璋用人要疑,疑人要用,所以朱元璋不但大权要独揽,连小权力也要揽在手里。这样的皇帝自然当得非常辛苦。他每天天不亮就要起来办公,一直到深夜。没有假期,也没有娱乐,完全是一个工作狂。因为主要的工作是批阅公文,所以朱元璋特别讨厌文人那一套,事先大大铺垫,卖弄经济学问,冗长却又不中肯。洪武九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万言书,读了六千多字后还没听到具体意见,全部是空话。朱元璋大发脾气,派人将茹太素叫来打了一顿。第二天又读,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后,才涉及到核心问题,建议了五件事情,其中四件是可行的。朱元璋立即命相关主管部门执行。又告诉茹太素,这些事五百字就可以讲清楚了,却罗罗嗦嗦地说了一万七千字,这是繁文之过。朱元璋还特意将这件事情写成文章公布,教育全国官民。

  和朱元璋的身世大同小异,可刘邦没有那么浓烈的自卑心理,对出身和文化比他高的人兼容并蓄,依其才能和特长分别委以重任。刘邦的智囊张良、陈平、萧何和胡惟庸、李善长、刘基是同一类型的人物,但命运有天壤之别;前者一直得到刘邦的礼敬并寿终正寝,后者则被朱元璋处以极刑且殊灭三族。

  对自己的出身很自卑

  朱元璋出生于一个极度贫苦的家庭,父母双双死于瘟疫,很小就成了孤儿,放过牛,当过干粗活的小和尚,天下大乱时又被迫落草为寇。在穷困时可能也曾偷拿过别人的东西,在底层社会受尽欺凌。因为他对文词中凡有“光”、“秃”、“僧”、“生”、“小偷”这类字眼十分忌恨。又因作过义军韩林儿部下的红巾军,曾被元朝官员斥之为“红寇”、“红贼”,所以当了皇帝后对“贼”、“寇”及形音相近的字都很忌讳。浙江府学徐一夔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僧)人,为世作则(贼)”等语,本来是极力颂扬朱元璋的,却被认为是嘲讽他当过和尚,立即被斩首。也不知多少文人学士、朝廷官员皆因为文章或上书中无意中用了这些字眼而莫名其妙地遭到杀戮,以至洪武一朝,谨小慎微成了风气。

  从明朝开国以后的一百年中,文坛上一直比较黯淡,明前期文学一些优秀的作品几乎都集中在元明之际。这也跟朱元璋的在思想和文化上的高压统治有关。其实这是由于朱元璋强烈的自卑心理作怪。他出身卑贱低微,虽然贵为皇帝,仍然怕人讥讽他的过去。朱元璋一直深以自己的贫民身份为耻,深怕别人还记得他曾经是个孤儿和小和尚,妄图利用上流社会的鲜血来强迫人们忘掉那段不光彩的历史。无止境的屠杀对朱元璋的形象和明王朝的江山无任何补益,相反只能说明朱元璋是一个心胸极度狭隘的人物。

  历代开国皇帝照例要拉扯古代同姓的有名人物做祖先。朱元璋的父亲、祖父都是佃农,外祖父是巫师,在当时的社会里都是极其卑微的人物,没有什么可以夸耀的。朱元璋和他的文臣们商量修玉牒(家谱的皇家叫法)的时候,原来打算拉宋朝著名的学者朱熹(朱熹是徽州婺源人)做祖先。恰好一个徽州人姓朱的典吏来朝见,朱元璋打算拉本家,就问:“你是朱文公(后人对道学先生朱熹的尊称)的后人吗?”姓朱的典吏不明白底细,怕撒谎惹祸,就直说不是。朱元璋一想区区的典吏小官尚且不肯冒认别人做祖宗,而且几代以来也没有听说自己的祖先和徽州朱家有过瓜葛,万一硬认上,白给人做子孙倒也罢了,被识破后反而要落人笑话。于是朱元璋只好打消了攀附朱熹的念头。

  做不了名人的子孙,朱元璋只得讨好农民,提高农民的地位。他总是说:“四民之中,农民最劳最苦。春天鸡一叫就起床,赶牛下田耕种,插下秧子,得除草,得施肥,大太阳里晒得汗直流,劳碌得不成人样。好容易巴到收割,完租纳税之外,剩不下一丁点儿。万一碰上水旱虫蝗灾荒,全家着急,毫无办法。可是国家的赋税全是农民出的,当差作工也是农民的事……”他努力站在农民的立场上杀官吏杀豪强,甚至鼓励农民扭送贪官污吏赴京。朱元璋经常满口“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亩”、“出身微寒”一类的字眼。表面看不忘本,其实自有深层心理因素。他可以自称“布衣”,但要是谁真敢称他布衣,估计连姥姥家都不能活。

  大脚马娘娘的出身也比较低贱,在那个时代,女子都应该不出闺门,在家裹小脚,而马娘娘却天足一双,在当时看来是没有教养的表现,可却被朱元璋娶进了门,足见当时他俩的地位出身差不多。金陵百姓喜欢侮弄人,有一年元宵节观灯,有个灯上画了一个妇人伸着两只大脚,怀里抱着个西瓜。朱元璋勃然大怒,喝问是谁画的,没人敢承认,结果那一巷子的人都被杀了。

  因为同病相怜的缘故,朱元璋在历代帝王里最崇拜刘邦。刘邦杀功臣,他杀得更凶;刘邦分封子弟,他分封得更多;刘邦对父老乡亲不错,他不错得更厉害(凤阳一直免税到明朝灭亡)。在中国所有创建大一统帝国的开国皇帝中,只有这两个人是平民出身,其他人则基本上是以豪门世族起家。

  对富人绝不手软

  早年的底层生活导致了朱元璋后来嫉富如仇,因而一当上皇帝就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政令。明史记载洪武帝多“惩元末豪强侮贫弱,立法多佑贫抑富”。“时富室多以罪倾宗。”“豪民巨族,铲削殆尽。”洪武三年,朱元璋把一批鱼肉乡里的富豪叫来南京训斥一番,要他们做到“四毋一周”,也就是毋凌弱,毋吞贫,毋虐小,毋欺老。第二年又下谕中书省严厉处罚那些兼并贫民土地的富豪。洪武五年特制铁榜申诫公侯们不得欺压平民。甚至在大明律中都明确规定司科在征收税粮时不得放富差贫。当时商品经济最发达,富民也最多的太湖流域,经朱元璋“籍诸豪族及富民田以为官田”之后,竟弄到几乎清一色“土地国有化”的地步:“(苏州)一府之地土,无虑皆官田,而民田不过十五分之一。”凡事种种,与其说朱元璋是在体贴劳苦大众,还不如说是宣泄那口憋在心中已有多年的恶气。

  朱元璋从元人手里夺下这花花江山后,看中了南京这块“虎踞龙盘,有帝王气”的宝地,便力排众议,定都南京。但南京作为都城的基础并不好,城墙单薄,不足以抵御外来的入侵,重修城墙就成了燃眉之急。当时明朝刚刚开国不久,百废待兴,朝廷的财政极为拮据。可以说根本拿不出钱来兴建如此开支浩大的工程。有大臣就想到了从民间筹募资金这一着妙棋。议来议去,富可敌国的财神沈万山自然成了屈指可数的肥羊,于是便下旨招沈万山去南京议事。

  沈万山面色不定地来到了南京,吞吞吐吐地表示可以出资建造三分之一的城墙(从洪武门到水西门)。朱元璋一听差点没背过气去,朝野一片哗然。一人能担当如此大的一笔巨款还是闻所未闻。一时之间,吴兴沈万山成了街谈巷议的中心。风头自然出尽,霉运却也接踵而来。满脸风光的沈万山虽然在钱财上精明过人,但此时却丝毫也没有意识到潜在的危机,他大概是在太多的美誉之下有点飘飘然了,竟在如期修毕城墙后,见城中明军衣衫破旧单薄,又提出要出巨资犒赏军队。沈万山的动机不外乎是想趁热打铁,栽棵大“璋”树好乘凉。想法确实不错,也是典型的市侩做法。但沈万山万万没有料到,他这么一来,非但肉包子打狗不说,还搭上小命一条。因为朱元璋在闻讯后暴怒道:“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一个,宜诛。”还多亏了贤惠的马皇后心地慈悲,哄朱元璋道:“法是诛不法之人,不诛不祥之人。这个草民富可敌国,自是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你又何必越俎代庖呢?”朱元璋听后觉得有理,稍稍消了点气。沈万山因而得以免死,改为流放云南,后来客死他乡。一代理财大师,虽然为人谨慎小心,最终竟落了个家破人亡。他恐怕至死都没弄明白怎么朱元璋就会生那么大气。

  大富豪俞通海追随朱元璋立下了赫赫战功。俞通海向来小心谨慎,可朱元璋称帝后也没有放过他。俞通海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家宅,锦衣卫便诬陷俞通海有谋反之意,说什么巷子通过秦淮河入海成龙,夺取大明天下。朱元璋虽然有谋害俞通海之意,但觉得光凭这一条尚不能公开地处死他。于是想出了在俞通海家门口立一座刻有一百个猫头的牌坊,以“猫”要吃“鱼”来暗示要杀俞,逼俞通海体面地自尽。俞通海是个聪明人,一看就知道皇上的真正用意。他觉得自己救过皇上老儿的命,为创建大明江山立下过汗马功劳,如今狡兔尽,走狗烹,皇帝的手段太残酷,太绝情了。他一气之下就病倒在床,不几天就一命呜呼,死时才38岁。明太祖为了隐瞒逼死俞通海的真相,曾亲自到俞府假哭了几声,还追封俞为孙国公,洪武三年又改封为虢国公。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他的惨败其实和朱元璋从小的贫穷经历有极深关联。历史上,象朱元璋那样货真价实的赤贫农民后来当开国之君的还真不多见。尽管人们常把他和汉高祖相比,但高祖做过亭长的小官,又有萧何等人的接济,好歹也是个中农的成份。可朱元璋小时候却是真正地穷得叮当响,家无隔夜粮,不得不背井离乡。有一年灾后疾疫横行,父亲、长兄和母亲相继在一个月内染疾而亡。那年朱元璋才十七岁,和仲兄两人面对着亲人的尸体又悲又愁。朱家一无所有,亲人死无葬身之地。而乡里的有钱地主竟无动于衷。后来还是本村的一个稍富裕的地主刘继祖发了善心,拿出一块地皮供朱家作了墓地。刘也为此后福无穷,被朱元璋追赐为义惠侯。

  连自己的容貌也自卑

  朱元璋相貌粗陋,很不体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他生就一长瓢把子驴脸,双眼深陷,脸长嘴阔,且脸上长满了麻子,望上去杀气腾腾。但这幅真实的画像一直被密藏着。另一副则是仪表堂堂,脸上一团和气,但跟他本人没有一点相象。现在朱元璋就有这两张形态各异的画像流传至今。如今这两张画像一张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张悬挂在南京明孝陵的享殿内。

  朱元璋的两张画像为何形态各异?在民间有个传说故事。相传朱元璋登基后,诏传天下丹青妙手,为自己画像。第一位被召进宫的画师,对坐在龙椅上威风凛凛的朱元璋,悉心描摹,画得惟妙惟肖,不但形似而且神似:黑黑的大脸,额头和太阳穴高高隆起,颧骨突出,宽阔的下巴要比上颚长出好几分。大鼻子,粗眉毛,一对眼晴鼓鼓的,放射出冷酷凶狠的光芒。朱元璋看后,龙颜大怒,双手将腰间的玉带直往下按,据说这是朱皇帝要杀人的习惯性动作。画师吓得魂不附体,也不知出了什么差错,跪倒在地不停地磕头,口中连声说:“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只听得朱元璋大吼一声:“来人,给我拖出去!”就这样,画师被砍掉了脑袋。第二位画师被召进了宫里,画得更加用心,将朱元璋的像画得惟妙惟肖,但同样被拖出去斩首了。

  第三位画师很聪明,他悟出了其中道理,于是,对朱元璋的脸型加以较大规模的修饰,着力于眉目传神,侧重于理想表达,便有了这幅据称是不怒自威的皇帝像。据说,朱元璋见了这幅与自己本来面目没有太大关系的画像后,龙颜大悦,重赏了画师,并诏谕将这幅画像摹写了许多本子,用来赐给臣子和留给后世子孙。于是,这位经过呕心沥血、苦心加工,几乎凭空创作出来的慈眉善目的富贵老人,就成了朱元璋的标准像。而那位善解人意的聪明人也受到了奖赏与表彰。这种荒唐可笑的事情只有朱元璋才能做得出来。

  有一种说法,说是刘伯温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曾在心中大吃一惊,深深为朱元璋那怪异的相貌所震撼:高额细眼,凹鼻阔唇,耳虽小廓却厚,颊虽突而颏硕;身长而背弓,腿长而膝弓,腰粗而肩窄,手阔而指细;行动如虾在水,声音则鹰鸣而猿啼。据说,刘伯温一见之下,便据相术得出结论:此人之相,兼具大贤之厚朴与大奸之残暴。结果,后来的朱元璋,果然以自己的行为,准确地证明了刘伯温之所言不虚。对这段说辞,我们不必追究其真假。事实上,它是后人附会发挥的可能性很大。不过,它至少在刻画朱元璋其人的容貌与作为上,相当传神。这里对相貌的描述,显然更接近未经艺术加工的那幅标准像。弄得谁都过不好

  在朱元璋统治时期,朝中人人自危,每时每刻都担心飞来横祸,官员们每天早上入朝,即跟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归来,合家才有笑容。结果官员害怕白天,夜晚不上朝,皇帝也不处理公务,生存概率要大一些。

  朱元璋晚年身为帝王,号令天下,不可一世。但他并不幸福,其情绪状态一直是郁郁寡欢。朱元璋的个人悲剧在于:当他充满自卑的时候,他尚有几分自信,而当他应感到充满自信时,他却尤感自卑。换言之,当朱元璋还叫朱重八时,他表现得相当的顽强、自信、礼贤下士、恢宏大度,纵然只是红巾军的一方将领,却已是众望所归;但自打朱重八改名为朱元璋后,他便越来越敏感、脆弱、刚愎自用、残忍凶暴。由此,朱重八与朱元璋可谓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格,是仁君与暴君的鲜明对比。

  明朝自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十六个皇帝中没有一个皇帝是有胸襟、有气度的。这大概是有遗传的因素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