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晋官为何也难当?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都说晋官难当,晋官到底有何特点,为啥难当?在山西这块政治版图上,晋官成为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往往会深陷利益纠葛,被黑金利益裹挟其中而不能自拔。所谓黑金,更多指煤矿资源,煤炭正是山西最富有的矿产资源。就是因为煤矿,山西曾富甲一方,同样是因为煤矿,山西的矛盾冲突更剧烈。所谓成也煤矿,败也煤矿。晋官难当不是今天才有,早在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时期,在山西做官同样令人头皮发麻,甚至感到畏惧,以至于不愿就任。
一百一十年前的中国,正处在内忧外患的困扰中,社会剧烈动荡。一边是八国联军侵华,一边是变法革命与义和团运动。晚清政府空前压力山大,慈禧与光绪甚至要出逃西北躲藏。在此非常时期,作为清政府“财政提款机”的山西因为票号发达而备受瞩目,又因为煤矿的开采、教会等问题而成为矛盾集中地。作为一省长官,山西巡抚自然是坐在了火山口上。统计发现,从1900年到1911年清朝垮台的11年间,山西巡抚如走马灯般频繁更换,多达10人,如果算上未上任的吴禄贞、张锡銮,则有12人之多,平均不到一年换一任巡抚。要知道,在整个清朝,山西才有123位巡抚。在晚清最后11年的12任山西巡抚中,任期最长的也只有20个月,最短的则只有23天。既有来不及就任的,还有拒绝就任的。纵观全国,山西政坛的动荡非常罕见。由此可见,晚清的晋官难当更是不虚此名。
大名鼎鼎的毓贤是世纪之交到任山西的第一任巡抚,他也是清朝山西巡抚中继曾国荃后最有名的一位。说他有名,全是恶名,不仅全国有名,更是让外国人恨得牙根痒痒。此人以激烈排外、严酷杀戮闻名。与很多地方官不同,毓贤上任后,不考虑当地经济如何发展,如何改善民生,而是激烈“打黑”,以政治运动整人。毓贤将义和团从山东带到山西,让民粹主义在山西迅速升温,犹如将火药桶搬到了山西。毓贤诱骗山西各地传教士到太原后实行大屠杀,短短几周,山西共杀传教士191人,中国教民与其家属等1万多人,同时大量焚烧、损毁教堂、医院。
毓贤“打黑”的恶行举世震惊,各国纷纷要求严惩。迫于压力,慈禧将毓贤革职。在西逃的路上,慈禧对毓贤说:“今山西无洋人,汝之力也。但各国联军索汝甚急,朕将汝革职,以掩外人耳目。”这只是慈禧的安慰,到后来,慈禧根本不想见毓贤,直到毓贤被就地正法。任职仅半年的毓贤在离任山西时,不明真相的群众沿街相送“打黑英雄”。群众哪里知道,毓贤捅的篓子有多大,以至后来,清政府勒令山西人不得参加科举考试。这比户籍歧视还狠,直接取消全省的高考资格,无数孩子被毁。
外来的干部干不长,省内干部也干不长。毓贤的下一任巡抚锡良就是在山西干了20年的地方官,一步步升迁上来,勤俭务实、廉洁奉公、仁义爱民。锡良就任时,八国联军撵得慈禧到处乱窜,关键时候,锡良负责在山西断后御敌。在山西与河北交界处,锡良布重兵严防死守,歼敌无数。锡良强硬的态度让一心要讲和的清政府很尴尬,不到半年就被李鸿章撤职。当年天津的报纸这样报道:“李傅相因恐山西军队再与外人为难,有碍和议,故飞函告知锡中丞,不得再启衅端云云。合诸说以观,可以知锡中丞撤任之故矣。”
一任接一任,朝廷又从陕西给山西调来巡抚岑春煊,这位又是狠角色。据《国闻备乘》说:“春煊每至一省,必大肆纠弹,上下皆股栗失色。”岑春煊不畏权贵,喜好整治贪官庸官,每到一处,都会让官场上下惊恐不已。不过,当他到山西时,棘手的任务则是为毓贤的山西教案擦屁股,仅仅一个月,就想打退堂鼓,他说:“晋事重大,病体难支,恳请开缺,回籍调治。”可见,山西的事情之复杂。在清政府的软硬兼施下,岑春煊才勉强干了一年多。
晋官难当,一时间,诸多封疆大吏拒绝再赴山西,如丁振铎、俞廉三。以至于有段时间,山西巡抚一职空缺一年有余。如此一来,不得不由护理巡抚赵尔巽兼任,相当于代省长。不过,随后山西时来运转,后面的两位张姓巡抚还是很不错的,张曾易、张人骏都是积极兴办教育、努力开拓革新的官员,在任内并无太多争议。但他们也无法让各方都满意,尤其是张人骏,在任期间,英国欲霸占山西煤矿开采,当地学生与群众保矿运动不断,张人骏因得罪英国而引起清政府不满,仅半年就被调离。
继张曾易后,山西终于迎来两位任期超过一年的巡抚,这就是继任的恩寿、宝棻。任期长的山西巡抚一般突出事迹较少,也不易引起他人注意,或许这样才是官场上立足并屹立不倒的秘诀。恩寿在山西,也不是清官,克扣军饷、买官卖官,同样搜刮民脂民膏。但恩寿的民怨并不大,此时又恰巧山西的保矿运动取得了胜利,无形中缓解了人们对恩寿的不满。而宝棻一任更是没有大的波澜,社会稳定,各项新政推行顺利。在军事、法治、教育、工业、税赋改革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此时,已经是满清政权垮台的前夜,平稳的山西恰似回光返照。
1909年的晚清,各地革命浪潮不断,风起云涌。丁宝铨同样也是一个山西本地的干部,虽然能干,但相对比较保守。或许是命运不济,或许是无法也不愿顺势而为。丁刚一上任,就不断遭到革命党的攻击。尤其是,因禁烟问题引发的“文交惨案”,死伤百余人。以当地《晋阳公报》为代表的媒体积极发挥批评监督职能,对丁宝铨一顿口诛笔伐。为了息事宁人,清政府最后以与他人妻子发生或保持不正当关系为由将丁宝铨降职查办。与晚清大多数山西巡抚一样,丁宝铨也只干了半年。
最后一位就任的山西巡抚陆钟琦则是一个地道的海归派,留日归来,学富五车。陆钟琦是个典型的儒雅型清官,勤政爱民、反腐倡廉。在1911年的秋季,革命一触即发,阎锡山掌控的新军势不可挡。可能是过于自信,也可能是有些迂腐。10月29日,暴动的新军闯进巡抚衙门,陆钟琦不但没有逃跑,还厉声质问新军:“我刚来一月,有何坏处,尔等竟出此举!”没等话说完即遭新军一枪毙命,成为武昌起义后被杀的第一个省部级领导。此时,这位晋官仅仅上任23天。
1911年末,满清奄奄一息。新任命的山西巡抚只有30岁,重要的是,此人还是清朝的叛徒,最终被袁世凯杀害。随后,在战况紧急的形势下,袁世凯任命名震东北的“快马张”张锡銮为山西巡抚镇压革命军。徒有虚名的两位山西巡抚均没有到山西就任,满清就已彻底Game Over。
为什么晋官难当?山西因为票号、煤矿等富甲一方,既是资源输出大省,又是财政大省,是清政府的“提款机”。为此,清朝大部分时期的山西巡抚职权都很大,身兼总督与巡抚二职,同时不受中央各部约束,可以直接向皇帝汇报。现在看似封闭落后的山西,在晚清时却是走在全国前沿的地区,各种“黑金”势力缠斗,华洋势力矛盾尖锐。作为全国瞩目的焦点地区,晋官自然容易成为靶子。
晋官如何避免“进棺”?这不应成为百年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