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雪天骑马撞人要赔偿医药费 坐骑也得赔给伤者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古代的路况较差,道路大多崎岖不平,有雪时路滑,雪化后泥泞,相当难走。为此,清代朝廷制定了一些“交通规则”,尽可能减少雪灾期间的交通事故。《大清律例》规定:因为天气关系骑马撞伤人的,赔偿医药费,还得把坐骑赔给伤者。如果把人撞死了,打一百大板,坐牢三年,另外赔偿死者家属丧葬费,其坐骑则被官府没收。
现在一下雪,可能会出现出租车私自涨价的情况,清代亦是如此。嘉庆年间,某文士客居沧州,适逢大雪天,本来在沧州地面雇一驴车,一天只要四百文钱,因为下雪,车价涨了一倍,该文士感叹道:“雇驴冲雪非容易,日费青钱八百文。”有时候你多掏一倍车价,也不见得能雇到车,因为下雪天车夫生意极好,“雪地呼车时辰久,靠着门旁叫腿麻。”跟现在雪天市民出门一直打不到车的情形很相似。
古人雪天出门,一样容易滑倒。《清稗类钞》记载,道光年间,某镖师从北京去山东,途经河北某镇,下起大雪来了。镖师冒雪前行,“忽闻有呻吟声”,瞧见路边有一孕妇倒在雪地里。原来她从娘家回来,骑了一驴,结果“雪深冰滑,驴仆人坠”,差点儿流产。
雪灾更大的危害是耽误运输。清代盛行漕运,也就是使用运河的船只把粮食送进京城,雪灾一发生,陆路不通,运河也被冻住,粮食运不进京城了,北京的粮食价格立马上升,老百姓买不起粮食,就有可能饿肚子。
现在发生雪灾,政府会积极应对,组织人力物力解决各种问题,清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大雪时,官府会安排人扫雪。皇宫的雪是太监去扫,内城的雪是侍卫去扫,外城以及其他各大城市主干道的雪,一般会让驻军去扫。至于各商铺、各社区门口的雪,自然是老百姓自己动手。你不动手也行,可以雇人,道光年间华北各城市都有一种职业叫“扫街”或“清道”的,雪一停,他们就扛着铁锨扫帚冲上街头,等着被人雇走,打一阵子零工。
雪天里,官府还会安排人在道路上垫土。垫土的目的是为了防滑,但是限于财力人力,一般只把土垫在特定的官道上,比如说皇帝出巡或者大军凯旋时可能经过的官道,以及运送军粮军饷的官道。
有时,皇上还会给某些官员放假。康熙24年,北京闹雪灾,康熙说:“路滑,诸位爱卿不用来上朝了。”雍正四年,北京再次闹雪灾,雍正也说:“在京官员不必来圆明园,朕自改期另传。”清朝的皇帝非常虔诚,一有大雪,他们就到天坛祷告一番,“祭天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