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时代的文字狱恐怕都属瞎编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不论哪个朝代的统治者,不论出于怎样的目的,如果对一起打天下的功臣不分清红皂白、用心叵测地大开杀戒,那他就难免会被历史所嘲笑。如果统御天下的皇帝们对公心磊落、手无寸铁的朝野知识分子和各类文人非但不礼遇之,反而以文字狱之类的手段对付之,则恐怕难免要被今天和今后的人们一直唾骂下去的。
不过具体到明太祖朱元璋其人,有关他在这两方面的表现,似乎却还是很值得继续探讨的。人们都说他大杀开国功臣,这一点回头有机会再议罢。有的史料上说他大搞文字狱——有关此一点,我却总觉得是很值得怀疑的。
朱元璋时代到底有没有文字狱?这是个问题。我个人的观点是:基本上没有,后世人们看到和听到的有关的故事,我认为基本上都是造谣、毁谤和谣传。事实上,出生于香港、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的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陈学霖教授经过认真地考证,早就证明了这些有记载的所谓的朱元璋制造的文字狱其实并没有站得住脚的。
我们不妨先看看这些所谓的洪武朝文字狱谣言的产生来源。
第一, 这些谣言中的一部分产生于明朝中后期“非君”风气流行的时代——朱元璋对贪官集团、权贵特权集团的打击(包括杀戮功臣)显然得罪了许多人,这些人难免怀恨在心,他们的后代在适当的时机难免就会有所操弄,编写一些东西来抹黑朱元璋(当然,这些书的作者许多也未必就是这些所谓的“后代”)。比如徐祯卿(1479——1511年)所著的《剪胜野闻》(刊于1500年前后)、梁亿(1511年进士)所著的《传信录》(刊于1520年前后)、郎瑛(1487——1566年后)所著的《七修类稿》、田汝成(1500——1563年后)所著的《西湖游览志余》(1584年)、王世贞(1526——1590年)所著的《弇州史料(1614年)等等,而这些书中所记载的这类故事许多都是捕风捉影、道听途说、街巷传闻,不足为信的。
第二, 这些谣言源自清代修撰《明史》的时期——为了巩固少数满人对汉人的统治,满清的几个皇帝前仆后继地搞了逾百年的残酷的文字狱,而这些文字狱,显然给这几位皇帝增加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如此,倘能把朱元璋打造成一个制造文字狱的高手,则康雍乾们就能感到有给自己垫背的了——这大概就是满清统治者决计抹黑朱元璋的心理动机罢。其实,真正大搞文字狱的是康雍乾而非朱元璋。
第三, 康雍乾们在修《四库全书》时,下旨征集天下所有的书,然后对之大肆删改和焚毁,经此之后,许多古书,特别是有关明朝的书,就大都销声匿迹了。而《明史·文苑传》却收入了编修们按这几个皇帝的意思四下里扒拉出来的许多破绽明显的或无从考证的所谓文字狱案例。
第四, 海内外许多明史著作在述及明初文字狱时,都依据乾隆朝进士(探花)赵翼的《廿二史札记·明初文字之祸》(该书的基本立场似乎是批判历朝历代,惟独歌颂清朝,但赵翼在近现代的日本却是颇受欣赏的史学家)等资料,而赵翼所记载的这些事例又转抄自《朝野异闻录》《闲中今古录》《翦胜野闻》等可信度不高的且多已失传的野史类书籍。从此之后,关于明初文字狱的说法似乎就被当成了真实历史对待,包括吴晗在内的一些后世著名历史学者等就都根据赵翼的《廿二史札记》大论特论起朱元璋的所谓文字狱来。
接下来,我们还不妨举几个例子来增加说服力。
1、所谓的朱元璋杀来复一事。
僧来复有诗云:“金盘苏合来殊域,玉碗醍醐出上方;稠迭滥承上天赐,自惭无德颂陶唐。”通常所谓的朱元璋杀来复的心理动机是朱元璋以为“殊”同“歹朱”。
事实又如何呢?早在明末清初钱谦益就已辩正过了的,“野史载见心《应制诗》有‘殊域’字样,触上怒,赐死,遂立化于阶下。田汝成《西湖志余》则云逮其师欣笑隐,旋释之”。钱谦益的意思是,朱元璋看到“殊域”字样确实很生气,确实想杀这个叫来复的和尚作者,但旋即就取消了杀人、抓人的命令——仿佛和作者开了个恶作剧般惊心动魄的玩笑一样。
2、所谓的朱元璋杀徐一夔一事。
赵翼在其《廿二史札记·明初文字之祸》中摘引《闲中今古录》说:“杭州教授徐一夔贺表,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帝览之大怒曰:“‘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雉发也,‘则’字音近贼也。”遂斩之。
事实真相又如何呢?在光绪年间就已经有人考证徐一夔死于建文二年,年龄八十多岁,当然也就不可能死于洪武年间的什么文字狱。陈学霖则进一步指出,按照徐一夔自己的著作可证明他死至少也在建文帝元年以后。徐一夔写的文章《故文林郎湖广房县知县齐公墓志铭》中说齐公“生元至元丁卯,卒洪武庚寅,以明年附葬”,也就是说,这个齐公生于1267年,死于1298年,明年就是建文元年。徐一夔当然不可能死在齐公之前,所以至少也是死于建文元年之后。再加上一个证据是《杭州府志·古今守令表》中的记载,徐一夔担任杭府教授,从洪武六年到建文二年。所以说,徐一夔为朱元璋所杀一说就不攻自破了。
3、朱元璋杀高启一事。
高启(1336~1374),明初大才子,元末时曾隐居吴淞江畔,明初受诏入朝修《元史》,授为翰林院编修。1370年,朱元璋想给他一个副部长的官当,但高启是个散漫惯了的文人,不想混迹于官场,就极力推辞,然后回家乡教私塾以为生计。几年后的1374年,高启被腰斩于南京。但高启的死并非是因为文字狱,而是牵扯到了一桩所谓的“苏州知府魏观谋反案”当中去了。
魏观(1305年—1374年)是1364年朱元璋亲临武昌指挥战斗时被人聘入朱元璋阵营的,其后数年间几经提升,魏观做到了礼部主事的职位,1372年,朝臣以其有治理之才而推荐他到苏州当了知府。同时,朱元璋也派了自己的老部下蔡本担任了苏州卫指挥使。魏观是个好官,但乐于和知识分子打成一片的他与蔡本不和,结果蔡本借故告他谋反。朱元璋不信,就派御史张度到苏州调查,结果张度的报告也认为谋反之事并非子虚乌有,而高启也牵连在其中。结果朱元璋一怒之下就杀了魏观和高启(后来朱元璋意识到杀错了,但为时以晚)。
显然,高启虽是死得冤,但却并非是死于文字狱。
而有关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的事情似乎也同样有值得考证和探究的必要。
一个总的感觉是:虽然清朝对于明代历史的修撰格外卖力,花了很长的时间,下了很大的功夫,可因为满清在修撰的过程中有太多的篡改和削删,所以导致了《明史》的可信度不够高这一问题的出现,由此也使得今天的人们在回过头来认识明代的人物与史实时遇到了诸多的麻烦,产生了诸多的疑问。基于此,我想说,咱们国家是否可以在今后的适当时机,如清朝一般也组织起一大批专家、知识分子来来重修《明史》?我想,这个工程一旦上马,则一定是可以取得丰硕的新的科研成果的罢。当然,因为许多史料错谬和失传之类的缘故,再修明史时恐怕有许多地方就要发挥逻辑推理、科学论证之类的手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