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宰相名称花样多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隋唐时期的行政架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是中央行政总汇。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核,皇帝御批后,交尚书省执行,这些部门的负责人就是宰相,不过名称挺长的,叫“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人就是尚书令,设置有副手是左、右仆射。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的负责人都有宰相的功能,这些人的办公室叫政事堂,先设在门下省,后来迁到了中书省。尚书令权力大,自隋以来,基本就废掉了,当然,杨素除外。到唐朝,因为唐太宗担任过尚书令,后来的臣子就不好意再担任尚书令了,因此只得把这个职位也废掉。以前作为副手的左、右仆射就成为正职,也算是宰相。
在唐太宗时期,能当宰相的官员越来越多,他把一些官品较低的官员也提拔上来,和中书、门下、尚书的负责人一起执行宰相的职责,分享宰相的权力。当然,这些低级官吏执行宰相职权还得有个名分,这些名分就是“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以后还有更多花样称呼,诸如“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成员增多,似乎贬值了,其实商量的范围也更大了,还是有利于提升工作品质的。
当然,这么多宰相凑在政事堂,总得有个老大吧,于是设一个设秉笔宰相一名,曰“执政笔”,有权力签字的,这才是宰相中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