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国:在历史和英雄传奇之间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三国”是历史,而《三国演义》是英雄传奇。中国的明清之际,市民口味的大众文学发展起来。一时间,“戏说”历史成风,而“戏说”的方向之一,就是把历史改写成英雄传奇。

《三国演义》就属于非常成功的一次改写。成功之处,在于很好地处理了“虚”和“实”的关系,一方面能够照顾到历史的主要脉络,另一方面又异常出色地刻画了英雄人物,以至于数百年来,诸葛亮、关羽等人的形象深入人心,甚至进入了民间信仰的神仙谱系。

最近几十年,随着技术的发展,电视剧成了一种文艺表现的新形式。特别是在舞台呈现上,从前京剧里四个龙套举着旗子来来回回跑一跑,就表示十万雄兵,写意是够写意,但是真实感差点,不过瘾;电视里就可以表现得场面大很多,有千把人马在镜头里同时出现,那就显得很壮观了,这是电视和电影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

但是,在大的思路上,电视剧其实突破并不明显。就像新拍的这版《三国》,包括前两年投资颇巨的三国题材电影,多多少少都有一种尴尬,就是在历史和英雄传奇之间显得进退失据。一方面,创作者其实无一不是以小说《三国演义》作为蓝本,一方面,他们又号称要从《三国演义》做一次回归,回归到更真实的历史当中。比如电影《赤壁》就强调,赤壁之战的实际指挥者是周瑜而非诸葛亮,比如新拍电视剧《三国》,就希望让观众了解到,曹操这个人物在历史上的地位,其实不是小说说得那样子,比那要高明很多。

效果怎么样呢?褒贬不一,从网络上的群众意见来看,献花的少,拍砖的多。我觉得这问题两方面看,网络民意也不是就代表一切了,但是也不能说观众一开骂就是水平低没看懂,还是要回头自己找原因。

就说曹操这个人物,这是新《三国》想重新塑造的英雄人物。我有3个朋友写过三段文字,都谈到这个新曹操形象,第一个朋友写了一句话,说曹操在电视里骂人就会“匹夫,老匹夫”;第二个朋友写了一段,说曹操对关羽和赵云的公开评价都是:“我爱死他了”;第三个朋友最逗,写了很长一篇,说新版给他的印象是“丞相这人爱撒尿”,因为电视里几次出现曹操撒尿的镜头。固然,“细节决定成败”,但是,问题不是要不要细节,而是细节做得怎么样?相对于曹操这样一个历史上的政治人物、军事统帅和勤奋的诗人,几句似是而非的口语和生活中的不拘小节,根本不足以说明问题,真正说明问题的细节,还是要到有意义的历史时刻中去寻找,这是想求真的同时又不乏故事性的方法。

而如果不是那么在意真实,还是着力打造英雄传奇的话,路子还可以“野”得多。其实,中国小说史上的“英雄传奇”有一特点,大都是描述“一群”而不是“一个”英雄。最有名的当然是《水浒传》,鲁智深、武松、林冲等,虽然达不到108人个个都出彩,总有一、二十个人性格、才能和经历是人们记得住的;再比如明清时代形成的“说唐”系列小说,秦琼、程咬金、单雄信、罗成等等,也是一大帮子人;《三国演义》也一样,刘备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个人物最终能立起来,借得光太多了,要不是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这么多英雄的传奇都跑到了刘皇叔的大“三分故事”里,刘备的形象就没有多少说服力。

所以,要把曹操打造成新的英雄,与其大力塑造曹操一个人,不如多花点精力塑造他的那个团队。从郭嘉、程昱到许攸,从曹仁、典韦到许褚、张辽,可以打磨的人物形象海了去了,这些人如果都能立起来了,曹操就算不如刘备,他也能很鲜活。如果我们感觉曹操这个人物形象有点孤独的话,我以为,那不是因为曹操本人被表现得单薄,而是曹操这股势力、这个团队整体没有被表现充分,在这个意义上,《三国演义》小说的影响始终没能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