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崇宗通过哪些措施来推行汉学 佛教为何在西夏能广泛传播?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惠宗李秉常卒,他的儿子乾顺继位,年仅3岁,为崇宗。崇宗年幼,大权又操纵于其母梁氏(昭简文穆太后,是梁乙埋的女儿)和梁乞逋手中。因此在西夏历史上梁氏一族接连出了两位皇后,而且是连续性地把持西夏政权,西夏母党专权的局面又维持了十多年。
在这期间,梁氏仗着“一门二后”的威势,迫害李秉常的亲信和老臣。但是,这时西夏皇族的嵬名阿吴、仁多保忠也有相当的实权,所以皇族与后党之间又开始了激烈的斗争。为了转移矛盾,梁氏对外继续穷兵黩武,屡次发动对宋朝边境的战争,使西夏遭受严重的损失,国无宁日,民不聊生。
梁乞逋说:“宋朝如此害怕西夏国,都是我梁乞逋的功劳,嵬名家人有这样的功劳吗?”梁乞逋目空一切,独揽朝纲,就连梁太后他也不放在眼里,导致了梁氏一党内部的权力之争,梁太后开始逐渐削弱梁乞逋的权力。梁太后的举措又引起了梁乞逋的强烈不满。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梁乞逋阴谋叛乱,被大首领嵬名阿吴、仁多保忠、贝中撒辰等察觉,他们率军将梁乞逋杀死。这三人为西夏皇族铲除后党专权立下了汗马功劳。
梁乞逋被杀后,梁太后亲自掌握了军政大权,她继续对宋朝用兵。梁氏的种种行为使辽对她厌恶之极,梁氏多次向辽救助,都遭到了辽的拒绝。夏永安二年(1099年),崇宗李乾顺满16岁,但梁氏仍不许他主持朝政。梁氏又向辽上表,言辞极为不逊,辽道宗大怒,遣使到西夏用毒酒将梁氏毒死。
李乾顺在辽的支持下,开始亲政,西夏长达30余年的梁氏后党专权终于结束了。在这几十年中,西夏的帝党力量也受到了极大的削弱,因此,恢复帝党的统治力量、安定民心、改善与周边政权及民族的关系的任务就落到了西夏崇宗李乾顺的肩上。
夏崇宗是一个十分热衷汉文化的人,他是在辽的辅佐下坐上皇帝宝座的。他对外施行“附辽和宋”的外交政策,保持西夏边境不再生战火,使西夏国内社会安定、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对内采取整顿内政的措施,以消除多年来后党专权和对外战争带给西夏的负面影响。
李乾顺首先清除了梁氏一党的残余势力,使多年来在梁氏“一门二后”专政的过程中严重受损的皇权力量重新得到恢复和巩固。同时,他又采用汉制中的封王固权的措施,分封了西夏皇室和宗室诸王。封自己的皇弟察哥为晋王,掌兵权,封宗室仁忠为“濮王”,封仁礼为“舒王”。察哥性格雄毅、通晓军事、足智多谋;濮王和舒王是帝党的忠实追随者,他们通晓汉蕃字、才华横溢。这些被分封的诸王都成了崇宗的得力助手。
其次,崇宗开始在西夏大兴汉学。这要从西夏景宗李元昊说起,当年李元昊为了立国称帝,特命才子野利仁荣创制了西夏字,并且在全国大力推广,还在各地设蕃学来培养专门的西夏人才。后来在野利氏、梁氏的后党专权过程中,她们在文化导向上也都大力提倡存蕃去汉。
西夏国内“由蕃学进者,诸州多至数百人,而汉学日坏,士皆尚气,矜鲜廉耻,甘罹文纲”,使得几十年后的西夏国内出现了百姓安于贪顽的不良民风和士人不愿刻苦读书的懈怠风气,这是西夏统治阶级始料不及的。
面对这样的境况,西夏的汉官御史中丞薛元礼给李乾顺上疏:
士人之行,莫大乎孝廉;经国之模,莫重于儒学。昔元魏开基,周齐继统,无不等行儒教,崇尚《诗》《书》,盖西北之遗风,不可以立教化也。景宗以神武建号,制蕃字以为程文,立蕃学以造人士,缘时正需才,故就其所长以收其用。今承平日久,而士不兴行,良由文教不明,汉学不重,则民乐贪顽之习,士无砥砺之心。董子所谓“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可得乎?
上疏强调了在西夏国内大兴儒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102年,李乾顺采纳了汉官御史中丞薛元礼的建议尊行儒教,崇尚诗书,在蕃学之外又建国学,聘请教授,选拔皇亲贵族的子弟300人入学,专设“养贤务”负责国学的廪食。
国学的建立,使儒学在西夏得以全面普及和推广,从而使西夏的政治、经济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这与谅祚推行汉礼,向宋朝求赐儒学书籍相比,具有里程碑式的深远意义,为西夏的崇宗和仁宗两朝百年盛世奠定了人才储备的基础。西夏对汉文化的吸收,实际上在立国前就已开始了。李元昊时期,重用汉人,对接受汉文化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李谅祚即位后,改蕃礼为汉礼,大力推广汉学,使汉文化在西夏国内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没藏氏和梁氏的后党专权,虽然使西夏的汉文化受到一定的限制,但由于西夏已存在一定的汉文化基础,所以蕃汉两种文化的融合已是不可抗拒和避免的历史潮流。到崇宗时期,西夏内部仍存在着蕃汉之争,此时一些西夏守旧臣僚对崇宗设立国学、崇尚儒学的举措也持反对态度。
御史大夫谋宁克任就曾上疏:“治法之要不外兵刑,富国之方无非食货。”反对因养贤重学而导致西夏军备废弛的政策。但崇宗本人酷爱汉文化,他对这些反对意见一概不予理睬。由于李乾顺时在西夏国内广设学校、奖励文人学士,一时间,西夏朝堂上下大兴汉唐之礼,官员文人相见不仅鞠躬作揖,而且还吟诗作赋。
1975年,宁夏博物馆在清理西夏陵区仁宗李仁孝陵墓的碑亭遗址时,发现了西夏的《灵芝颂》的汉文残碑。其中有“俟时效祉,择地腾芳”,“德施率土,赉及多方”等内容,遗憾的是文字已不全。
李乾顺亲政后改西夏国都兴庆府为“中兴府”,在境内大力弘扬佛法。长期饱尝战乱之苦的西夏人民对佛教在精神上的慰藉有着强烈的需要,西夏的统治阶级也需要用佛教来安抚百姓,维护统治。因此,这一时期佛教在西夏境内得到了更广泛地传播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