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军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超越明军的?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八旗军是八旗制度下的军队,由太祖努尔哈赤在女真人牛录制度上建成的。清朝初期的时候,八旗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是一支极为骁勇善战的军队。但是在清朝的后期,为什么这支部队变得那么的软弱,不堪一击了呢?

万历朝后期,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部众不足百人的家底起兵,借复仇之名展开了一统女真各部的事业。万历二十九年,努尔哈赤将麾下部众,以原有的牛录制为基础编为黄、白、红、蓝四旗。十四年后,努尔哈赤又吞并了哈达、辉发、乌拉、叶赫等部。原有的四旗编制不再足以容纳新增的部众,于是,他又新添了四旗。这扩充的四旗是在原有的旗帜边上镶上不同颜色的边条。其中,黄、白、蓝三种颜色旗帜上镶的是红边,原来的红旗边上镶白边。就这样,努尔哈赤麾下的部众遂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八旗"。

实际上,与后世印象中的不同,八旗在清军入关前并非是完全的军事化组织。当清军还在与明廷抗衡时,八旗是一个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究其源起,八旗的模板本就是起于女真人曾经在打猎集结的一种临时生产组织。在建立"旗"这一制度之前,尚且处在氏族部落阶段的女真各部有一种名为"牛录"的打猎组织。在围猎季节,各家出箭一支,每十个人选一个总领称为"牛录额真"。

打猎结束后,这一临时组织就解散,各回各家。随着部落的不断壮大,这一组织渐渐成为了努尔哈赤组建军队的基础。起初,努尔哈赤定300人为一牛录,5牛录为一甲喇,5甲喇为一固山。这个固山,就是一个出战的"旗"。

由此可见,在八旗刚刚组建的时候,其总兵力不过6万人。而且,这六万人出则战,入则耕。此外,战时的所有兵甲器械需自备。同理,各旗各部的指挥官也是该旗内的父母官。如作战时的牛录额真,也是本部的最高行政长官。故在这一军、政合一的制度之下,将领对于麾下的士兵有足够的熟悉。因此,在作战时,各部之间也能做到有效的配合。

此外,在定下八旗制度之后,努尔哈赤还定下了一整套的赏罚制度。最简单的,在战场上"攻城破敌之后,功罪皆当其实:有罪者,即至亲不贯,必以法治;有功者,即仇怨不遣,必加升赏。"如此一来,努尔哈赤的部众才建立起了组织性。跟直观印象相反,起兵之后的努尔哈赤并非依靠着部众们原就彪悍的战斗力一马平川。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摸索的过程。在战场上,部队的组织性往往决定着长期的执行力、战斗力。而士兵们原本的单体素质,虽能决定一时的胜败,但却不能保持长久的战斗水平。

在万历十三年四月,努尔哈赤再征哲陈部。临阵时,他的宗亲札亲和桑古里卸下身上的铠甲,准备逃跑。若不是他本人出面喝止,此役应该就是他折戟之时。随着部众的壮大,仅凭着首领一人的威严肯定难以影响至每一位部众。于是,部队的组织性成了他所要考量的首要问题。

如此,八旗制度便应运而生。可以说,就从部队的纪律性、组织性来说。明末的明军与之相比,已是高下立判。抛开明清两军的对垒,部队的组织性与纪律性对全局的影响,还有不少其他例子可见。国人最为熟悉的,莫过于数十年前神州大地上的两军对垒了。同《亮剑》中所表现的那样,彼时的王耀武面对部众的溃败,不禁感慨道:"老子5万多人,3天时间就被消灭光了,就是放5万头猪,3天也抓不完啊。"

有了建制和组织性,还不是八旗子弟击溃明军主力的充分条件。毕竟,面对人多且装备火器的明军,单单依靠传统的游牧骑射技艺,还不足以与之抗衡。八旗兵能逐步蚕食明军北境的主力及其防线,依靠的是重装步骑和火炮。在这件事上,有不少人或许受到影视剧的误导,认为"八旗"就是"八骑",甚至认为清军的骑兵与蒙古骑兵无异。实际上,坐拥铁矿产地的女真人向来重视重铠在实战中的应用。

一如之前金国的铁浮屠,明末时期的女真人依旧将重铠应用于部队中,而且是步骑合一。这一点,让他们在野战环境中所向披靡。在萨尔浒之战中,按照徐光启所整理的描述,明军所遇八旗兵人人皆披精铁制成的铠甲, 除蔽胸、背之外,亦保护臂、手和头部。甚至马匹亦披甲,由于其甲极其坚致,故除非用强弓, 百步之外均无法贯穿。

当时明军引以为傲的各式远距离兵器,都无法及时应对,"矢不及连发 , 炮不及再藏"。当然,人人皆披精铁所制的铠甲有点夸张。按照实际情况,八旗一般是重凯步骑配置4成。他们手执长枪、长斧、长戟等兵器位列阵前。上可重骑兵,下马后为重步兵。此外,他们要求身着重铠的情况下依旧能拉开硬弓。

在他们身后则是约6成左右的轻步兵。他们身披中甲,只是对重要部位做了防护。这些轻步兵以来为重步兵提供掩护以及后续攻击。二来负责督战,但凡前面有一个重步兵往后推却,他们有权当场处决这些重步兵。依托重铠步骑和山地战优势,八旗兵得以在野战环境下大败明军主力。但是,明军依仗火炮和城池依旧能构筑有效的防线。而且,就连努尔哈赤本人也败亡于守城明军的火炮之下。故仅凭重装部队,八旗兵还不足攻城略地。

改变战争攻防局势的,是皇太极对于火炮的大规模应用。即位初,皇太极本人也没有太在意火炮在攻城战役中的应用。崇祯三年,明军在滦州永平之战,用红衣大炮攻城,夺回滦州等四城。此役,让皇太极见识到了火炮在攻城战役中的应用。于是,他着手开始命汉人工匠仿制红衣大炮。巧合的是,在天启七年,曾有人在辽东海边拾获了一门铜炮。于是,皇太极如愿在崇祯四年获得了第一门仿制的红衣大炮。同年八月,皇太极发兵两万围困大凌河城。

此役,后金共动用红衣炮1门、大将军炮和二将军炮20门。在经过第一轮轰击后,明军被击毙30人。这一次围城战役,因慑于后金的火炮,明军在该地的各处炮台防卫很快就溃散了。由此可见,此时明军的组织性有多差。皇太极也率军轻易拿下该地。于是,在该战之后,包括红衣大炮在内的各式火炮成为了八旗兵攻城的标配。

同时,皇太极更是重视与火炮相关的人才。崇祯十二年,在围攻松山一役中,因未能奏功,多有将领遭到惩罚。但是,兵士依旧按劳绩获得赏赐。其中,有17名一等炮手各获得赏银50两,7名二等炮手各获得赏银30两,17名火药装填手各获赏银10两。其他相关的兵士,也获得了相应赏赐,不一而足。由此可见,皇太极是何其重视这群火炮兵士。

此外,皇太极还拥有较明军更为专业的火炮射击手。崇祯六年,孔有德和耿仲明率领曾受葡籍军事顾问完整西式火炮训练的精壮官兵3600名投降。他们不仅仅带去包含红衣炮在内的大量武器,还传去了火炮操纵之法。如:铳尺的使用方法,这些知识可是连普通明军兵士都未曾掌握过的。

因此,在重装步骑与火炮的配合下,皇太极开始了攻城略地。同时,也不可否认明军及明廷自身的腐朽。军官贪污军饷,士兵得不到应有的训练,朝中大臣互相倾轧。这些都造成了明朝末年,北部边防逐渐涣散的境况。

所谓时势造英雄,八旗子弟能在野战中数次大败明军。除了自身素质过硬之外,也不可否认与之对垒的明军早已不复往日的军纪了。即便是明末少有的精锐:戚家军,也被明廷自己白白消耗掉了。而且,曾一度掌握火器优势的明军也渐渐丧失了仅有的防守优势。

崇祯十六年,就在明廷覆亡的前一年。辽东巡抚黎玉田题报称:"酋于锦州铸造西洋大炮一百位"。此话虽有夸大之处,但是不可否认明军边关火炮已经处于下风了。在当时,宁远一地仅有宁远城尚且有大炮10门,而往西各城均无大炮。在提报中,这位巡抚更是亟盼朝廷能发放积欠的饷银40余万。如此腐朽的明廷,可谓不堪一击了。

八旗兵战斗力的变迁

发展到鼎盛时期

个人感觉八旗兵的单兵战斗力最强应该是在老奴时期,尤其是萨尔浒大战前后一段时期,因为那个时候的八旗兵是挑选出来最强的部落勇士组成。而在和明军在争夺辽宁的几次大战之后,虽然明军损失远远大于八旗兵,但八旗兵也有伤亡。到了黄台吉时期,八旗兵单兵战斗力比老奴时期要差一些了,但是黄台吉吞并了蒙古林丹汗部的一部分力量,又有了科尔沁蒙古以及汉八旗,再加上明军的孔有德等人投降带去的大炮和兵员。

所以总体实力来讲,黄台吉时期到入关初期这一段时间,八旗兵的战斗力应该是最强的。从入关初期和吴三桂联军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10万军队,虽然说此战八旗骑兵8万+吴三桂5万人数比李自成要多,但是此战重创李自成军队而使得其无法守京城这也是事实,而且此战八旗兵的凶悍一直给李自成军队带来很大的心理阴影,这足够说明此时八旗兵战斗力还是相当强悍的。

入关后10年战斗力急剧下滑期,由征服天下的绝对主力逐渐沦落为第二军事力量

清军战斗力入关后急剧下滑这也是事实,这个期间个人感觉以10年计算比较合适,因为大约在1652左右开始,对阵南方南明的时候反而是投降明军成了主力了,而八旗兵更多是作为监军和第二部队,或者将投入到关键战场上。当然这个时候八旗兵战斗力还算比较强的,但是已经大大下降了。

这个原因大致有两个,一个是入关后清廷推行的一系列压迫政策导致各地纷纷反抗,而八旗兵有多次打战——仅仅和李自成的大顺军就多次交锋,最大的一次是在潼关大战,各次大战清军伤亡多少,清廷没有统计,但是伤亡估计是不少的,仅仅阎应元在江阴就打死打伤不少八旗,伤亡的数量明显大于自然增长的人口数量,而清廷上层为了保护自己根本八旗,自然会尽量不让其上战场以减少损失。

另外一个就是,战斗力强的老兵一方面逐渐死去,另一方面剩下的老兵由于进京后大肆圈地有了土地用奴才来为自己耕种完全可以过上不错的生活,而不必在关外那样需要拼命才能获取更多食物,如此一来上了战场自然比较惜命了,那么战斗力自然就下降了,而新招进来的八旗新一代兵显然更是不如老兵,而且新一代八旗兵不少在进京后就直接堕落了。

也正是八旗兵战斗力急剧下降,使得清廷不得不借重吴三桂等投降明军,如让洪承畴出任总督,如和吴三桂联姻,给吴三桂更大好处如答应其在灭南明后西南设藩等。这也使得后期对阵南明更多是用明军投降军。

南明灭后到平定葛尔丹,八旗兵的战斗力更是进一步大大降低

后来的三藩,葛尔丹,基本上都是绿营兵为绝对主力了,八旗除了出了一些将领和军官外,整个八旗兵战斗力已经沦落到当做后勤和维持地方治安的地步了。如康熙几次对阵葛尔丹无一例外全是汉军绿营充当主力,八旗根本只是打打下手。清廷一等公佟国纲不服气八旗兵打下手,就率几千八旗骑兵征准葛尔,结果被葛尔丹杀得全军覆没,只身逃回狼狈不堪,此后康熙就再也不用八旗兵为主力了。

乾隆后期以后,八旗兵直接就不会上战场了

乾隆的几次用兵,无一例外不是绿营兵为主力的,虽然乾隆一再要求八旗兵恢复武力,但收效甚微,到了乾隆后期,八旗兵大部分已经骑射本领丢的差不多了,当然里面也有少数比较强的如福尔康等,但相对八旗整个群体而言,已经根本不能当做军队甚至维持地方的警察使用了,这些从一生下来就拿着军饷的八旗兵除了吃喝,以及一部分人欺男霸女之外就没有什么叫其他能耐了——其实这也是八旗制度的悲哀,因为八旗制度规定八旗当兵打仗其他事情如做生意等都不让去。

当然,以上所说的八旗是指满八旗,而是是从八旗整体角度说的,个别八旗兵即使到了鸦片战争依然战斗意志不错,如镇江的驻防八旗在和英国人进行巷战,其打死打伤英军的人数将近整个鸦片战争英军伤亡人数的一半。至于蒙古八旗一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被英法联军歼灭后才算是从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汉八旗,据说是雍正期间就基本上被解散了。

无论是大明的军队,还是清初的八旗军,他们在鼎盛之时,都是那个年代的佼佼者。早期明军对于火器的应用,明末八旗兵野战的素质,都是不逊于同期的其他国家的部队。不过,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为一国的屏障,他们二者终究不可避免的受到了腐蚀。作为今日之中华儿女,也当以此为鉴,不可过分沉湎于享乐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