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春秋战国时期儒家、道家、军事家、纵横家、法家、谋略家等扎堆出现?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根本原因是:言论自由、较长的发展时间,从而产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事情的大致发展经历是这样的:
1、中央集权失去了对封地的把控力
因为西周之后,封封国太多,彼此各自独立,中央政府对地方小国失去了把控力。各国都希望自己的国家能发展起来,所以开始出现一个局面:求贤。
2、各封地开始求贤,产生了言论自由
各个封地的郡主都希望向全世界表明自己是开明的,所以即使那些文人说了很多不合适的话,也都忍下了。而且为了发展国家,很多都为委曲求全。
于是,文人说话的方式越来越大胆,还催生了一个特有的场景:稷下学宫。就是专门提供一个类似于茶馆的地方,然后可以任由各方学派名仕在那边高谈阔论。商鞅,也是在那里开始出名,进入秦国眼帘。
3、有足够时间酝酿文化
不仅要有以上条件,还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文化,是需要用时间来发展和传承。恰好那段时间经历了几百年,也就是好几代人。几代人在各方面的思考,最终形成了百家思想。
这是我理解为什么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文化上最灿烂的年代的原因。后来的封建社会,言论是不允许自由的,因此,就失去了各家文化发展所必备的土壤。
乱世出英雄!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是一个战乱纷飞的年代!春秋战国时期是诸侯各霸一方大家都处在没有统一的局面,各种思想的不确定性,个性的独自爆发,形成了一种自由民主性质,各抱自己的思想理论,人人都认为自己是有理的一方!各种势力范围分散扎堆!就像各种不同的植物树木各自盘据自己所在的环境向外生发伸展!因此,大家都处在一种没有统一管理的无序状态自由民主发挥!其个性由其舒展!
我是历史悠悠,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很好,平王东迁,王室日室衰微,礼崩乐坏,催生诸子百家。换句话说,是时代给了百家争鸣的舞台。
一、礼崩乐坏
周王室经历了西周末期的一场浩劫,西边面临着犬戎的侵扰,周平王初登王位,不堪重负,在晋、郑、秦等国的护送下,来到四面都有屏障的周朝第二大行政中心洛邑。
正因为周王室的外语权大不如从前,中原诸侯的纠纷不能像从前那样由王室出面协调,那么他们为了自保,不得不重新思考对策。
很多诸侯国内部已经开始纷争,晋国、齐国、宋国、鲁国等中原大国纷纷出现弑君等恶性事件,国家内部如此,国家之间也是如此,大国欺负周边小国,最后地处南蛮的楚国也卷入中原的内战之中。
而导火线就是郑庄公打败了周桓王,王室从此颜面扫地,只能靠巴结春秋霸主来度日。
二、儒家、道家
春秋中后期,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出生。当他看到诸侯国崇尚武功,抛弃礼乐,不禁感叹:“天下无道已久矣。”
孔子推崇周礼,想凭一己之力恢复周公的仁政,便带领众弟子游说天下诸侯,可惜那时诸侯考虑更多的是如何生存下来。而孔子,乃至后来的孟子的儒家思想根本就无用武之地。
孔子、孟子对社会乱象的思考,以及对周公礼治的怀念,催生了儒家思想。尽管如此,儒家思想还是更适合统一天下后的国家。
道家代表人物就是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当孔子苦苦思索如何拨乱反正时,老子则表达“清静无为,顺其自然”的道家思想。
万物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国家也是如此,与其成日想着通过外力企图改变或摆脱事物的内在规律,但是实际都是徒劳无功,不如顺其自然。
相对于老子留下5000字的道德经就飘然而去,孔子穷极一生也未实现心中的仁政,哪怕是给他一小块弹丸之地做实验。
针对春秋中后期的现状,孔子和老子则两位圣人都给出了他们的治世想法,儒家、道家就此兴起,当然还有问题中没有提及的墨家,其主张非攻及兼爱。
三、军事家、纵横家、法家、谋略家
到了春秋末期和整个战国期间,中原诸侯的兼并出现白日化,从周武王分封时的1000多家到春秋中后期的20家左右,再到战国期间的10多家,可以想象,诸侯间的战争有多频繁。
野心勃勃的诸侯想侵略他国,而弱小的诸侯想自保,无论怎样,就是要自强。于是,法家应运而生,作为新时代的宠儿,基本只要那个国君愿意鼎力支持,那个国家的实力就会很快崛起,如申不害时的韩国,吴起时的楚国,还有从商鞅变法后一路高歌的秦国。但是,变法势必会得罪既有利益集团—贵族的利益,往往以失败而告终,事实证明能坚持下来的秦国笑到了最后。
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当然少不了攻城略地的军事家和运筹帷幄的谋略家,往往一个杰出的军事家或谋略家就会决定其所在国的兴盛,如孙武和伍子胥于吴国,孙膑于齐国,吴起于魏国,白起于秦国,这些国家都曾因为这些名将的存在而称霸中原。
诸侯国实力不均,为了自保,就必须和其他国家联合,又或者是为了侵略,必须和一些国家连横,纵横家便如鱼得水,潇洒地穿插于各个国家之间,如苏秦三兄弟、张仪等。
结语:
礼崩乐坏的时代让圣人们想摸索出一条治国之道,于是便有了儒家和道家,然而群雄逐鹿的时代注定了春秋战国就是法家、军事家、纵横家和谋略家的舞台。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