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常考知识点汇总(初中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中国古代史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

3.秦国商鞅变法废除分封制,确立的是县制,秦始皇确立郡县制

4.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

5. 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隋炀帝时期,不是隋文帝时期。

6.佛教没有被阿拉伯人传至欧洲,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

7.明朝流行于苏州昆山一带的是昆曲,不是京剧,成为了一个全国性的剧种。

二、中国近代史

1.最先破坏中国关税自主权的条约是《南京条约》。八国联军侵华的主要目的是镇压义和团运动,根本目的是维护和扩大在华利益

2.在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曾经有过“同病相怜”的相同命运。1850年一部中国人编写的系统介绍世界各地历史地理的著作传入日本,日本有识之士争相传阅,奉为海防宝鉴的著作是魏源的《海国图志》

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是:爱国的进步的运动,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政治上挽救民族危亡,但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4.日本人将“science”翻译成“科学”,后于1915年引入中国,与这一概念传播相关是事件是明治维新和新文化运动

5.洋务运动主张“自强”“求富”——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辛亥革命主张“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科学”。“公车上书”的背景是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反封建性质来说的。

6.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国共合作都是中国共产党倡导和推动的。北伐战争最主要的成果是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统治。毛泽东最大的贡献是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新中国,领导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7.孙中山先生没有亲身参与武昌起义和北伐战争。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它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8.在二十世纪20年代的中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件事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向井冈山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9.三大战役中的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在1949年

10.推翻南京国民政府是在渡江战役后

三、中国现代史

1.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是1952年土地改革的完成,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是开国大典。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的运动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2.袁隆平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是发生在文革时期而不是改革开放时期。

3.党的历史上重要的理论创新及意义: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及发展,使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人民当家作主;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使中国人民正在逐步摆脱贫穷走向富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诞生指引中国人民向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阔步前进。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重大的制度创新及意义: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是我国人民实现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创立,很好的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和共同繁荣;

“一国两制”的实施,使港澳顺利回归,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进行的大的体制创新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立;国有企业的改革;教育体制的改革等,这些体制创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表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进步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6.新中国成立时中国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不适用台湾问题

8.中国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科技的推动;稳定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9.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我国位于世界前列的科技成就有航天技术、基因工程、籼型杂交水稻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