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长官私人雇用的秘书长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古代将帅出征,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以帐幕为府,故称幕府,其佐治人员皆称为幕僚。在清朝以前政府幕僚都是财政给予报酬,属于公费开支,相当于今日的机关公务员。到了清代情况发生了变化,雍正皇帝实行财政收支两条线,把明末以来地方官通过增加税银火耗获得的预算外收入全部纳入财政预算,通过发放养廉银的形式发放给地方长官。养廉银覆盖面很宽,既包括长官工资外的津补贴,也包括办公费用,还包括其编制外雇用的工作人员的工资支出。这样一来,原来的幕僚都被排除出了公务员队伍,成了长官自己用养廉银雇用的私人工作人员,即“师爷”。之所以称师爷,是因为主人尊其为师,仆役尊之为老爷,两者合而称之便成了“师爷”。

清朝的师爷按职责不同可分为:刑名师爷、钱谷师爷、书启师爷、挂号师爷、账房师爷、阅卷师爷。分别负责司法审判、财政赋税、公文处理起草、公文书牍的分类发送存档、衙门钱财出入的会计、科举考试试卷的批阅等事务。

纵观中国古代政府机构的演变,有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趋势:基层“亲民官”总是越来越少,而上层治官的官总是越来越多。基层政府厉行“精兵简政”,而上层机构却一再膨胀。秦汉唐宋时基层政府一般只接受直接上级的领导与监督,而明清时县级政府除了要接受“府”的直接领导外,还要受到省布政使司派出的“分守道”、省按察使司派出的“分巡道”以及中央政府派至各省的“巡按御史”的检查监督。各省学政、军事、漕运、盐法等各专职衙门也经常派出官员到各州县视察,督促各项专门政务的执行。州县官面对如此众多的上司,必须时时注意妥善应付,稍有失误,一票否定,便会导致参劾、罚俸、降级,以至革职拿问。所以,清朝官场流行“州县官如琉璃屏,触手便碎”的说法。

明清的职官制度要求州县官是全能型人才,无论司法、行政、教育、军事都能掌握自如。可是为这一全能型职位所准备的训练却几乎是无从谈起。明清时以八股文考选官员,考试内容是演绎某一经义,号为“代圣人立言”,“许言前代,不及本朝”,完全是空头文章。可是“及登第入仕之后,今日责以兵刑,忽而外任,忽而内调,是视八股朋友竟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之人”。由此可见,至明清时期地方政府执行政务的需要已经客观上为“师爷”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由于有了师爷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专业行政队伍,即便长官一窍不通,仍然可以自如行政,稳坐官位,从而为国家大规模卖官打开了“捐纳“大门。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清朝官员中差不多一半都是买来的,因为他们的文化素质和行政能力低下并不影响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而捐纳之钱却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且捐钱为官,对满足那些科考落第者的从政要求,也起到了安抚作用。

一般而言,州县办理正常司法行政事务的师爷为专门人才,长期“佐治”,很少有机会上升为官;而省以上办理军务、赈济、河工、漕运之类专项政务的师爷,则比较容易被委以官职,步入仕途。清末名臣左宗棠即为师爷入仕的典型。左宗棠中举人后,三次未能考中进士,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1852年太平军围攻长沙,作为师爷,左宗棠被长官胡林翼推荐担任湖南巡抚,从此飞黄腾达,成为清王朝之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