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穿衣服有什么讲究(古人通常情况下穿的是)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感谢邀请。
这个题目太大了,要说个大概,估计十本,每本一百万字,总共一千万字的专著也讲不完。
一
笼统地说,“穿着”,因时因地因俗而异。
古时候,包括现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等等等,都会不同。
一言以蔽之,基本不可能。
当然,也可以“管中窥豹”,讲讲古人对“穿着”的看法,再讲讲具体某个阶段的特点。
二
东汉刘熙写了《释名》,里面专门有《释衣服》一篇。其云:“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这段话,把“穿着”的起源和基本功能说得很透彻了——避寒暑,遮羞惭。
《风俗通义.愆礼》说:“衣者,隐也;裳者,障也;所以隐形自障闭也。巾,所以饰首。衣,所以蔽形。”
这讲的,和前面说的差不多。
《白虎通.衣裳》曰:“圣人所以制衣服何?以为絺綌蔽形,表德劝善,别尊卑也。”
这个话的前一句,用不好听的词儿形容,叫“装sun 子”,衣服的发明,肯定和“圣人”无关——人类开始穿衣的时候,还没所谓圣人呢;后面说的有道理,上升到了道德和政治层面——知荣辱和别尊卑。
概括地说,“穿着”,有遮风雨、防寒暑、蔽形体、掩羞耻、表禁忌、增美饰、崇时尚、彰个性、寄情感、展礼仪、塑形态、叙纲纪等等功效。
三
古代人的“穿着”,当然有质料和样式的区别。
比如前面说到的“絺(chī)綌(xī)”,是细葛质料的“穿着”;还有粗麻、蚕丝、皮裘,后来还有棉布等等。
样式变化也很大。
但这都不是主要的。
中国古代,其实国外也一样,在“穿着”上,最关键的,是强调“尊卑有别”。
《周礼.地官.大司徒》说要用“同衣服”的风尚来安定万民。
《礼记.缁衣》具体解释为:“衣服不贰,从容有常,以齐其民”。
这个“同衣服”,是说要规定“万民”穿何种样式的“衣着”。
《礼记.王制》说,要“禁异服”,普通民众不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自己的“穿着”。 同时,要区分尊卑。
《左传.昭公九年》说,要“服以旌礼”;《管子.君臣下》说,要“旌之以衣服”。其注曰:“衣服所以表贵贱。”
《后汉书.舆服志》就讲得更明白了:“非其人不得服其服,所以顺礼也”。
所以,一直到清末,什么人穿什么衣服,什么官着什么官服,都有明确的标准。
《史记.项羽本纪》里有一个成语,叫“沐猴而冠”。这四个字,是含有严格的尊卑观念和对敢于破坏“穿着”规矩的人极度蔑视的。
四
严格细致的“穿着”等级规范,是西周制定的。这是周礼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实际上,在之前的商代,这种“规范”,已经初步形成了。
《帝诰》称,商汤居亳,“施章乃服明上下”,“未命为士者,不得朱轩、骈马、衣文绣”。
《逸周书.周月解》说:“其在商汤……变服殊号”。
《诗.商颂.长发》曰:“受小球大球,为下国缀旒”。
《尚书序.商书注》云:“衣裳,朝祭之服也。惟衣裳在笥,当服以为礼也。”
这都是讲商代“穿着”服饰的等级区别。
五
据商代史学者研究,仅从“穿着”样式上说,其等级尊卑如下——
1,交领右衽短衣,有华饰,衣长及臀,袖长及腕,窄袖口。配以带褶短裙,宽腰带,裏腿,翘尖鞋。为高级权贵衣着。
2,交领右衽素长衣,长袖,窄袖口,前襟过膝,后裾齐足。配以宽裤,宽腰带,鞋履,腹悬斧式蔽膝,头戴高巾帽。为中小贵族或亲信近侍所服。此类带后裾的交领长衣,即文献所载“深衣”的先例。
3,交领长袖有华饰大衣,衣长及足踝。配以宽腰带,上窄下宽形蔽膝,鞋履,头戴頍形冠卷。为高级贵妇之服。
4,肩背部披格子长条巾,交叠胸前作右衽装束,下穿格子条纹长裙,腹下悬斧式蔽膝。头戴格子条纹布帽冠蒙覆其发。为贵族服饰。
5,直领对襟有华饰短衣,长袖,衣长及臀。配花长裤,鞋履,头带頍形冠。为贵族衣装。
6,对襟长袍,宽长袖,衣长及足。为贵族衣装。
7,对襟华饰长袖短衣,束腰,花长裤,配花鞋。头发用某种胶类固定成高耸之型,发梢外勾。为中下层贵族或近臣亲信形象。
8,高后领敞襟长袖花短衣。为亲信贵族之衣。
9,圆领长袖花短衣。配紧身花裤,帽冠。为中上层贵族衣装。
10,圆领窄长袖花大衣,衣长及小腿。为中下层贵族衣装。
11,交领右衽长袖素小袍,衣长及膝,配以宽裤,腰带,软履。为中上层社会阶层孩童的装束。
12,圆领细长袖连椅衣,下摆垂地,束腰索,衣式简而无华。为罪隶服。
13,赤身露体或仅于腹前束一窄蔽膝, 以及额部戴圆箍形“頍”, 或戴一扁平圆冠。是贱民家奴服饰。
以上,均有商代出土雕塑、玉石、青铜人像作为依据。
商代人的头饰、鞋履亦等级尊贵明显,限于篇幅,不再赘述。
总体来说,古代在“穿着”上的这些讲究,对于文化的发展和开放,对于思想的进步和活跃,其作用,大概是弊大于利的。
中国古代历史上较为悠久,历经了太多王朝更迭;朝代不同,穿着打扮有很大差异;即使同一个朝代的不同时期,流行的衣着服饰都大为不同。
还是原始人时期,人类只知道用树叶和兽皮来遮掩赤裸身体;从出土文物来看,早在1.8万年前,人类已经开始使用骨针来缝制兽皮。随着时间推移,原始人逐渐掌握了利用树皮、草茎等植物纤维搓制绳索的技术,同样这一技术也被用来制作草衣。
氏族社会时期,皮革加工和缝纫技术有了进步长足,人们衣服中开始出现了少量棉麻织物;大概在2700年左右的部落时期,人类已经学会了制作丝织品。
至此之后的几千年,古人穿着最好的穿衣就是丝织品,因为工艺水准和制作方法不一,衍生了很多产品:锦、绣、绫、罗、绢……此皆为丝织品。
中国古代穿着最有特色的时期就是:汉
汉朝除了国力强盛,同时也给后世留下了灿烂丰富的文化;汉服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汉服的基本款式约有九类,在其基本款式下又因裁剪方式、领口、袖型、束腰等的不同演绎出几百种款式。汉朝主要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为女性特有服饰),妇女穿着有衣裙有两件式。社会阶层不同穿的也不一样,有钱人家可以穿绫罗绸缎,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而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帝王则会穿金缕玉衣。
发型方面成年男女都需束发挽髻,但是佩戴的头饰却不一样:男子常常戴冠、巾、帽。地位较高的人可以加冠,其中冠也分三六九等,冕冠为皇帝、公侯和卿大夫独有。巾则是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20岁,行成人礼时,没有身份的庶人裹巾。而最普通的劳动者戴帽。女子发髻的梳发方式多种多样,在此基础上佩带珠花、步摇等各种饰物,鬓发两侧饰博鬓,也有戴帷帽和盖头的。
关于穿鞋方面则有严格的制度: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门穿屐。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穿鞋的讲究在传统绘画和戏曲中就已经体现出来,穿的履有些就有很厚的鞋底,鞋头上往往还有翘起的的装饰。
社会地位高的人还会佩戴装饰,组绶是一种只有皇家人员和官员才可以佩戴的配饰,以绶的颜色标示身份的高低。佩戴香囊也是文人雅士常见装饰;习武之人可能会佩剑;从事跳舞行业的人则会穿长袖和飞带。
汉服是一种成熟完善的服装体系,具有很强的传承性,每朝每代都有更换,到最后可能穿的戴的完全都不一样了,但无论怎么改变,其主要的核心都是为以汉服文化基础,这也体现出汉服代代相传,世世相袭的特点。
这个问题问得太笼统,各个朝代都有不同的忌讳。首先明确一点,自唐以后,黄色只有皇家能用。然后就没什么了,不过,一般来说,达官贵人不会穿褐色,因为是贱人穿的。白色也比较忌讳,因为是戴孝,而不像电视里动不动就穿白色。自秦汉以后,并不尚黑,因此黑色也不流行。剩下的主要就是紫色,蓝色,青色,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