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由来是怎样的?又是经过怎样的改变,变成今天的中秋节的?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时光荏苒,转眼又到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特别在外打拼的游子,更早盼人月共团圆,和和美美。
每年阴历八月十五日,就是我国的传统中秋节。中秋又叫仲秋,中秋之中,是一月之中,一季之中,仲秋之仲,指一季三月,分孟仲季,每季头月为孟,中间一月为仲,后一月为季,八月就秋之仲月,故称仲秋。
秋高气爽,八月十五中秋之夜,月最亮最明,月色也最美丽,人们在月圆看作是团圆的象征,因而也称八月十五中秋节为团圆节。中秋节成为佳节是源于我国人对月的崇拜,于是对月有了种种的美丽神话和传说,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
《归藏》里有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后人就依此而展开,种种说法都有了。《淮南子》则记“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对嫦娥奔月的传说是越说越神越好,美化越多也越丰富。月里嫦娥更是形容女子之美的最好赞许及褒奖。我国历来重月崇拜月,历法也是以阴历月历为先,只是后才阳历为重,这就足以说明我国人对月的崇尚了。对月亮的传说极为丰富生动美丽,名堂也特多。历代文人墨客对月的描写赞美也是极多的。历史发展到今天,我国也真正实现了登月,也把中秋节定为民族民俗传统节日。月到中秋分外明,月亮再不是国外圆,而是故乡的更圆更明更美了。
中秋节出于明代,当时朱元璋为了发动起义送情报,在当时的农历8月15日夜里为了发起起义,有人想到把烧饼里面放了纸条,上面写好几时几刻起义时间,这样一来二去人们为了死去人们,每到八月十五这一天就做烧饼纪念,这样就流传下来了,后来社会发达了烧饼越做越好,越来越好看,人们就想到叫他月饼,又在一年四季的当中,又是在秋天,后来就叫他中秋节。
中秋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源于周代“秋暮夕月”即祭拜月亮的一种习俗。天上明月,人间真情,围绕着中秋碧月这一天文现象形成了国人特有的精神盛宴,祭月、拜月,赏月成为风尚,寄托了人们对自然之神的敬仰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中秋拜月源于“嫦娥奔月”的故事:说嫦娥与丈夫后羿男耕女织,相亲相爱。后羿的徒弟蓬蒙知道后羿从王母娘娘手中得到一包服下就能瞬间成仙的不死药。八月十五日,蓬蒙趁后羿出外狩猎之机,手持宝剑逼迫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宁死不交,拿出不死药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子立刻向天上飞去,飞到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到家,悲痛欲绝,仰望着明月呼唤爱妻的名字。于是,年年今天, 后羿都会摆上香案,遥祭在月宫里的嫦娥。从此,中秋节拜月渐成风俗。
隋唐代以前,人们对月亮缺乏理性认识,月亮始终作为一种神秘力量的象征被祭祀,被膜拜。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人们对月亮有了最初的科学认识,月亮作为神的色彩日渐消褪。唐人热爱自然,心怀天下,常常用脚丈量山川,用诗纵横天涯。唐代虽没有中秋节,但中秋赏月已渐成时尚,吟咏中秋明月的清词丽句俯拾即是。如戎昱《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曰:“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曰:“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妙词佳句,把诗人的刻骨思念和向往团圆的悠悠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宋代中秋节已成为民俗节日。京师的中秋之夜,倾城人家,无论贵贱,皆置台焚香,登楼拜月,街上行人更是密密匝匝,万人空巷。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不少地方形成了烧斗香、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中秋吃月饼是人们向往团圆的又一民俗。圆圆的月饼,象征团圆,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出现了纪念闻仲的 “太师饼”,或许是我国最早的月饼。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进的芝麻、胡桃成了制饼的辅料,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谓“胡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南宋周密的《武林旧事》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心灵手巧的制饼师,把嫦娥奔月的故事艺术地再现在月饼上,使人们把亲人团聚共赏月色的幸福咀嚼得津津有味。
如今,物质条件好了,过节既成了老百姓团圆聚饮的好由头,又成了商家发财的好机会,他们早已擦拳磨掌,大街上电视上网络上多是各类月饼的广告,传统的节日氛围虽然不如往日盛况,但商家借此能博取丰厚收入,也算一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