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还有什么风俗(清明节是哪里的风俗)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每年的清明节在我们当地的习惯从春分节后开始,到清明后十天为止。在我们当地,清明的当天是不祭祖坟的,据老人们说,这天只能祭无儿无女无后人的孤坟。上坟时带必须的贡品和香烛纸鞭炮和酒,上完坟后要在坟头上压上几张纸,俗称望山钱。上坟之前要先砍去坟头上所长的杂树和杂草,还要给坟头添上新土,以表示为逝去老人添衣加被。一般上一座坟最快得半个多小时。

胶东有句俗语,叫“打一千,骂一万,忘不了清明节这顿胡黍米饭!”

在我们胶东地区,寒食清明节除了上坟扫墓等与全国大部分习俗一样外,还有一个特殊的习俗,就是要熬一大锅胡黍米饭,煮鸡蛋,做疙瘩燕。

胡黍米,就是高粱米。过去,每年的清明节前,家家户户都忙着用碓臼捣胡黍米,里面出来高粱米,还有小麦粒,玉米粒等,为的是可口好吃。这些都要在清明前做好,因为清明这天是不动烟火,要吃冷食的。

另外,还要煮鸡蛋。清明这天将鸡蛋剥好放在碗里,切点葱花,浇上卤给孩子吃了,孩子就不会害眼疼。用面做成小燕子的形状,给孩子吃了不腰疼。

而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割股奉君”的故事。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我的头像关注

作为一个陕西人,生在黄土炕上,长在黄土高原,头顶黄土高天,行走在黄土高坡。生时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粒汗珠摔八瓣。死时三尺桐棺,一杯黄土,伴土长眠。生生死死都与黄土息息相关。清明祭扫都先从黄土入手。

首先,在清明那天给坟墓添土,又叫圆墓。多年的墓地,坟土散落得不成样,得添新土。土要在百步之外取土,也只能在清明这天动土。也只能在清明这天在坟头栽树,主要长栽松树和柏树。

其次就是坟不上二回。意思就是清明时只能上一次坟,不管兄弟姐妹有多少人,只能聚集在一起,同时祭拜,若有人来迟了,就不能再去坟上拜祭了。这就是每到清明节,无论是在天南海北的人,都争先恐后的赶回老家,共同祭拜先祖的原因。

再一个就是化纸钱。过去没有祭扫用的幂币,人们只能用一张十元的真币,挨个在白纸上拍一下,表示印钱、现在就不用了,因为有现成的冥币。在坟前只须点两三张纸,最主要是要在坟头多挂剪好的白纸串,越多越好。远远的就能看到一片白。

坟头的香烛是一定要点的。坟头是否能冒青烟,代表着这个家族的香火是否能延续,断了香火是家族之大忌。断了香火,表示这家后继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