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文化又称什么文化(潮汕文化属于闽南文化吗)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秦朝灭亡时,赵佗封关自守,南越国东境只到龙川县,闽中郡西境只到盘陀岭,汉封无诸的闽越国也只到盘陀岭,中间这部分就是刘邦口中的“亦越之世”。
汉高帝封海阳齐信侯后命他驻越,汉廷“举高帝时越功,其民便附”,牵制两越,产生了海阳县,又立“亦越之世”南武侯织为南海国王,意图削弱两越势力。
汉惠帝封海阳齐信侯升东瓯国,畲族原住民随齐信侯迁徙,便形成了今浙南畲族聚居区,正是汉廷“其民便附”的历史写照。畲族因为多是山民,受余善灭东瓯迁徙影响不大,保留了历史轨迹;汉文帝灭南海国,汉武帝又利用南海国地盘,成就史定平定闽越国、南越国,汉廷再赐史定揭姓及揭阳县。
这个过程,刚好是前211至前111年一百年时间。即赵佗南越国封关自守至汉庭封置揭阳县。
因为五华出土定揭丞印,唐人张守节的《正义》论述秦五岭有揭阳岭,《史记》载“及越揭阳令自定属汉”,变得纯属猜测。定揭又是如何被后人杜撰成揭阳的?越是“越之世”的越,不是南越国的越,“及越揭阳令自定属汉,均得侯”,意即:“以及揭阳令自史定统领就属于汉”。“及”是“以及”、“加上”的意思。
站在历史的角度看,越非南越,而是“亦越之世”的越,令非县令,而是汉廷驻“越之世”的统领。
所谓“自定属汉”,肯定不是说自己确定归属,而是说这个地方自从什么时期就开始属汉,泛指不与赵佗为伍者,却误导“越揭阳令”是南越国的一个县令。要是真的南越国的县令,为何司马迁不直接写“南越揭阳令”,而写“越揭阳令”?此“令”后来居然能带兵灭了南越、闽越,揭氏族谱还记载此令曾是汉武帝的“护骑将军”,这那里是一个县令所能做到的。
《史记》载汉廷围攻南越国,闽越王余善假意带八千兵马助战,到“揭扬”就消极怠慢,观望,“持两端”。这那里是进入南越国境的情况。同样,《东越列传》载余善攻打南越国,却没再提经过“揭扬”,或进攻“揭扬”。这说明,那时的“揭扬”,已经是汉廷的(《史记》东越列传原文不是揭阳,而是揭扬,说明南海国后这里暂称揭扬,与淮南国故称扬越有关)。
其实《史记》有多个版本。现存的《史记》有三个版本,分别是刘宋裴驷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引》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
司马迁《史记》的本意是把南海、南越编成《南越列传》,东瓯、闽越编成《东越列传》,都是取头尾两字构成南越,东越的。尽管《南越列传》明确记录南海国,却被人说是虚封;东瓯、闽越构成东越,也被误导成有闽越还有东越,或误解东瓯即是东越。这样编辑,让后人有机会不断杜撰这里的历史。要不是五华出土定揭丞印,很多杜撰的历史就会被当真,很多以“今”定史的勾当就会被不断添加。
所谓“潮汕”,1883年最先出现在英国商埠文件的中文备注,接着是在英国洋关有关系的场合出现。是英国人一手导演和推销的地名,等于是英国给潮州的强制指称,说明英国政府从不尊重中国地方建制,就像日本人曾称中国为支那一样!
所谓“潮汕”,并非粤东,也非秦定揭,汉海阳,汉揭阳,更不是隋义安,唐潮州;汉揭阳、隋义安、唐潮州地域是一样的,那就是今天的粤东和闽南。唐韩愈开创了潮州文化,说潮州是粤东闽南的历史文化中心,一点都不为过。
“潮汕”是1883年洋关英国人推销的名称,晚清民国崇洋媚外视为时尚,汕头学者以国耻为文化品牌,实在欠妥!英国在中国设洋关,是来征收条约赔款的,外国人首创潮汕名,是为了更多更快的掠夺潮州府,请问汕头做为特区后重拾“潮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重现汕头埠的“辉煌”吗?还是暗示特区就如历史上的商埠?
潮州历史地域横跨闽越赣三省,战国时属越国、楚国的畲族地,秦时是南海郡的圈地,汉时是南海国地、揭姓人封地。隋义安,唐潮州,范围都是广东阳山至福建盘陀岭之间。就算自古就是畲族领地,就算南武侯是畲族武侯,就算唐朝畲族武装被朝廷清剿,也都是祸自刘邦的“亦越之世”。
但是,齐信侯进驻,东瓯文化和畲族文化融合,还是形成了闽南文化;汉史定被赐揭姓,也萌生了客家文化,唐韩愈贬潮,更丰富了粤东闽南文化。南海国被灭之后,畲族四散,有的继续追随升迁的齐信侯,便形成了今天浙南畲族聚居区。这些,都是这里的经历留下来的历史轨迹,而潮州城,就是这片区域的地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