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掌管蜀汉军政大权 诸葛亮为何被质疑不懂军事常识

历史网 2024-08-20用户投稿

  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诸葛亮执掌蜀汉军政大权,为何被人质疑不懂一个军事常识?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看一看。

  众所周知,战争的形势是千变万化的,当形势利于我方而不利于敌方时,就要进,就要攻;反之,则要退、要守。战争中的攻与守,进与退,是因形势而决定,又是受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个战争的目的和原则所制约的。相信任何稍微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懂得这样一个道理,然而研究三国历史,却能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诸葛亮作为三国时期蜀汉军政大权的掌控者,却有足够的证据被人质疑他不懂得要“善知进退”这个军事常识。他发动的北伐中原之战,就充分暴露了这个问题。

  为了完成刘备在世时“成霸业、兴汉室”的遗愿,诸葛亮在其执掌蜀汉军政大权期间,曾多次发动针对曹魏政权的北伐战争。在魏强蜀弱“众寡不作”的情况下,蜀汉只可采取战略防御,绝不可采取战略进攻。

  从三国时期全中国的大势来说,无论蜀汉还是吴国,都是难以跟魏国单独抗衡的,更难与魏单独决战取胜,只有蜀吴联合起来,方可大体与魏抗衡。可以说,三国鼎立的实质是南方的蜀吴联合与北方的魏国的对峙。

  基于这个原因,诸葛亮要想进攻魏国,就要取得吴国的真心实意的、不遗余力的密切配合,这样的配合只有在吴蜀双方的利害完全一致的紧急关头,如同赤壁之战前那样,才能实现。

  北伐中原前,诸葛亮虽遣使与东吴重修盟好,但这时的盟好难与赤壁之战时相比。究其原因,这时曹魏对吴蜀实行的是以防御为主的战略,没有大规模进攻吴蜀的打算与行动,吴蜀都没有面临军事威胁;同时,此次吴蜀修盟是在双方刚刚发生了两次大战之后,与其说是盟好,不如说是战后的谅解。在这样的形势下,吴国是不能也不可能真心实意,不遗余地配合蜀汉攻魏的。

  事实也是如此,在诸葛亮八年的北伐中原期间,孙权虽然也有几次对魏用兵,但每次都不肯突破襄阳——合肥一线。这种象征性的攻魏,与其说是配合蜀汉的北伐,不如说是对蜀魏战争的观望,就连魏国的卫臻都看出了这一点,他对明帝说:“权外示应亮,内实观望”,劝明帝不必理会孙权的虚张声势。

  上述情况表明,诸葛亮的北伐是在没有必要又无可能与魏国决战的形势下采取的进攻行动,足见他是颇不知进退的。

  当然,为诸葛亮辩护的人还另有话说。晋人袁准认为:“诸葛亮,重人也,而骤用蜀兵,此知小国弱民难以久存也”。清人王夫之更为明确地说,诸葛亮的北伐,是因“主闇敌强”而采取的“保蜀之计耳”。

  现在有不少挺亮派常把这个意思加以概括,美其名曰“以攻为守”的战略,并竞相称道援袭。其实,细加推敲,“以攻为守”之说实难成立。

  首先,既然包括诸葛亮在内的蜀汉执政者知道“小国弱民难以久存”,就应寻求久存之道。

  久存的关键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使国富、使民强,这就至少需要做到两点:一是对内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为本;一是对外采取和平外交,尽量避免战争,争取尽量多的和平发展的时间,即使有敌人来犯,也应当秉持“坚壁拒守”的原则,不与强敌长期打消耗战或者展开决战,以此尽量减少人员、物力的损耗。按这种思路坚持个十来年,蜀汉的实力就有希望大增,进能灭敌,退能守国,方可久存。

  然而,诸葛亮屡次北伐中原恰恰跟这个思路是完全相反的——举全国之兵,动全蜀之赋,扰乱百姓,残丧士卒,使蜀汉越战越弱,百姓越战越穷。这根本就是弱民亡国之道,哪是什么“保蜀之计”呢!

  其次,所谓“以攻为守”,是当面临敌人进攻或受到某和军事威胁时采取的一和自卫战略,“守”是目的,“攻”为手段。一个强大的魏国的存在,无疑是对蜀汉的一大潜在威胁,但在北伐中原时,魏国并没有攻蜀的打算与行动,蜀汉也就根本不存在“守”的问题。

  因此有人认为,诸葛亮的北伐,不是什么以攻为守,而是一个庸人自扰的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