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朱元璋没有选择朱棣才导致靖难之役 朱元璋真的做错了吗

历史网 2024-10-31用户投稿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朱棣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朱元璋没选择燕王朱棣,虽没避免靖难之役,却避免了一场更大动荡。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四月,在明太祖朱元璋生命的倒数第六个年头,太子朱标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年老的朱元璋是悲痛不已。

  来不及过多伤心,一个大难题便是摆在朱元璋面前,那便是培养多年的嫡长子朱标病逝,谁来当接班人,继承这个偌大的明帝国呢?

  这个答案很快出来,在不到半年以后,同年九月,朱元璋立朱标之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后来的历史证明,朱元璋晚年选择继承人方面是犯了两个错误:一是看错了孙子朱允炆,他没那么大的能力,没有坐稳江山。二是信错了四子燕王朱棣,他野心太大了,借着侄子朱允炆登基以后急匆匆的霸道削藩是趁势而起,最终历经四年便是将侄子朱允炆赶下皇位,自己来当皇帝。

  那么晚年的朱元璋为何如此做呢,是老糊涂了,还是另有玄机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

  一、选朱允炆,而非朱棣,爱太子朱标是个重要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

  朱元璋之所以选择朱允炆,有个重要原因在于爱嫡长子朱标,所以选择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原因,那便是不选择朱标的儿子,就要从自己其他儿子之中选择,但是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来说,他只能按照顺序选择自己次子秦王朱樉,但很明显他对这个次子是一万个不愿意。

  秦王朱樉是一个有勇无谋或者说荒唐的人,他的过失很多,经常被父亲朱元璋收拾。在洪武二十八年,因为对身边人残暴无比,更是被人下毒害死,死后朱元璋赋予他“愍”字谥号,还下令削减其葬礼规模,由此可见对这个儿子是多么失望透顶乃至是厌恶。

  三子晋王朱棡倒是不错,很有作为,虽然《明史》记载“二十三年,同晋王讨乃儿不花。晋王怯不敢进”。但很可能是朱棣造反成功以后,模仿自己的前辈唐太宗李世民篡改史书时,故意抹黑与自己不和的三哥晋王。

  真实的晋王朱棡是“修目美髯,顾盼有威,多智数”,可以说要颜值有颜值,要智慧有智慧。而且他死于洪武三十一年,比朱元璋早死几个月,如果他活到燕王朱棣起靖难之时,朱棣都不一定成功,或者说只要他坚决支持削藩,朱棣都不一定敢反。

  至于四子燕王朱棣更不用说了,很是卓越。历史证明这位是个狠人,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主,将明代的疆域推至巅峰,开创了永乐盛世。

  在这种情况下,朱元璋如果跳过次子秦王,选择三子晋王或者四子燕王,即使他们可以坐稳皇位,但乱了继承顺序,会埋下皇室会持续不断动荡的巨大隐患。这点可以参考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得皇位,给后世子孙做了一个示范,只要想得到皇位就可以不择手段,所以近有儿子李承乾发动兵变反对他,远有唐玄宗李隆基也是通过政变得以登上大宝。

  所以可以这样说,朱元璋虽然没有选四子燕王朱棣,选了孙子朱允炆,没有避免了靖难之役,但是却避免了之后更大的动荡。

  等到朱棣登基为帝以后,一方面是隐性削藩,剥夺藩王兵权和参政权,只留下经济特权,使其掀不起什么风浪。一方面是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度,所以后世再没有出现藩王造反成功,小宗反客为主的事情。

  而且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便是开国皇帝传位给孙子,是有成例可依。

  元代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在太子真金早逝以后,最终选择真金太子第三子铁穆耳继位,是为元成宗,并且是坐稳了皇位,没有被其他藩王推翻。

  再加上朱允炆是一位孝子,在父亲朱标病重期间是昼夜不离地伺候,守孝时还因过度伤心而消瘦,这点打动了朱元璋,因此对他说道:“而诚纯孝,顾不念我乎”。

  他为人又宽厚,朱元璋也希望继自己“重典治国”以后,有着一位仁君来继续自己的事业,来实行宽仁治国,这样松弛有度方为长久之道。想着培养他一番,日后定有一番作为,惋惜的是培养失败,或者没有看出朱允炆没有当皇帝的能耐。

  所以明太祖朱元璋明明有26个儿子,在太子朱标于洪武二十五年英年早逝以后,除去其他早逝和早夭的4个儿子,还有1个没有出生的二十六子,综合各种原因,是跨过其他20个儿子,隔代选择了朱允炆这位皇太孙。

  二、朱元璋留下的大好局势,中央朝廷拥有碾压朱棣的绝对实力,奈何朱允炆太差劲了。

  朱元璋晚年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看错了孙子朱允炆。早在朱元璋时代,朱允炆就主动提过藩王问题,害怕供卫中央朝廷的藩王力量,会反过来威胁皇权,对朱元璋说得头头是道,对藩王要以德争其心,以礼法约束,无效的话就削封地,再改封其他地方,再不知悔改,只能举兵讨伐。

  朱元璋是深以为然,觉得自己孙子朱允炆是个能人,有帝王风范,认为没有再比这个方法更好的方法了。

  朱允炆的表现成功忽悠了自己的爷爷朱元璋,加上朱棣虽然是明初拥有实权的九大塞王之一,但面对中央朝廷依旧是不值一提。不然也不会面对朱允炆的削藩,竟然要靠装疯卖傻来争取时间,到了不得不动手的时候才反抗,可以说中央朝廷对于塞王拥有碾压性的优势,所以朱元璋很放心朱允炆。

  这也是他不害怕孙子压不住叔叔的重要原因,以这点来看,他也并非老糊涂了,只是孙子在继位前和继位后的表现区别太大,可谓天壤之别。

  朱元璋死后,朱允炆刚刚继位就开始急匆匆削藩,短短几个月之内是连削五王。没有先难后易不说,反而是如同废藩、杀藩一般,都是废为庶人或流放偏远之地或禁锢于南京,甚至逼得湘王朱柏自焚以死明志,可见朱允炆也并非什么善人。

  朱允炆这种霸道极端的削藩方式,可以说将整个藩王集团都推到自己的对立面,这样一来对燕王朱棣来说可是大好事,也是后来朱棣可以出其不意的在宁王朱权处“借”到兵的关键原因。

  而且更要命的是,朱允炆这位文人皇帝,对于文臣的重用也是显而易见,虽说一般王朝历经开国初期以后,王朝为了集权,到了后面会进行程度不一的重文轻武,但朱允炆如此重用文臣,也是军功集团所不愿见到的。

  这又凸显出燕王朱棣的优势,朱棣参与过洪武后期的北伐,是战绩辉煌,所以朱元璋赋予他“节制沿边士马”特权,在北方大军中朱棣的威望还是很高的。

  可以说明太祖朱元璋留下了大好局面,虽然藩王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供卫中央朝廷,又可以威胁中央朝廷,但是面对庞大的国家机器,并没有多少威胁力,除非联合起来,但很明显做不到。

  但朱允炆继位以后,通过一系列神操作,将藩王集团和军功集团推向对立面,甚至隐隐有支持朱棣的倾向,使得朱棣拥有面对中央朝廷的一搏之力。

  朱棣起兵以后,身为当时的诸王之长,又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所以他起靖难之役4年是胜多败少,那些被俘虏的南军(中央朝廷大军)将领,也多是转而投向他一方。

  不过朱允炆怎么说也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拥有巨大政治优势,虽然重用李景隆这个很有可能是高级卧底的运输大队长是屡战屡败,但朱棣起兵4年,却仅仅只是据有三府之地,最后还是南下突袭采取斩首行动,直下南京才一锤定音。

  而南京之所以很快攻破,还是因为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金川门投降,迎入了燕军,这二人可以说代表军功集团和藩王集团对朱棣的态度。

  最后来说,建文帝朱允炆是打烂了一手好牌,使得叔叔燕王朱棣逆袭成功,在明初上演了一出叔侄自相残杀的惨剧,这也可以说是明太祖朱元璋的晚年败笔之一,选择了善于伪装,实则心狠手辣却水平很烂的朱允炆,还好的是四子朱棣雄才大略,虽有谋朝篡位逆取不光彩之事,但也使得明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快速达到了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