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宗诚孝张皇后(诚孝张皇后和孙皇后)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张皇后,明仁宗朱高炽元配,永城人,指挥使赠彭城侯张麒诚之女。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封燕王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年)封皇太子妃。仁宗即位,册立为皇后。宣宗即位,尊为皇太后。英宗即位,尊为太皇太后。正统七年(1442年)十月十八日去世,谥“诚孝恭肃明德弘仁顺天启圣昭皇后。” 葬献陵。
从以上张皇后的简单介绍,我们只能看出她大致的人生轨迹,却无法了解为何史家会以“女中尧舜”来评价她。看来,我们只能剥茧抽丝,从她的点滴生活中寻找
答案了。说起来,张氏经历了明处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六朝,由一个民间女子到世子妃,太子妃,再到母仪天下的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真是不容易。
张氏在家排行第四,她聪慧贤淑,待人和睦,在洪武二十年被选为燕王世子妃。因她行为端庄,深得成祖和徐皇后的喜爱,洪武三十二
年,张氏喜得贵子,更奠定了她在成祖与徐皇后以及仁宗心中的地位。
仁宗即位后封她为皇后。她在后位共18年,先后辅佐宣宗,英宗二帝,为巩固皇权,保持政
策连贯,发展国家经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下面我们具体说说她之所以能被誉为“女中尧舜”的一些表现和做法:
其一,张氏端庄仁慈,贤淑孝顺。她无论是当皇太子妃,还是当皇后,都能孝谨温顺,尽心侍奉成祖夫妇,故很得公婆的欢心。按说,她嫁入皇室,许多事情无需自己动手,但常常事必躬
亲。一次,明成祖在内廷宴请,她亲自下厨服侍。成祖十分高兴,对徐皇后说:“新妇贤,他日吾家事多赖也。”成祖说的不错,张氏确实很能干,识大体。
其二,张氏勇于谏言,据理力争。仁宗朱高炽虽早已立为太子,但由于汉、赵二王窥其位多有谗陷,成祖也有易储之心。可见朱高炽的东宫地位一直不稳,二十年来,太子的位置屡受其亲弟弟威胁,几度面临被废的情形,最后得以巩固地位并登基为帝,其中有不少是张氏的功劳。
其三,张氏妇道严谨,顾全大局。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成祖病崩,太子朱高炽即位后,立刻册封嫡妻张氏为皇后,长子朱瞻基为皇太子。张氏身为皇后地位尊崇,但对自己娘家人管束十分严格,不允许他们凭借自己的关系谋求高官,更不允许他们干扰朝政,难能可贵。
其四,张氏深明大义,善待胡氏。宣德元年(1426年),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尊封母亲张皇后为皇太后。宣宗事太后极孝,“入奉起居,出奉游宴”,但凡贡物先奉太后,再自己享受。但由于宣宗宠爱孙贵妃,拟废皇后胡善祥改立孙妃为后,太后怜胡氏无过被废,一直非常照顾胡氏,宴席也命胡氏位居孙皇后之上。
其五,张氏遵从祖制,辅佐英宗。宣德九年(1435年),宣宗病亡,享年38岁。皇太子朱祁镇才九岁,诸臣猜测太后是否会立别的儿子为皇帝,但张太后并没有这么做,而是亲自指朱祁镇为新天子。朱祁镇即位为明英宗,尊张太后为太皇太后。
尤其是当她得知,英宗宠信太监王振,太皇太后得知大怒,重重惩罚了王振,在太皇太后有生之年,王振一直不敢干政。有效保障了政策的清明与延续性,为大明江山稳固做出了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据文献记载,张氏平时对中外政事、群臣才能及品行都格外留意。
仁宗死后,每遇军国大事,宣宗都禀明母后再决定,张氏提出的意见建议都很中
肯。张氏也常询问宣宗处理朝政的情况,并经常提示宣宗,注意体恤百姓疾苦。到了英宗时期,更是全力辅佐,未敢懈怠。
张氏身为一介女流,除相夫教子,管理后宫外,还能极力支持和辅佐丈夫、儿子、孙子建功立业,治理国家,颇为不易,实在难得,是故后人对其评价为“女中尧舜”并非谬赞,而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