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两汉与宋代)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值得商榷,其实哪个朝代没有荣耀兴盛的历史,哪个朝代没有屈辱没落的时刻。当然,宋朝确实有那么一点憋屈,盛极而衰当然是规律,但也衰败而受辱的这波操作也是有点离谱了。

首先,宋朝没你想得糟糕

两宋,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历史上两宋尤其辉煌灿烂的时候,后世认为其积贫积弱,但是实际上这是冗官冗兵冗费的朝廷的境况,在民间来说其社会经济的繁荣,与民间的富庶是要超过盛唐的,甚至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

另外,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宋词得到迅速发展,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北宋因推广占城稻,再加上其兴修水利 ,农具革新,导致人口迅速增长,首次达到1.26亿。另外,民间借贷繁荣,第一种纸币“交子”出现,以及各大行业都活得了巨大发展。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这个,应该是中古代社会发展的新的高峰。

其次,朝廷之辱未必是国家之辱

两宋的朝廷说屈辱,这个的确有实事,应该具体是指以下两方面吧!

第一、岁币供养了豺狼,求得一时的平安

宋朝对外族的岁币是很让人不爽的,不爽在哪里呢?不爽在堂堂大宋王朝,竟然将老百姓的心血和财富,将国家财政拿来换取和平,竟然那么乖巧的对方说多少给多少。武将开国,号称繁荣昌盛的大宋王朝,竟然靠这个来讨好,来避战,维持一时的太平。

将虎视眈眈的敌人养的肥的不行,将自己搞的蔫了吧唧的。哪里还有点骨气啊,哪里还有大国的傲气啊。所以,历来都有许多人觉得宋朝憋屈,不爽。当然,这个政策在早期,的确是换来一时太平,也算是一种外交策略吧,不能说完全一无是处。

第二、靖康之耻,两位皇帝都被俘虏了

纳岁币也就算了,问题是纳了岁币,宋朝要的和平呢?养了,供了那么久的金兵,不但没供养出个友好邻邦,还给整出个白眼狼。金兵一南下,竟然将徽钦二宗给掠到五国城,甚至全部客死它乡,北宋后宫和大量官民女眷被抵押给金国,其中大部分被没入金国官妓院–洗衣院。这这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就是天下第一等的笑话。难怪岳飞要说“靖康耻,犹未雪”,是个汉子都要暴躁的。

第三、靖康之耻后,一路被各种吊打

后来吧,好不容易出现几个能打金人的,没想到还给秦桧给整死了,但是对金人还只能分界议和,更要命的,不但不硬气,还得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

进贡完了,还不行,还得南迁,还得龟缩于江南一隅,其后除了个孝宗和理宗之外,就没遇到个靠谱的皇帝,虽然还有些忠臣将领死扛着,但奈何总是建成当道,国力越来越弱,宋朝只能一步步的衰弱下去,开始进入漫长的完全被吊打的境地,也是呜呼哀哉。

最后,归根到底,其实还是宋朝本身的政治制度的问题

从它的土地制度,到外交政策,到军事制度,到官员制度。冗官冗兵冗费,看似太平盛世,实际上内在软趴趴,向外蔫了叽八,百万军队竟然离心离德,完全没有丁点战斗力,跟养老院似得,真的也是奇观了。这样的宋朝,在彪悍的草原民族的铁蹄围攻之下,只能面临被横扫,受辱简直没有更理所当然;


以史为鉴,外患犹可以力破之,内腐则往往只能等死了,呜呼哀哉,可悲大宋

我想,应该是两个历史史实,严重左右了大众的观点。

第一个,就是靖康之变,直接导致了北宋的灭亡。要说靖康之变,还得从东京保卫战说起。

太常寺少卿李纲主持的东京保卫战最终取得胜利,赵桓与金人签订城下之盟,赵桓答应给金国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牛马各万匹;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并以亲王、宰相作人质。金军退兵不久,他爹太上皇赵佶带着六贼回到东京。就在这时候,咱们这位赵桓做出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在罢免蔡京、童贯等六贼的同时,居然将东京保卫战的首功之臣李纲一起罢免了。刚开始你可能认为,赵桓定然是听信了小人的谗言,后来发现,这家伙比他爹还昏庸,自己没主意还不说,最要命的是还生性多疑,在宋钦宗赵桓在位仅十四个月的时间里,居然走马灯似地换了二十六名宰执大臣,这个举措,无疑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靖康元年八月,金军再次进攻宋朝。金军以完颜宗翰为左副元帅,完颜宗望为右副元帅,分东西两路进兵中原。同年九月初,完颜宗翰听闻李纲被南朝皇帝罢免,喜出望外,随即决定与右副元帅完颜宗望合兵南下,同年十月初,完颜宗翰率领的西路军先行抵达大宋都城东京。

遗传基因这东西不知道您信不信,赵桓肯定没遗传赵佶什么好的基因,这回居然让一个神棍给蒙了,靖康之变中最搞笑的一幕也就出现了。当时的兵部尚书、尚书右丞、同知枢密院的孙博,向赵桓保举了一个叫郭京的人。郭京声称能施六丁六甲之法,只需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就能将金兵干翻,还能生擒金军主将。赵桓真是病急乱投医,对此深信不疑,还封这神棍为成忠郎,赏赐了一大笔金银财宝。随后郭京在东京找了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地痞流氓,准备迎敌。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二,金军攻通津门、宣化门,宋军初战不利。两天之后,大神棍郭京率领七千七百七十七个地痞流氓,出兵迎敌。他先下令全部守军下城,然后大开宣化门,自己则坐在城楼观战。出城迎敌的宋军受到金军四面夹击,死伤大半。郭京见战况不妙,以下城施法为由,带领小神棍们弃城南逃。此时宣化门是大敞遥开,城墙之上空无一人,金军兵不血刃冲入城内,占领城墙,随即东京城陷落,徽钦二帝被俘。此时我特别想说一句,此等军国大事,赵桓居然如此儿戏,北宋不亡,天理难容。

靖康二年赵佶、赵桓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辆牛车,踏上了北上之路。赵桓从东京出发时,头戴毡笠,身着青布衣,骑一匹黑马。一路上饱受风霜之苦,经常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这还不算,他们还要遭受金军的肆意侮辱,皮肉之苦上不必说,嫔妃、女眷、女官等经常遭受金军的任意欺凌。赵桓一路上时时仰天号泣,辄被呵止,就连出声大哭的权利都没有。

中原王朝的天子居然让戎夷蛮狄如此羞辱,你们能不能有点气节?国君死社稷的事儿,还用人教你吗?只有四个字能评价他们,那就是“寡廉鲜耻”。仅从这一点看,真不如明思宗朱由检,“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这种以身殉国的例子应该有不少,他们怎么就学不会呢?

第二个,是崖山海战,直接导致了南宋的灭亡。

宋朝最后一位皇帝宋末帝赵昺,在景炎三年四月在冈州,就是今天的广东新会,即皇帝位,改元祥兴。

祥兴二年正月,元军大将张弘范率水陆两军,欲直取崖山。崖山背山面海,地势险要,张世杰下令焚烧全部行宫军屋,人马尽数登船。之后,宋军依山面海,将一千余条战船排成一字长蛇阵,并用绳索连接在一起,船的四周筑起城楼,并将船身涂上一层厚厚的湿泥,再绑上一根根长木。最后,将宋末帝赵昺的座船,也就是旗舰,安置在最中间,诏示皇帝将与全军将士共进退、共命运、共存亡。

元军主将张弘范决定效仿三国时孙刘联军的战法,用火攻破敌。但张世杰早早布置下的湿泥和长木,正是防止元军火攻之用,张弘范的火攻计没能得逞。火攻不成,张弘范又心生一计,这招儿就比较狠毒了,元军尽数断绝了宋军海上的补给线。

祥兴二年二月,宋元进行了最后的决战。张弘范分兵四路,发动猛攻。元军在密集的弓箭掩护下,夺走了宋军的数艘战船。时至傍晚,张世杰忽见一条宋船降下旗帜,停止了抵抗,刹那间宋军其他战船也纷纷降下旗帜。张世杰知道大势已去,一面将剩余精兵全部集中到中军,一面派出一只小船去接宋末帝赵昺,随时准备突围。

此时的宋末帝赵昺正和左丞相陆秀夫在一艘大船上,前来迎驾的军兵说明来意后,陆秀夫断然拒绝将皇帝交出。陆秀夫对于迎驾军兵的身份产生质疑,担心这帮人是元军伪装的。皇帝若被元军活擒,此战必败。

随着旗舰周围的数艘战船相继落入敌手。陆秀夫认识到,大宋气数已尽。随后,他持剑逼迫自己的妻子,投海自尽。陆秀夫换上朝服,以大礼叩拜赵昺:“陛下,国事至今一败涂地,陛下理应为国殉身。当年德祐皇帝被掳北上,已使国家受辱,而今陛下万万不可重蹈覆辙!”说罢,陆秀夫将黄金国玺系与腰间,背起九岁的赵昺,纵身跳入大海,以身殉国。

噩耗传来,大海之上,顿时哭声震天,战船之上数十万人,纷纷投海殉国。

率水军残部成功突围的张世杰,听闻噩耗,悲痛不已。正当此时,海上突然妖风四起,张世杰看着在风浪中飘摇的宋军残船,绝望言道:“我为赵氏,可谓尽心竭力,一君身亡,复立一君,如今又亡。我在崖山并未殉身,乃盼望元军退后,再立新君,然时局至此,难道是天亡大宋吗?”说完张世杰纵身入海,尽忠殉国。

南宋灭亡,这个时间点,被很多历史学家称之为,中华正朔的第一次亡国。拥有几千年先进文明的南宋,居然灭亡在一个文明相对落后的戎夷蛮狄手中,实在是屈辱至极。

与北宋灭亡不同,南宋的灭亡可谓是可歌可泣。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江万载这些忠臣良将,在逆境中,承担起了延续中华文明的重任。还有那些慷慨殉国的数十万大宋军民,他们更是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中原王朝最后的尊严,诠释了中国人那种“宁可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关注 [娓娓道来说天子] 更多帝王档案为你持续联播

根据题主对问题的描述,我觉得这有些夸大其词。题主的描述是根据一项网络调查,宋高宗被广大网友票选为中国历史上最烂的皇帝。由此而提出为何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两宋是中国历史上最屈辱的两个时代之一(另一个是满清)的结论。这种理论根据是从哪儿来的?所谓的大多数中国人都是哪些人呢?不能统指,对历史问题以先下论断而后再讨论的方式来断定,本身就带有非常大的偏面性,是不全面的。

事实上,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在当时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航海业等也是成绩斐然,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50多个国家通商贸易。在咸平三年也就是北宋真宗时(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南宋神宗时期(1078年),在明州还造出了两艘万料(约600吨)的神船,同时还造出了车船、飞虎船等作战用的新式战舰。当时中国造船首创的使船体进水后分舱解压不轻易沉没的隔水舱技术,经马可.波罗的介绍传入了欧洲,才有了欧洲航海技术的迅猛发展。

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宋朝出现了宋明理学,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迅速,政治开明,且没有严重的宦官专权和军阀割据,兵变、民乱次数与规模在中国历史上也相对较少。

在教育方面,北宋时历史第一次出现并确立了“选举制”,国家开始制定教材兴办私塾,学习成绩优秀者还可以上大学(书院),然后可提拔重用,当时老师的工资也是由朝廷支付。并且还“又置高蹈丘园科,沉沦草泽科,茂材异等科,以待布衣之被举者。”对贫民百姓一视同仁,只要有才就提拔重用。《三字经》、《百家姓》作为教材来讲也出自于同时代。当时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毕昇的“活字印刷”,也无疑对当时以及后来中外科技文化的发展又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

宋初始,因推广占城稻人口迅速增长,从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3710万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万,当时10万户以上的城市就有50个,其中临安超过120万人口,开封超过150万人口,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城市。 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西方与日本史学界中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学者不在少数。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至于后来的南宋高宗赵构,虽懦弱无能,朝廷大权又被奸臣秦桧等人所把持和操纵,许多忠贤良将被诬陷,或解职、或投牢、或残杀,失去了江北大好河山,被后人所诟病,那是另外一回事,并不能就此而抹杀宋朝在历史上起到的进步作用和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