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反思与新的前景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揭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70年来,中国史学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在理论认识的深化、研究领域的开拓、学术成果的积累、专业队伍的壮大、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等诸多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试就70年来中国史学发展大势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新成就
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产生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并在三四十年代得到初步发展。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理论上和研究成果上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奠定了基础,开辟了以唯物史观认识中国历史的道路。第二,在民族危难关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成为唤起民众、坚定民族自信心、坚决抗击侵略者的思想武器。第三,涌现出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群体,他们的著作所产生的影响,成为20世纪前半期最有生命力的史学思潮。
新中国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大地上广泛传播和取得新的成就创造了条件,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期的17年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在广泛传播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成就的主要标志是:
从思想上和理论上看,史学界掀起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高潮。20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初,《毛泽东选集》第一至第四卷陆续出版,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和列宁、斯大林著作翻译、出版,马克思主义学者纷纷撰文对马克思主义进行阐释等等,让史学家们如沐春风,感受到新的思想理论带来的力量。1981年白寿彝先生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建国初期,我在学校里工作,是做教师的。许多教师,在解放前没有机会学习马克思主义。这个时候,在解放后不久,规模广泛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活动开展起来了。不少教师参加了学习,而且是很认真的。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运用毛泽东同志的话,很受同学的欢迎。教师本人,对自己能够运用毛泽东的话和马克思的话来检查世界观,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去对照一些问题,深感这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些实实在在的话语,生动反映出那个时代中国史学的风貌和生机。
从研究问题的深度上看,推动了对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的讨论、辩难,提高了史学界的学术水平,提升了史学工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历史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些重大问题是: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分期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中国封建社会中农民战争问题、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问题、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以及历史人物评价标准问题、阶级观点与历史主义关系问题等。这些讨论、辩难所得积累起来的成果,以及众多学术专著中对这些所得的种种不同的反映和表述,成为人们深入认识中国历史的依据与参考,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了中国历史研究的科学水平。
从史学队伍的壮大来看,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年轻一代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工作者,显示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勃勃生机和广阔前景。一般说来,学术中的讨论、商榷、辩难,不仅能推进学术的发展,而且也是培养、锻炼新生力量的机会和路径。这批年轻学者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所显示出的学养和造诣,同他们直接参与上述有关重大问题的讨论是有密切关系的。
当然,新中国成立后17年的史学发展,也走过一些弯路,即“左”的政治思潮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态度,对史学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是要在实践中予以克服和纠正的。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