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襄公是理想主义者 迂腐实为贵族气质的体现?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宋楚两国会战于泓水。开战前夜,公孙固劝宋襄公,说楚国的目的不过是要救郑国,现在目的也达到了,没理由非和咱打仗不可。咱们实力不如楚国,干脆讲和算了。宋襄公却说,楚国虽然兵强马壮,但却缺乏仁义,他们的残暴之众,怎能和我们的仁义之师相比?说罢下令绣一面大旗,上书“仁义”二字,第二天要打着这面大旗迎战楚国,要用仁义去抵挡楚国的刀枪。第二天双方正式开战,楚军要渡河过来与宋军交战。此时公孙固再次献计,说楚军渡河时手忙脚乱,我们此时乘机杀过去,一定可大获全胜。宋襄公却说,这样做太阴险了,算什么仁义之师?不听劝告。楚军渡河之后,又乱哄哄地列阵列了半天。公孙固说,他们列阵时没有准备,正是我们进攻的好时机!宋襄公却又以仁义之师不做这种事为名,拒绝了这个建议。结果,楚军列阵完毕,冲杀过来,宋军实力不济,又没把握战机,一败涂地。宋襄公大腿上还中了一箭,伤势不轻,那面“仁义”的大旗也不知被丢到了哪里。然而宋襄公并不后悔,战后还说,仁义之师一定要以德服人,绝不乘人之危,君子不俘虏年老的敌人,也要善待俘虏。

  其实,宋襄公所说的仁义,在当时还是属于主流价值观。在军事上的表现,就是战争要讲究一定的形式,就像现在的法庭要遵守一定的程序一样。如果违反了这种形式,也就违反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这是不能被接受的。宋襄公不攻击渡河和列阵的楚军,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因为他梦寐以求的是称霸,他的霸主地位要得到周天子和各诸侯的认同,就不能违反这种礼仪规矩。其实,宋襄公的敌人楚军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这种战争礼仪规矩在当时的普及。当着敌人的面渡河、列阵时自呈虚弱,如果遭受攻击,将会是灭顶之灾,难道楚军不明白这一点吗?肯定是明白的。为什么明白还偏偏这么做呢?只能说明楚军心中相信,宋襄公绝不会在这个时候打过来。而这种礼仪规矩,说穿了仍然是贵族遗风。上古时候,参加战争不仅是一种义务,更是一种权利,因为只有“自己人”才有权利拿起武器,保卫自己的氏族或者国家。所以对于贵族来说,参战是一种荣誉。既然是荣誉的事,就不能搞得太下作,太卑劣,所以种种阴谋诡计自然是不屑为之,反而处处体现战士的荣誉和尊严。

  总而言之,宋襄公的确是一个迂腐的人,但他的这种迂腐并不是那么的可笑,反而显得有些可敬。这种迂腐实际上是一种贵族气质的体现。在一个道德沦丧的年代里,宋襄公和孔子一样,都是一个典型的理想主义者,像不断推巨石上山的西西弗斯,又像拿着长矛挑战风车的堂吉诃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了道德、荣誉和尊严,愿意放弃世俗的成功,甚至自己的生命。这些即使不值得我们效仿,至少也值得我们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