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末期的从军知青们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抗战期间,蒋介石巡视部队

  1944年,抗日战争的第七年,日军发动“一号战役”,横扫了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广东、贵州各省,击溃国民党军队100多万,国民政府陷入战争爆发以来的空前危机,蒋介石号召中国的知识青年参军,当时的口号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

  当时,国立二十二中学的初中生王鼎钧正在陕南安康念书。看到蒋介石的招兵文告,热血沸腾,当即决定从军。不想,因视力不合格,体检第一关就被刷了下来。和许多被刷下来的同学一样,王并不甘心,决心在参军同学离校那天,同他们一起前往军营当面苦求参军。后来听说军队体检非常严格,到了军营还会复检刷下很多人,他才悻悻作罢。

  然而,批准参军的学生们临行前,纪律败坏。王鼎钧在他的回忆录中回忆说,“某地,他们离校前敲烂了校内的玻璃窗,拔掉花圃里的植物。某地,他们打了饭馆里的老板,砸碎了所有的杯盘。某地,他们打了火车站的站长,捣毁了站长的办公室,他们沿途制造新闻,地方治安机关不敢究办……”有曾任山东教育厅长的刘道元先生,也在文章中回忆:“自登记编队至送入军营,一律由地方政府供应。始而衣服伙食住宿,继而烟酒肉茶娱乐,送入军营须以车辆滑竿,勒索之外,又时时向人民抢夺。纪律之坏,比土匪有过之而无不及。”

  所有这些,我们在以往的抗日战争史中,都没有读过。即使后来改革开放对于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有了不少的报道和书籍,“十万青年十万军”的热血也开始为人所感所知,但我们没有听说过这一段。

  对于我们来说,以前的国民党军队是躲在峨眉山上不抗战的队伍,后来的国民党军队无论在凇沪会战还是在滇缅远征中,都是杀敌何等壮烈,学生军参战亦是抗战佳话之一。怎么会有这么一出?

  其实这才是历史真实的另一面,历史从来不是非此即彼,黑白分明。

  王鼎钧虽然没能参加青年军,但他对这批人当时的心态很能理解:“国破家亡,饥寒交迫,日军的攻势如此凌厉,政府和社会的腐败气味已经飘入每个人的鼻孔。可是他们能怎么办,他们是羊,喊不出‘狼来了’。现在终于有一个机会,他们发现绝对服从某一个人就可以攘臂弹腿反抗某一些人。时不我兴,他们只有由学校到营房这一丁点子回旋之地。的确有许多人该打,有许多地方该砸,出了这口恶气再去赴汤蹈火,才算痛快淋漓。”

  抗战期间中国青年的内心苦闷,我们能读到的真的不多。但是或许有一个类比,即文革后期中国大地上的知青们。以我所听说的,他们会常常闹事。返城无望,前程茫茫,在农村里他们会偷鸡摸狗。春节期间他们回家探亲,在小酒馆里喝了酒就会撒酒疯,砸饭馆,令食客和警察侧目……这些,也都没写在知青史的书里,但是我听亲历者说过,是真的。

  近年来历史成为一门显学,写回忆录和作口述实录也蔚然成风。但这些回忆录质量良莠不齐。能否将自己的一生无论是功是过都诚实道出,而且道出的是确凿史实而不是凭印象的臆造?有的时候,人的记忆受当下价值观的影响,自动在某些方面打折又在某些方面膨胀,有的时候,人的记忆又自动地将不愿意复原的场面屏蔽。

  有的回忆录,读起来都是个人因缘始末,絮絮叨叨,但也有更多的回忆录,全是国家大事民族兴亡,只有政治浪潮,看不到个人存在。这里或许是因为以往的政治运动,影响深入灵魂深处,余悸仍在,或许就是已经丧失了个人对于生活的判断,听凭政治家的判断。

  王鼎钧先生四部曲回忆录确实是上品。对于这书的评价,我想抄录历史学家王奇生写的颁奖词,他说得最为到位:“回忆录多种多样,大人物的回忆录难以见小,小人物的回忆录难以见大;史学家的回忆录常常重实不重文,而文学家的回忆录又常常重文而不重实。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大体兼得其长而避其短。史学的求真,哲学的求解,文学的求美,在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中恰如其分地呈现出来。”

  王奇生还说:“王鼎钧的回忆录不是写个人的自传,而是借自己的人生阅历,反映一代中国人的生死流转……他将自己数十年累积的阅历感悟,一一述出,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却触及灵魂。”

  我想再录一段王鼎钧的“触及灵魂”之语,那是写到了抗战胜利之后青年的苦闷:“那时,在思想上,我们很迷惑。德国的希特勒和他的纳粹党是我们的模范,只有学习他们才可以救中国,他们怎么会彻底失败?美国人私心很重,贪图安逸,是我们的反面教材,怎么反而把日本和德国打败?人人为自己,谁为我们?我们又为谁?集体主义一夕变为个人主义,我们好像全成了废品,全被抛弃,战时负责引导青年思想的人,怎么不给我们一个说法?”

  他的这些“天问”,到今天仍然那么锵然作响。就在我写这篇小文时,今天传来的新闻是,在文革中第一个打死老师的北京师大女附中,当年的红卫兵头头宋彬彬特意从美国赶来,向师长道歉。

  一次又一次,我们的民族遭受了那么深重的苦难后,没有作过深入的反省。这些痛苦的伤疤结在我们民族的心灵之中,并不能真正抹平。事情有可能会被淡忘,但是悲剧会以另一种形式再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