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笔法造就历史写作谎言惯性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也许永无答案,因为我们本身就生活在历史之中。
在太多人眼中,历史是天堂,是弥补现世情感缺憾的兴奋剂,所以他们永远用抒情的语调追忆过去;而在另一些人眼中,历史是信仰,是命运,是必然性的产物,所以他们努力在寻找一个逻辑脉络,并试图以此来解释一切。
于是,历史被“附魅”了。原本平平淡淡的事实,被人为拔高,草根成了伟大,平凡成了不朽,功利主义成了理想主义。永远有神话,便永远有无法挣脱的命运,这是一个民族的哀与痛:历经千年的苦苦挣扎,她始终未能真正超越宿命,始终未能彻底地解放自己。
翻开《这个天国不太冷》,令人惊叹的是,它为我们拆穿了太多神话的底牌。比如笼罩在创业之上的浪漫面纱,我们以为创业总是天真无邪的,然而,冯云山、萧朝贵、杨秀清等从一开始就在明争暗斗,洪秀全之所以被接受,因为他是一个符号,他充满空想,可以用来号召,他缺乏实践能力,是最容易被架空的“老大”……这一切,为后来的纷争埋下制度原罪。
太多的个人裹挟在历史的洪流之中,每个人都想从中捞一票,在盛大的假面舞会上,有多少人信息被遮蔽?作为后人,我们所看到的,真的是事实吗?
这就是历史,它被太多次兴叹,被太多次经验教训,被太多次古为今用,被太多次影射与装饰。所以,陶短房才会说:要精英社会,不要精英主义。
陶短房这个响当当的名头,来得有点偶然,那年他刚结婚,正为房子发愁。
在上海,混历史论坛混出了影响,随着越来越多的ID转型成为写手,陶短房也有了《这个天国不太冷》,这是一本能让人从头笑到尾的书,揭示了一个时代的辛酸与荒唐。
历史学者陶短房专访
孤证不立,不要迷信任何口碑,除非它得到其它有力的旁证。
太多的历史
是人造的
我是南京人,生于1970年,祖籍在皖北,那里是捻军的故乡,新中国成立前1年,我们家和很多穷乡亲逃荒来到南京。
我从小就听过很多“捻子”的故事,既有“闹捻子”的,也有“打捻子”的,捻军和太平军关系很深,顺带就了解了不少太平军的掌故,在当年,太平天国是显学。
印象最深的,是说凤阳的“大捻子”张龙,评书里把他传得神乎其神,说他有东宫和西宫娘娘,东宫娘娘叫蔡小姐,武艺高强,上房如履平地。抗战前几年,有个说书的在凤阳说这段故事,当场站起个老太太,大喝一声:“胡扯,根本没这回事。”那说书的不服气,说他这段书传了两代了,怎么可能错?那老太太大怒,说:“我就是蔡小姐,我这么小的脚走路都不稳,怎么可能上房?”
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后来我去皖北采风,在凤阳文史馆还看见过这段记载,这个给我一个教训,就是孤证不立,不要迷信任何口碑,除非它得到其他有力的旁证。
真正开始对太平天国历史感兴趣,大概是1975年到1976年之间,具体哪年记不清了,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
太平天国是“ ”,那是洪秀全生造的一个字,表示王在“ ”中。
巧遇
罗尔纲先生
那年我6、7岁,那时南京小孩子都爱玩一个游戏,叫太平天国,其实就是石头、剪子和布,谁赢了就在地上画一笔,谁先写完“太平天国”四个字,谁就赢了。那天在瞻园门口,我看俩大孩子在玩,其中一个写完说赢了,我说他输了,因为他写的是“国”, 而太平天国是“ ”,那是洪秀全生造的一个字,表示王在“ ”中。
两个大孩子恼羞成怒,把我胖揍一顿,这时罗尔纲先生出来了,瞻园以前是东王府,后改建成太平天国博物馆,太平天国研究会在此办公。那时文革还没完全结束,罗老见我这么小,居然知道这个典故,引起了他的注意。其实,那也是我从居委会的学习材料中偶然看来的,当时居委会里有很多老右派,不懂的问他们就全知道了。
这次巧遇是我和太平天国缘分的开始。后来我和罗老断续有通信和见面,他给我很多帮助。
我本想学历史,但要政治和英语过关,可我从小学法语,英语不行,只好不了了之。
因为语言
没能成内行
我一直想学历史,但没学成。我9岁时考取南京外国语学校,被分配学法语,以后初高中都是学法语,高考也是考法语,想不学都不行。大学毕业后,我想报考上海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生,拿了论文和刊发稿去,他们很感兴趣,说专业免考,只要政治和英语过关即可,可我从小学法语,英语不行,只好不了了之。张鸣先生说:你生早了,现在其他语种也能考历史研究生了。可我这岁数,也不可能再回校园了。
罗老安慰我说,社科和自然科学不一样,有良好的研究方法,不学专业一样可以搞研究,我最尊敬的两位长者,罗尔纲先生是学哲学的,王庆成先生是学财会的,他们都是从外行成为大家的,看到他们,我也就释然了。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坚持研究。以后移民国外,也没放弃。
对于太平天国的历史,从清末开始一直被各种影射史学左右,为了当时需要,肆意歪曲。
真伪难辨的
太平天国史
太平天国的研究曾如日中天,上世纪90年代初起,又跌入低谷。
对于这段历史,从清末开始一直被各种影射史学左右,为了当时需要,肆意歪曲,比如梁启超、高天梅为“激发民气”,就伪造过石达开遗诗,如影响最广的“我志未酬人犹苦,欲凭赤手拯元元”。
辛亥革命前后,为弘扬革命精神,开始大力推崇太平天国,因为革命党反清,太平天国是敌人的敌人,自然被认为是盟友,且确有太平天国后人参加辛亥革命,于是,太平军被现代化了,推崇民主、男女平等、平均地权等革命党的纲领,被安到洪秀全的头上。
对太平天国,国民党一直比较矛盾,一方面,正面褒扬太平天国是孙中山的主张,不好违背;另一方面,又不愿直面农民革命。于是一边是蒋介石出版《曾胡治兵语录》,推崇曾国藩;另一边白崇禧修亭子纪念石达开。
以后不同左派为争夺话语权,进一步歪曲历史,到戚本禹搞《李秀成评传》,则完全成了恶作剧式的作伪和比附,无非是借历史研究之名,为政治运动制造影响,这就让太平天国史成了谣言和影射史学的重灾区。
最近几年,因憎恶暴力,人们又走向另一面,负面意见较多,一些学者将其视为邪教。
我们总在说谎,狂热吹捧太平天国和狂热抨击它的人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殊途同归。
春秋笔法
造就了谎言惯性
为什么太平天国历史研究几度沉浮,真伪难辨,成了时评家遮人耳目的道具呢?
这与太平天国的影响分不开,它历时14年,纵横18省,建立了特色鲜明的政体,留下丰富的出版物、文书、口碑和记载等,可以说,任何一种主张、评价,如果不采取科学的历史方法,戴着有色眼镜去找,都能找到“一手资料”。
就像李秀成口供,同样的7万字,罗尔纲看到诈降,郦纯看到变节,范文澜看到革命家本色, 而戚本禹看到投降派面目。洪仁玕的《资政新篇》,有人看到“脱离农民崇洋媚外”,有人看到与时俱进改革开放,有人看到可贵的进取精神,而有人却看到权术迷的异想天开……总之,带着结论去找论据,结果必然是偏颇的。
中国人有时评传统,借古讽今是通例,所以历史总在被重新发现,这成了精英知识分子的惯性,他们总觉得老百姓是蠢蛋,需要替他们思考、下结论,所以绝不满足于叙述历史本身,而要代为剪裁、代为思考和评论,而且唯恐自己的越俎代庖被发现,索性连历史素材一并修改了,好让读者看上去就是自己说的那么回事。
更讽刺的是,太平天国自己就喜欢这样做,洪仁玕说过,扬雄死于西汉被写成王莽大夫,是值得推崇的春秋笔法。洪秀全为抬高自己,干脆连古代的帝王称号都取消了,唐太宗成了唐太侯,梁惠王被称为梁惠相。清军也差不多,根据《钦定剿平粤匪方略》里歼“敌”总数,中国人死几回都不够。
我提倡说历史,而非评历史,我所希望大家逐步摆脱这种谁站在谁一边的思维定式。
走向明天
须抛弃精英主义
太平天国的困境,很多是我们文化的困境,其中一些问题至今仍存在,比如我的书出版后,支持太平天国和批评的人都有人说,我的书是站在他们一边的,事实上我没有站在任何人一边,我只站在了历史的一边而已。
我的感觉是,国人还没学会与异己共存,还没有学会让别人说话,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学会了这些,并且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常识,迷局就解脱了。
现实的问题是,很多意见不同的人感觉压抑,很容易走向极端,他们看不到自己的问题,反而最不允许批评,结果被黑暗吞没,成了黑暗的一部分,这就是二元论的延续,仿佛不是黑的,就必然是白的。近来历史读物流行,我感觉这种风气非但没有消退,反而因流行而增强了,因为这种简单逻辑虽然不准确,但吸引人。
黄仁宇先生那个著名的比喻,即历史的三峡,近代史的中国无数次接近了它,但一直未能去的突破,我认为,要超越这一难关,有赖民族智慧的整体提升。这就要我们彻底摆脱精英主义思想,树立精英社会的理念。只有全社会精英化,实现思想的兼容并包,才能彻底摆脱非此即彼、非王即寇的历史轮回,否则悲剧必然会一次次重演。
所以我提倡说历史,而非评历史,我所希望的,就是从自己做起,大家逐步摆脱这种谁站在谁一边的思维定式,唯有如此,我们才能真正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