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康熙的误国之路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康熙画像

  成为学习大国,三百多年前的中国面临着一次重大机遇,但被学霸康熙拒绝了。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能有康熙这么好学,没有一个皇帝比康熙更对西方文明感兴趣,更没有一个皇帝比康熙博学多才。遗憾的是,虽然有如此勤勉好学的皇帝,但彼时的大清朝并没有成为学习大国。当西方工业文明来到东方时,康熙断然拒绝与国际接轨,将中国彻底封闭,中国错失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最佳良机,中国百姓则继续在专制大国的统治下苦苦挣扎。

  西学主动上门

  康熙是个好皇帝,更是一个好学生,始终牢记“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教诲,汲取西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但康熙逐渐变成了一个吃独食的皇帝,学习到手的西方科学只是装在自己的脑子里,或者顶多在皇族内部的朋友圈分享转发一下,并没有群发给专制下的子民。西方科学俨然成为康熙在广大臣民面前的一个得瑟手段,在逞能的道路上,康熙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这话道理没错,但很少人能做到,实行封建专制的康熙更做不到。明末清初,外国传教士陆续进入中国。到康熙在位时,中国已经有意大利、日耳曼、法兰西等多达11个国籍的外国传教士,有点多国联军的味道。外国传教士的目的只有一个,传教!传教就需要洗脑。外国人也深知“擒贼先擒王”的中国古训,于是,洗脑就先从康熙下手。为了讨好康熙,传教士一边将欧洲带来的各种新鲜玩具——科学仪器送给康熙,一边给康熙不断“戴高帽”。这个说他是“千古一帝”,那个说他是“万古明君”。康熙一边陶醉于传教士的赞美,一边痴迷于西洋的科学工具。

  康熙本来是读着四书五经长大的,阅遍中国各种传统文化典籍。偶然遇到西方的自然科学,甚是惊喜。惊的是,天朝上国的外面竟然还有这样一门神奇的学问,喜的是,这些新鲜的东西我康熙居然都接触到了。这就犹如康熙长期面对宫中三千佳丽时,突然出现一个高鼻梁、蓝眼睛的异邦金发美女。康熙的口水流了一地。

  欧洲的传教士带来的西方自然科学都有什么呢?有数学、物理学、医学、化学、天文学、地理学等等。康熙学习很刻苦,政务不繁忙时,每天都要学习七八个小时,即使日理万机,也要学上两三个小时。养心殿、寝宫,甚至连御膳处都留下了康熙学习的背影。传教士们往往都是天刚亮就要进宫,下午三四点钟才出宫。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在日记中对此做了详细记载。

  学习型皇帝

  康熙最喜欢数学,包括几何、代数,尤其是喜欢摆弄各种数学测量工具,如半圆仪、圆规、几何多面体模型,还有世界最先进的盘式手摇计算机。据法国传教士白晋回忆,康熙把业余时间全部放在学习数学上,一直保持了两年时间。各种数学的定理公式口诀烂熟于胸、数学仪器的应用也熟练自如。每天的几何绘图是康熙的最爱,什么等腰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锥、圆柱等等。白天学西方的几何绘图,晚上思考中国哲学,偶尔还会发出“人生几何”的感叹。

  除了喜欢数学,康熙对天文学与测量学也非常痴迷。据笔者推测,这应该和科学仪器有着很大关系,因为这两门学问需使用相当多的测量仪器。当时的康熙见到测量仪器无疑和小孩见到玩具差不多。康熙为此收藏了很多测量仪器,不仅有传教士进贡的纯西方仪器,还有康熙谕令造办处制造的中西合璧的测量仪器。在制造测量仪器方面,康熙给出了很多科学的指导意见,堪称专家。

  坐在院子里观测日月星辰、气象变化也是康熙的一项日常工作。太阳与物体影子的变化,月亮的圆缺变化,刮风下雨的规律,甚至包括罕见的日食、月食等,康熙对此都表示出了浓厚的兴趣。康熙不仅亲自实验,如在院子里插旗子,观测风向变化,同时还经常向大臣们炫耀,如计算出正午的日影后,让大臣们等候验证。大臣的欢呼赞美让康熙的虚荣心得到极大满足。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康熙不满足坐在家里学习科学,还经常要出外做实地科考。太监们可就受罪了,各种笨重的测量仪器经常要车拉人扛。康熙巡视江南,遇到河湖,就会兴起,用水平仪测试一下水位。遇到山川,就要测量山地距离。学霸康熙为后世留下了上千件精美科学仪器,如今它们基本都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内。

  拒绝推广西学

  然而,如此爱学习的康熙,并没有将西方的科学知识播撒到全国,学习皇帝没有推动大清成为学习大国。到底是康熙的个人原因还是有外在原因。依笔者推测,康熙的个人原因居多。一方面是维稳需要,维护并巩固爱新觉罗基因的统治,打江山就要继续坐江山,尤其是皇权的神圣光环不能有半点褪色。当时西方科学知识的普及与基督教的传播是并行的,且都是开启民智的重要手段,如此,自然不利于愚民统治,所以传教士在康熙年间的传教并不是很顺利,到雍正时期,传教士干脆被全部驱逐出境。

  另一方面,康熙也认为,百姓素质低,暂时无法全面适应西方工业文明。如有传教士欲出版人体解剖学方面的书籍,康熙下令阻止,他说:“此乃特异之书,不可与普通文籍等量观之,亦不可任一般不学无术之辈滥读此书。”最后还有一点,应该说是康熙的自大无知,是天朝上国的心理优越感在作祟。如在康熙看来,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拥有坚船利炮的荷兰人照样被打得屁滚尿流。在康熙的心底,虽然尊敬西方自然科学,但仍认为只是“奇技淫巧”而已。如此一来,众乐乐还不如独乐乐,康熙那意思,嘛推广不推广的,我自己乐呵乐呵得了。

  康熙时期的大清,蓬勃发展,国家的运势正在向上抬升,被幸福包围着的康熙可能无法看清国家未来潜在的危机。笔者相信,大清的欣欣向荣对康熙具有强烈的迷惑性。未来看不清,但现实康熙却看得很准,康熙十分清楚西方工业文明与基督教对皇权的冲击与摧毁必是致命的。基于此,康熙才抬出了“大清国情论”与“百姓素质论”,拒绝与西方工业文明握手。梁启超甚至批判康熙为“窒塞民智”。

  尽管康熙是一位勤劳的皇帝、伟大的皇帝,为国家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但康熙禁止子民进行科学探索,钳制自由思考,仍罪莫大焉。以上都是康熙维持专制大国的手段,用专制大国牺牲学习大国,中国丧失大国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明朝时期,中国还诞生了李时珍、徐光启等多位科学家,而反观大清一朝,竟然毫无建树。

  简单来讲,就是对康熙统治有利的,便会立刻与国际接轨,方便自己乐呵乐呵。对康熙统治不利的,便马上抬出“国情论”,拒绝融入世界先进文明。

  治理国家,他是伟大的康熙帝,拒绝西方文明,他就只是个康师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