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关羽的心路历程:潜规则重于生命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郭嘉说这句话的时候,曹操刚刚把刘备打得落荒而逃,不知去向。

关羽因为保护刘备的家小被曹操大军团团围住。曹操素来爱惜人才,不忍 心关羽就此战死,想派人劝降,收归己用。

郭嘉作出这个判断的理由是,关羽是个忠义之士,所以不会投降。

可为什么忠义之士就不会投降呢?难道随便给人贴上个“忠义”或 “奸诈”的标签,就可以让这个人按此行事,从无逾越?!显然,事情没 有这么简单。

真正的原因应该用“承诺——一致”原理来分析。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以各种方式许下承诺后,总是想保持言行一致 的,其行为就自然而然会按照承诺去执行(除非有一种外在的巨大阻力阻 止他这样做),而行动又会进一步强化了原先的承诺。如此周而复始,不 断强化。人之所以会这么做,是出自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为,自 相矛盾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不良的品性。如果一个人的信仰、言辞、行为前 后不一致,这个人就会被看做优柔寡断、头脑混乱、两面三刀。在社会共 识中,这样的人显然是不被认同的。一个不被社会认同的人,势必会被社 会唾弃。一旦被整个社会唾弃,人的生存就没法保障,更不用谈什么发展 了。

承诺对承诺者的束缚强度与承诺的公开程度是正相关的。承诺越公 开化,知道的人越多,其束缚力就越强,承诺者就会越难摆脱承诺的约 束。

十几年前,关羽有过一次承诺。这次承诺在三国中非常有名,可以 说是尽人皆知。和关羽一起参与承诺的还有另外两个人,一个叫刘备,一 个叫张飞。这三个人风云际会,一见如故,想一起建功立业,就在张飞家 的桃园中,准备了乌牛白马,一应祭礼用品,焚香对天盟誓说:“念刘 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 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 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承诺给关羽界定了他这一生中最主要的社会角色——做一个忠义之 士。忠义这两个字就像两条大绳栓住了关羽。纵观关羽这一生行事,非忠 即义,断然不会偏离这两个字。

桃园三结义名闻天下,知道这个承诺的人太多了。如果三人中有任 何一个出尔反尔,势必被天下人唾弃。刘关张严格按照这个承诺,言行一 致,形影不离,也有十好几年了,在思维、行动上都形成了惯性定式。虽 说这些年来,刘备居无定所,四处奔走,也不时转换主子。但不管刘备投 靠谁,关羽从来没离开过刘备自立。所以说,关羽可以跟着刘备投降别 人,但不会背弃刘备去投降别人。而且这一次,三兄弟是被曹操击败,刘 张在乱军中不知去向,你说,关羽能背叛刘备而投降敌人曹操吗? 所以说,并不是说关羽是个忠义之士就不会投降,而是承诺束缚住 他的手脚,让他必须保持言行一致,不能或不敢投降。

也许有不服气的就说了,“承诺——一致”原理真的有那么大威力 吗?是不是关羽是个特殊的个例,承诺对他特别有约束力,其他人并非如 此。

我们不妨来看看西汉开国三杰之一韩信的例子。

韩信曾经有多次机会,可以背汉自立,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韩信攻克齐国,刘邦却被项羽死死围住,急令韩信发兵解围。此 时,项羽就派人来说服韩信,劝他自立门户,以成项刘韩三国鼎立之势, 常保富贵。这个时候,韩信是决定楚汉相争最终结果的关键力量。韩信助 汉,则汉胜。韩信帮楚,则楚胜。韩信两不想帮,则楚汉为蚌鹬,韩信为 渔翁。主动权一切都掌控在韩信之手。但韩信没有同意项羽的建议。

谋士齐人蒯通则用另一种更具说服力的方式劝说韩信:“我早年曾 经遇见异人,蒙他传授神相之术。我连日来给你看面相,从正面看呢, 最多不过封侯,但如果从背后看呢,则贵不可言。” 蒯通话中有话, “背”字一语双关,既指“后背”,又喻“背汉”。但韩信还是没有同 意。

时移机逝,韩信最终没有逃脱“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 藏”的命运,还连带三族被灭。

我们从历史的这一头往回看,如果韩信背汉自立,天下归属确实尚 未可知。虽然韩信未必就能取代刘邦为天下之主,但至少也能有一番作 为,就算难逃一死,也可以死得轰轰烈烈,不至于窝窝囊囊,束手待毙于 吕后之手。

但韩信为什么就是不背叛刘邦呢? 答案还是要归结到“承诺——一致”原理。

当初韩信在项羽手下不受重视,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 听,计不从。但刘邦却筑坛拜他为大将,节制三军,可谓是“一人之下, 万人之上”。韩信感其知遇之恩,拜谢说:“臣闻国不可从外而治,军不 可从中而御,二心不可以事君,疑志不可以应敌。臣既受命,专节钺之 威,敢不尽竭驽骀,以报陛下知遇之恩哉?”(采《西汉演义》说) 这段话,就是韩信当面对刘邦许下的承诺。在这个承诺中,韩信表 达了两层意思。第一,他把自己定位为“臣”,把刘邦视为“陛下”。第 二,他要鞠躬尽瘁,竭尽全力以报效刘邦的知遇之恩。

这两层含义的承诺明确界定了两者之间的地位关系,以及韩信必须 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正是“承诺——一致”的内在要求,束缚了韩信的 选择。韩信在临死之前的哀叹:“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岂非天哉!”有力地说明了承诺对韩信的约束是何等之重,他内心又是何 等的挣扎! 再来看一代奸雄曹操,他虽然胆识过人,勇于突破,但仍然难逃 “承诺——一致”的束缚。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军政大权一手掌控,

皇帝

已成傀儡,为什么 不敢戳破最后这层薄薄的窗户纸,篡汉自立? 这也是“承诺——一致”在曹操的内心起作用。当然,曹操并没有 对汉献帝发誓承诺,永不篡位。但承诺并不一定完全是用语言完成的。

有些承诺是不需要语言来特别说明约定的,是一种内化的自然附随 的心照不宣。在封建官僚体制中,一个人能否当官,能当多大的官,取决 于对组织的最高领导人——皇帝的忠诚程度和对组织的贡献程度。而且, 后者(对组织的贡献程度)往往不是占主要地位的。所以,当一个人的官 阶升得越高,其内化的承诺就是要对皇帝越忠诚。组织内外的舆论对这一 点的期望值也是如此,水涨船高。

君主对臣下的擢升、赏赐、优遇,其实是对臣下效忠承诺的不断强 化。当然,就臣下而言,这种承诺是被迫的。曹操已经位极人臣,封号 “魏王”,社会舆论对他的忠诚要求也就达到了极端。曹操心里对这种承 诺的束缚力当然是不情愿的,但他仔细掂量了一番,还是不敢轻举妄动, 担心弄不好物极必反,天怒人怨,鸡飞蛋打。

孙权曾经上表要曹操称帝,曹操知道他不安好心,大笑说:“这小 子是想把我放在炉火上烤啊!”曹操手下的文臣武将也纷纷劝他称帝。他 们的理由是:汉室式微,天下乃有德者居之。曹操称帝,是顺应天命。但 曹操的苦衷和无奈他们没法体会。曹操说:“算了吧,如果天命真在我们 家,我就当周文王吧。” 周文王姬昌打下基础,却让儿子姬发伐纣兴周,是为周武王。曹操 的意思是他自己就算了,让儿子称帝。

后人有一首诗,专门写曹操的这一番心路历程,颇为传神: “奸雄曹操立功勋,久欲临朝废汉君。

只恐万年人唾骂,故言吾愿学周文。” 曹操怕挨骂,这骂声就是承诺表现在外的一种束缚力或阻力。

所以,即便是奸雄如曹操之辈,都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违背“承 诺——一致”原理,其威力足可见一斑。

可是,有人还是会说,这世上也不到处是背信弃义之人吗?很多这 样反复无常的小人不是也捞了很多好处吗? 看来,还真得让你看看违背“承诺——一致”会是个什么样的下 场。

心理感悟:想成就大事的人,善于让别人承诺比自己善于承 诺更重要。

2 透支信义的后果 吕布是三国中第一猛将。你知道他是怎么死的吗? 有人说,是死在曹操手上,打不过曹操,被曹操缢死。还有人说, 是死在刘备手上,因为刘备不但不救他,反而落井下石,促使曹操杀了 他。

其实,这些说法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吕布的真实死因是他多次违背 了“承诺——一致”原理。

吕布自幼跟随丁原丁建阳,拜其为义父。后董卓专权,荆州刺史丁 原与之不和,两家开战。吕布勇不可当,董卓大败。董卓有意将吕布收归 帐下,就派了李肃带着赤兔马一匹、黄金千两、明珠数十颗、玉带一条, 来见吕布。

李肃是吕布的同乡,他对吕布很了解,对吕布的评价并不高,叫做 “勇而无谋,见利忘义”。

这李肃也是个有两下子的人,他拿着这些贵重的贿品,运用了心理 学上的一个叫做“登门槛”的技巧(这个技巧在后面会重点提及),让吕 布心动不已,立即就杀了丁原,投奔董卓。

亲生父子关系本是一种隐性承诺,相互间虽然不用明言,但父爱 子,子孝父是题中应有之义。而义父义子间的承诺约束力反而强于亲生父 子。因为亲生父子关系纯粹出乎自然,父也好,子也好,相互间都没有选 择的可能,即便不是出乎自心,也无从改变这种事实。义父义子则不然, 两者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纯粹是经由双方的自愿选择而缔结成此种关 系。这当然是一种契约,一种显性的承诺。既然是契约,双方都得承担相 应的责权利。但承诺的约束力在于内心,仅仅让一个人作出承诺是不够 的,除非让这个人从内心深处对这个承诺负起责任来。

吕布既然拜丁原为义父,就必须遵循为人子的各种条件束缚。现 在,两军交战,董卓仅凭一匹赤兔马,就让吕布轻易突破了承诺的束缚, 他不但没有尽到为人子的责任,甚而作出了大逆不道的弑“父”行为。

接下来,吕布又作出令人更为不齿的举动。他刚来到董卓帐中,董 卓是非常看重他的。董卓首先向他下跪,以示尊敬。吕布杀丁原的时候, 给自己找了个借口是:“丁原不仁,吾已杀之。”如果吕布是个聪明人的 话,借着董卓的敬意,稍微拿个矜持的架势,也许天下人的舆论还不至于 太过激烈。但吕布却让董卓落座,拜倒在其膝下,说:“我今天弃暗投 明,愿意把你当成父亲来看待。”又给自己认了个义父。董卓笑而纳之。

但是,这个新的义父义子契约也没有束缚住吕布。司徒王允以

美女

貂蝉设下连环计,吕布再次拔刀弑“父”。

承诺内蕴着一种力量,对违背者产生阻力。但一匹绝世神驹和一个 绝世美女就让吕布内心产生了克服这种阻力的冲动,从而交换了吕布两位 义父的性命。尽管这两人,尤其是后者董卓,天下人莫不恨之入骨,但吕 布以义子身份杀之,还是不能为舆论所容。

杀了董卓之后,吕布的日子很难过。

董卓旧部李傕、郭汜兴兵为董卓报仇,作乱长安。吕布逃出武关, 去投袁术。袁术怪吕布反复不定,拒而不纳。吕布去投袁绍,袁绍接纳了 他,和他一起共破张燕于常山。吕布自以为得志,对袁绍手下将士十分傲 慢,袁绍想杀了他。吕布只好去投奔张杨,张杨纳之。这时庞舒在长安城 中,私藏吕布妻小,送还吕布。李傕、郭汜知道后,斩了庞舒,又写信给 张杨,让他杀掉吕布。吕布只好弃张杨去投张邈。恰好张邈的弟弟张超引 陈宫来见张邈。陈宫念旧情,托了吕布一把,吕布这才得以暂时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