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简述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鲧
夏王朝是上古帝王黄帝的第四代孙,颛顼帝的曾孙,尧帝时水官鲧的儿子禹建立的。夏王朝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第一个有完整帝王世系记录的奴隶制国家,禹是原始社会末期最后一个部落联盟首领。
颛顼
禹
大禹姓姒,名文命,号高密。公元前2166年农历6月6日出生在今四川省绵阳北川县禹里羌族自治乡境内的九龙山(石纽山)禹穴沟侉儿坪。母亲是有莘氏(今山东曹县)之女,名叫女嬉。
据文献《中国姓氏起源》的记载:黄帝七十七年(公元前2355年)封其次子昌意于若水为侯(今四川雅砻江)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生子颛顼,后因自然和生存条件,昌意携全家北迁到中原,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西北建昌意城定居。其子颛顼继其伯父少昊成为部落首领。
颛顼的孙子鲧在帝挚时为臣,帝挚是帝喾的长子,帝喾死后,商挚继位。帝挚为人昏庸,政绩微弱,在位九年,让位于同父异母的弟弟尧。当时,帝挚封鲧于崇(今河南洛阳嵩县),赐姓姒,故鲧又称重伯鲧。
鲧禹治水是中国最著名的洪水神话
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因为夏部落居住在黄河流域一带,时常受到洪水的侵扰,鲧在带领人民同洪水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治水经验。
因为治水,鲧发明了城郭(即在堵水长堤的基础上加高堤坝,将部落围起来,这样,一可了防止敌人入侵,二可防水)。但鲧生性耿直,为人恃才自负,独断专行,与其它部落首领关系处理的不好,因此,其它部落首领常指责他品德不好。他还与黄帝的一个后代混沌;少昊的一个后代穷奇;黄帝大臣的一个后代饕餮结成一伙,不服从命令,专做坏事,与尧为敌,被人们叫做“四凶”。好在鲧有自知之明,以后借故离开了尧帝。但他并没有回到崇国的封地,而是带着妻子女嬉回了老家石纽(今四川北川石纽山),鲧在石纽修心养性,不问世事。儿子文命出生以后,潜心教养儿子。
禹是以治理洪水成功而闻名天下的。尧晚舜初,尧在位六十一年的时候,黄河流域经常洪水泛滥,冲毁房屋,人民流离失所。为此,尧召集大臣们商议寻找治理洪水的人,由于鲧在黄河流域居住,又有治水经验,所以大臣们推荐了鲧。但尧认为鲧为人负命毁族(违抗命令,摧残同类),不能用。大臣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好的人选了,不妨让他试试。于是,尧听从了大家的建议。
鲧治水九年,因为治水方法不当,被舜斩首治罪,并让他的儿子文命接替父亲,继续治水。
禹从小跟先人治水,积累了许多实践经验,也深知父亲失败的教训,接受命令后,他改变了父亲以往修堤筑坝、以防为主的消极方法,改用疏通河道,开渠排水的措施,让洪水分流。在禹治水的日子里,他率领人民通山川、疏河流,同人民一起披星戴月,顶风冒雪,搬石运土,肩挑背磨。传说在工程紧要关头,他三过家门而不入,甚至后来他的妻子生下第一个儿子启,他也硬着心肠没入家门。
禹治水的的足迹东到会暨(今浙江、绍兴一带);南到衡岳(今湖南、湘中一带);西到黄河中上游;北到塞外。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使河道畅通,灾害平息,人民安居乐业。因为禹治水成功,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威信,周围的部落非常拥护他。舜也将他封为诸侯,封地在夏邑(今河南许昌禹州)。
在舜晚年的时候,大家推荐禹作了部落首领。禹为夏王时,他让人在朝堂门口设置了钟、鼓、磬、铎、鼗五种打击器来接待四方之人。他说:“用义理使我明白的人,请敲钟;用道德开导我的人,请击鼓;把政事禀告我的人,请挥动铎;用忧患启发我的人,请击磬;有前来告状的人,请摇鼗”。他还经常说:“我不担心天下的贤士滞留在路上,而是担心他们滞留在我的门前,如果那样,就说明我有许多错误了”。
有时,禹吃一顿饭,要起来十次接待来访者;洗一次头要多次挽起头发,停下来接待来访者。有一次,禹出巡时看见一个罪人,就问他所犯何罪,并为他哭泣。禹左右的人问他,罪人不遵守国家的法律,君王为什么还为这种人哀痛?禹回答说:“尧、舜时代的人,都以尧舜的善心作为自己的善心,可我作为天下之君,百姓却各自按自己的心思行事,因此我为之哀痛”。
另有一说:舜是被禹逼迫让位,并被逐到九嶷山而死。《荀子?正论》说:“夫曰尧舜禅让,是虚言也,是浅者之传,陋者之说也”。据史籍《韩非子·说疑》记载:“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唐朝的刘知几在《史通·汲家琐语》中记载:舜是被禹赶到苍悟而死的。
关于舜帝之死,台湾学者柏扬说:“想想看,几千年前的苍悟之地,人烟极稀,即非政治经济中心,又非边关重地,舜干嘛去南巡?他当时已百岁高龄,到苍悟数千里之遥能走得动吗?这么大年龄出远门,为何没家人照应?既然不带家眷,为什么后来两个妃子又为他投水而死?所以,舜当时不是被武装押解,不得不往,就是追兵在后,盲目逃生。”
传说,禹接替了舜位不久便称王,他用武力平服了不服从他的部落,并把被平服部落的财产归为己有,把俘虏来的人作为奴隶。他还要求服属于他的部落每年都要定期向他朝贡。有一年,禹召集各部落的首领到会暨开会,到会的人都要带玉帛(贡品)来,有一个部落的首领防风氏来晚了,禹竟专断地把他处死。禹以治水成功的初封地为国号,称为夏。后辅佐舜帝为政时居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镇),建国后立都安邑(今山西运城夏县)。
夏王朝强盛时统治的疆域大致西起今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与山东省交界处;北至河北省;南接湖南省。计东西长七百公里,南北宽六百公里,面积约五十万平方公里。面积不算很大,与后世统一的王朝更是不能相比,但在约4000千年前的世界上也许是最大的独立王朝了。
自夏禹开始,确定了王位世袭制。为了巩固他的统治,禹建立了军队,设置了官衙,制定了刑罚,建造了监狱等公共权力,即国家权利。禹开创的夏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夏王朝是一个频繁迁都的朝代,自禹建国到桀灭亡的四百七十一年间,共来回迁都十四次,其顺序为:禹都阳城(今河南登封告城镇)→曾暂居安邑(今山西夏县)→启迁阳瞿(今河南许昌禹州)→又迁安邑→太康迁斟灌(今河南清丰)→帝丘(今河南濮阳)→少康都康城(今河南禹州)→杼(助)迁原(今河南济源)→又迁老丘(今河南开封)→廑(勤)居西河(今河南汤阴)→皋迁绳池(今河南绳池)→桀又迁斟郇。
禹娶涂山氏(今安徽蚌埠怀远)之女女娇为妻,生三子,长子启,乘父姓姒,次子宰,封顾地(今河南新乡原阳),姓有扈氏。禹传位于启,有扈氏不服,与启大战于甘(今河南郑州西),史称“甘之战”,有扈氏大败,宰被启杀掉。三子罕,封观地(今河南鹤壁),称武观.
启
禹传位启,罕也不服,在封地自立为王,启派兵征伐,史称“征西河”,罕被杀。夏启用武力巩固了政权以后,没几年就死了,他的儿子太康继位。太康认为:祖父禹一生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平治水土,建立了夏家王朝,又经父亲启为巩固政权而斗争胜利后,自己做国王天下太平,可以安然享受了。
夏启生前喜欢喝酒、打猎、跳舞,太康在这一方面比他父亲更胜一筹,他不关心百姓生活,对政事置之不理,一心迷恋打猎,有时为追赶猎物,离朝3个月不归。太康的所作所为,引起了黄河下游一个部落首领、早有篡位野心的有穷国君后羿的注意。一次,太康外出打猎,后羿趁机攻占了夏都,并将太康驱赶到夏阳(今河南周口太康),最后太康死在了那里,史称“太康失位”。
后羿虽然赶走了太康,但还不敢取而代之。为了得到其它部落首领的认可和支持,他在等待时机。后羿让太康的弟弟仲康继位,自己掌握和操纵王权,不久,仲康在后羿的淫威下忧惧而死。后羿认为时机以到,便把本应该继承王位、仲康的儿子相驱赶到帝丘(今河南濮阳)居住,后羿自称为王,号有穷国。
后羿为王以后,他自持箭术高超,武力强大,并没有对夏王家族进行诛杀,对夏王后代的活动也未加限制,还任用了一些原夏王朝的贵族和臣僚在朝中供职。后羿同太康一样也酷打猎,他把政事交给一个奸诈的大臣寒促,自己四处奔波游玩。几年后,寒促杀死了后羿,夺取了有穷政权。
寒促为王以后,他没有忘记夏王朝家族,为了防止夏王朝复辟,他让他的儿子、四处追杀被后羿赶走的相,最后相还是被寒促所杀。可幸的是,相的妻子有仍氏缗得逃,在娘家(今山东济宁)生下相的遗腹子少康。以后,少康在舜的后代有
虞氏保护、支持下,招兵买马,组织力量,又联合了一些忠于夏王朝的大臣和部落首领,杀死了寒促,夺回了王位。
少康从小经历了一段流离的苦难生活,他曾为有仍氏管理过畜牧,为有虞氏管理过伙食,接触了不少平民和奴隶,他深知平民和奴隶的疾苦。所以,他认识到要保住夺回的祖业,巩固统治地位,就必须得到人民的拥护;要得到人民的拥护,就要关心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少康复国后,恢复了被太康,后羿,寒促废弃的管理农业生产和治理水患的官员——稷官和水正,使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史称“少康中兴”。从太康失位到少康复国,中间经历了六十八年。
夏桀是夏王朝最后一个帝王,也是历史上第一有名的暴君。据说,桀是一个有才有智的人,他有一身蛮力,能把铁钩拉直,把铁索拉断。但他性情暴躁,又很残忍,动辄杀人,且酷好声色,又好喝酒。他在位的时候,专一爱东打西伐,无休止地征伐百姓,强迫他们服劳役,为他修建宫殿。他对有仍氏以前反对他继承王位耿耿于怀,夏桀十三年,他攻打有仍氏(今山东济宁),有仍氏把一个叫妹喜的美女献给了他,桀非常喜欢她。
为了讨妹喜欢心,夏桀四处敛财。为妹喜建造了一座用美玉装饰宫室;象牙镶嵌长廊;美玉砌成楼台的宫殿。因为这座宫殿修的很高大,站在上面能看出十里之遥,从地面上往上看,有将要倾倒的感觉,所以取名叫倾宫。从此,夏桀和妹喜就在这里日夜饮宴作乐,放纵淫乱。据说:他在倾宫里建造了一个大酒池,这酒池大的可以在上面行船,能同时容纳3000人在池边喝酒。他让人在池岸的树上挂满肉干,将熟肉堆成一座座小山,让三千个宫女脱去衣服,命令她们,听到一声鼓响,都要趴下喝酒,并将阴器高耸露出;又一声鼓响,马上跑到肉林去吃肉干,而且要一脚踏地,一脚踏树,露出阴器;再一声鼓响,跑去喝酒,再一声鼓响,去肉山吃肉。这个样子,如牛一般,纷纷忙乱,桀与妹喜看了大笑。到了晚上,他命令男女全部裸体混杂相处,桀与妹喜观看他们交接之势,大以为乐。老百姓恨透了他们,恨不得与他们同归于尽。
夏桀的一位叫终古的太史官,拿着夏先王政绩的图画,苦劝夏桀要爱惜民力,不能奢侈,桀不但不听,反而责骂终古多事,终古眼看夏桀如此下去不久便会亡国,于是在夏桀五十一年离开夏朝投奔黄河下游的商姓部落去了。终古走后,夏桀不但不思悔改,反而变本加厉,他在有仍(今山东济宁)召开盟会,强迫各部落交纳高额贡赋。终于激发了九夷部落(泛指黄河下游各部落)的反抗。这个时候,他的一个大臣关龙逢劝他说:“以前先王之时之所以天下安定、国家、宗庙巩固,是因为先王谦逊,恭谨、慎重、讲信用、节约开支、关心百姓。现在你奢侈放纵,杀人成性,百姓惟恐你死的晚!人心如果离开你,上天也不会保佑你,你何不稍微改一改呢”?但夏对关龙逢的劝告无动于衷,固执的关龙逢站在那里不肯离开,桀非常生气,就把他杀了。
在夏桀横收暴敛,失去民心的时候,黄河下游的商姓部落的首领汤替天行道,在夏桀五十二年(公元前1600年)向夏王朝发动进攻,夏、商二军在鸣条(今山西运城)激战,夏军大败,夏桀被汤流放到南巢(今安徽省巢湖),三年后,夏桀死于亭山(今巢湖市东北卧牛山)。
夏王朝自禹公元前2070年开国,至夏桀公元前1600年被流放,共历十七王,四百七十一年。
夏王朝王陵:
夏朝王陵,因年代久远,且多次迁都,并不封不树。除现在传说中浙江省绍兴市的大禹陵;河南周口太康县的太康陵、少康陵;河南濮阳的相陵;河南三门峡市绳池县的孔甲陵、夏高陵;安徽巢湖市卧牛山的夏桀陵外,多数尚未发现。
大禹陵在今浙江省绍兴市东南六公里的会嵇山上。禹17岁受命治水,治水六十三年,走遍了中国的山川河流,七十九岁时治水成功。开始辅佐舜帝执政。十七年后,继舜称王,在位十年,于公元前2260年巡狩大越(今浙江绍兴)时病故,葬会嵇山。
禹在临终前留下遗言说:“我百年之后,葬我于会嵇之山。衣裘三领,桐棺三寸(十厘米),穿圹(墓穴)七尺(两米三三),下无及泉,坟高三尺,薄士阶三等葬之,勿伤田亩”。因年代久远,禹陵早已变为平地,大禹陵到底在会嵇山何处,以无从查考。后人就在山下选择了一块依山傍水,景色幽静的地方建亭立碑,以祭祀大禹。大禹陵座东朝西,面对亭山,前临禹池,背负会嵇。禹池前面建有青石牌坊一座,由甬道入内,原有陵殿,现以被毁,现在原址上建了一座古朴典雅的碑亭,亭中立有“大禹陵”巨碑,每字一米见方,苍厚有力,是明朝书法家、嘉靖年间的绍兴知府南大吉所书。碑亭的右侧有一形制独特的石亭,称“咸若亭”。咸若亭的右前方是近年新建的禹碑亭,其中有秦始皇东巡会嵇时命丞相李斯撰写的著名“会嵇石刻”,以及明代成化年间所镌的“山会水则碑”,“戴琥水利碑”等,非常珍贵。大禹陵的左侧是禹祠。据载是大禹的第四工孙少康所建,后屡次兴废。现祠为重建,祠为前后两进,三开间,座东朝西,粉墙青瓦,简朴无华。前进左右置“大禹治水”、“记功封赏”砖雕,场面壮阔,形象生动。后进中有大禹持耒(垒)戴笠的塑像,左右两侧陈列立脚点大禹在绍兴的遗迹照片和传说故事。禹祠廊下墙壁上嵌有“禹穴”、“禹辩碑”,是历史学者考辩大禹葬地之辞。
大禹陵的右侧是禹庙。传说最早是大禹的儿子启所建(公元前2059~2050年),以后少康重建(公元前1913~1891年)。并封他的小儿子无余为会嵇王,奉守禹庙,国号于越。禹庙几毁几建。现在的禹庙为南朝梁初大同十一年(公元545年)所建。庙内的建筑除大殿是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重修的,其它大部分为清代重修。进禹庙西辕门,可见到一座石栅亭,亭内有一大石碑,这就是有名的“岣嵝(钩楼)碑”,又称“禹王石”。据说是大禹在南岳衡山治水时所书写(碑文下有译文)。向北穿过棂星门,登上百步金阶,就是祭厅,或称拜堂,这是历代祭祀大禹的地方。左右东西两庑,放置历代歌颂大禹功绩的碑石。经过祭厅,就是重檐飞角,雕梁画栋的大殿,大殿屋脊上塑有游龙、逆风、凤凰。大殿正中平台上有高六米,身穿黑底朱雀双龙华衮,双手捧圭的大禹塑像。大殿左侧有清代干隆亲撰碑文的御碑亭。大殿东南小山坡上有一“窆(扁)石亭”,亭内有一高两米零六的大石,形状如秤砣,顶端有一碗大的洞,传说是大禹下葬时所使用的工具,也有的说是大禹下葬时墓穴的镇石,或陵墓所在的标志,窆石下面是大禹的真正葬地。这块奇石,引起了人们对这位古代英雄的追念,长年累月,已被人们抚摸的非常光滑。窆石亭边有两方石碑,上镌“石纽”、“禹穴”。意寓大禹生于石纽,葬于会嵇。在禹陵与禹庙之间的山坡上,有一脉清泉、长年不涸。名曰“菲饮泉”,是孔子称赞大禹菲饮食,恶衣服,卑官室而得名。禹陵周围,群山逶延,苍翠绕流,红墙四周,气象庄严。
夏王朝世系简表:
昌意:黄帝次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
颛顼:昌意之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
骆明:颛顼之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
姒 鲧:骆明之子,生卒年待考,葬地待考
姒 禹:姒鲧之子,公元前2166~前2060年,公元前2070~前2060年在位,葬于浙江绍兴市大禹陵
姒 启:姒禹之子,公元前2059~前2050年,葬地待考
姒太康:姒启之子,公元前2049~前2020年,葬于河南周口太康县太康陵
姒仲康:姒太康之弟,公元前2019~前2006年,葬地待考
姒 相:姒仲康之子,公元前2005~前1978年,葬于河南濮阳市相陵
姒少康:姒相之子,公元前1913~前1890年,葬于河南周口太康县少康陵
姒 抒:姒少康之子,公元前1889~前1874年,葬地待考
姒 槐:姒抒之子,公元前1873~前1848年,葬地待考
姒 芒:姒槐之子,公元前1847~前1830年,葬地待考
姒 泄:姒芒之子,公元前1829~前1814年,葬地待考
姒不降:姒泄之子,公元前1813~前1755年,葬地待考
姒 扃:姒不降之弟 ,公元前1754~前1734年,葬地待考
姒 廑:姒扃之子,公元前1733~前1713年,葬地待考
姒孔甲:姒不降之子,公元前1712~前1682年,葬于河南三门峡绳池崤山孔甲陵
姒 皋:姒孔甲之子,公元前1681~前1671年,葬于河南三门峡绳池县崤山夏高陵
姒 发:姒皋之子,公元前1670~前1652年,葬地待考
姒履癸:姒发之子,公元前1651~前1600年,葬于安徽巢湖市东北卧牛山夏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