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战乱不断(民国在乱世中存在了38年)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民国那段时间,虽然混混乱!但是却是是出现了一大批的学术大家!
战乱如果没有,那个时代的大师也许更多!
第一、其实说到这个问题,我不得不说一个人,一个很让国人为之憎恨的人!
这个人就是慈禧!
慈禧在她对清王朝统治的末期采取了一些新政!
1、“洋务运动”使得近代中国有了在科技制造方面追赶世界列强的机会!后来的“新政改革”对军队、商业、教育、司法、行政级别设立都起到了巨大作用,使得清政府在遭受列强欺凌后有了恢复的时机和能力!这就给未来几十年以后能出现的“民国时期”在各个领域出现兴旺有关系!
2、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现在的清华大学就是她下令利用庚子退款时美国人的退款建立的!开创留学制度,使得世界先进文化、科技进入中国。很多民国时期的大师,都是借助这些举措实现了入学,进学和留学!这就奠定了学术大发展的基层准备!
3、解放妇女,兴办女学,慈禧下令禁缠足令。开了中国妇女解放的先河。民国时期的女性大家没有几个裹足的,这要感谢慈禧了!那时的妇女能得到教育的权利和进修的机会实属不易!
肯定有人骂我怎么还给慈禧“歌功颂德”,历史就是历史!也许没有慈禧还会有别人干这些事情!
第二、要说的就是外来文化在清王朝结束后迅速进入我国,在这些新鲜知识、新鲜科学、新鲜门类的时候,充分的唤起了这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民族的学习和获知的欲望!
在很多门类科学领域国外已经有了相当的成就,国人又在这个基础上给与发展和创新,这就完全证明,面对科学我们中华民族不是门外汉,只是临时离开了一段时间,回来会我还是明白的,能掌握的!时至今日我们掌握了很多的领先世界的门类科学领域!
第三、那个时期的文娱相对是简单的,学习和讨论学就可能就是人们主要的活动了!那个时代的学者的专注力是任何时期所不能相比的!有了高度的专注力学出成绩理所应当!试想当今那么多的丰富的文娱活动,哪个人还有真正的一心不二用!(我就要天天盯着儿子不能老玩电脑和手机)民国时期在任何领域都有真正的爱好它的人为之努力!现在学习的有几个不是被迫的!哈哈哈!头悬梁锥刺股过去是自己督促自己,现在是被别人!哈哈!我最近就再追“歌手”“忘了我babay”
记得十几年前搞过一次“敦煌文化艺术展”。展出的都是莫高窟内的艺术珍品的临摹作品!那些临摹作品都是临摹的莫高窟壁画,这些作品不但完全的再现的那些只能在墙壁上不能移动的珍品,而且很多都复原和修复了原作损毁的地方!也许多年后壁画会因时间消失,但是能反映这一切的那些临摹作品必将延续他们的生命。
据巡展负责人介绍,这些临摹作品大部分都是民国期间的大师们的作品,向徐悲鸿,黄宾虹、刘海粟、齐白石都去过莫高窟进行临摹作业!那时的大师们都是背着铺盖卷住在那里,甚至是直接睡在洞窟里,一住就是好几年!现在的“大师们”谁会这样做?哈哈哈!绝没有的!
我觉得这个例子挺说明问题的!
第三、学术大家有哪些!
1、国学大师:王维国、梁启超、陈演恪、赵元任……
2、地质鼻祖: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
3、物理鼻祖:饶毓泰,胡刚复,叶企孙,吴有训……
4、还有更多的泰斗级人物:章太炎、黄侃、刘文典、叶德辉、蔡元培、梅贻琦、潘光旦、吴大猷、赵忠尧、萨本栋、陈岱孙、姜立夫、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朱家骅、竺可桢、茅以升、凌鸿勋、谢冰莹、鲁迅、琦君、钱钟书、萧红、石评梅、林语堂、郁达夫、李叔同、戴望舒、徐志摩、胡适、冰心、矛盾、巴金、林徽因、金岳霖、梁思成…………………………
这个说来话长,简述:
由于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国,为了维护其统治;删改华章大搞文字狱,造成了文人钻象牙塔,大行考据之学。
清朝覆亡民国学者传承有序,大得益于考据学,引经据典旁证博引。加之西学东渐,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洋为中用,也是起到了辅助作用。
现代所称之民国学术大师,其学术放在现当代也不过尔尔,盖因上世纪中期以前文化教育相对欠缺,大学与师资有限,加之教授们学生的敬师怀旧文章,也成就了当时教授们多有盛名。
仿佛好象其实当代新中国教育界及各行各业大师在所多多:冯至,王力,张中行,王力群,易中天,冯沅君,袁隆平,屠呦呦,莫言,林从龙,中华王爷在当今。
注:中华王爷指千千万万爱国爱民爱中华文化的大众。
其实,这正好印证了那句话:乱世出英雄。
民国时期,可算是我国近代史上,最为特殊的一个时代,那时几乎人人必然政治,《茶馆》里那句经典台词:莫谈国事,莫谈国事。便是很好的反证。
原因很简单,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国体危势,民不聊生,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思想启蒙运动,开始展露头角。
啥叫思想启蒙?
说白了,一批思想进步的文人,学者,革命者,教育家,已经清醒的意识到,现有的腐败的封建君主制度,已经无法适应中国,那么,改何去何从呢?
不知道,因为,没有经验。那时,全世界的整体情况,大同小异,中国又刚刚从闭关锁国的牢门,走出来,大脑里可算是,一片空白。
于是,中国开始了将近五十年的探索之路,单说文学界,经历了文艺启蒙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系列文化思想的变革。
像胡适、鲁迅、陈独秀、徐志摩、闻一多、巴金、矛盾等等一批文人墨客。创办了新月社、星星社、无须社,等等的文学社团,大家开始了去除文言文,推行白话文,杂文时政,散文启智,一系列的文化运动。
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才孕育出了那么多文坛大家。
反观现如今,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六、七十年代的贾平凹、王蒙、王朔等,算是中国最后一批,可做文坛大家潜质的文人),中国近五十年,再无文坛领袖,有些令人唏嘘不已。
欢迎小伙伴留言讨论,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文人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