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歌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唱出来的历史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国歌,与国旗、国徽一样,是主权国家的象征之一,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气质。它是一首歌曲,但又不只是一首歌曲。

世界最古老的国歌制订于1568年,为荷兰的《威廉颂》,不过大部分国家的国歌制订于19世纪和20世纪。

各国国歌长短不一、旋律各异,但都记录着一个民族不能忘却的历史。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发出了中华儿女不做亡国奴的怒吼。新中国成立时曾有人提出,时过境迁,国歌歌词已不符今时今景,是否该大修?毛主席说:“还是这样唱的好,居安思危,让人民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下部分国家的国歌,看看都能读到啥?

乌克兰国歌

带有一丝国破家亡的悲伤

大部分国家的国歌,歌词大多以民族或国家兴盛为题,而乌克兰国歌却受到邻国波兰国歌《波兰没有灭亡》(Poland is not yet lost)影响,带有一丝国破家亡的哀伤,它就是《乌克兰尚未灭亡》(又译作《乌克兰仍在人间》)。

《乌克兰尚未灭亡》是少数先有歌词,后有曲谱的国歌,其歌词由乌克兰爱国诗人朱宾斯基于1862年创作,充满了爱国情绪,很快便得到当时的乌克兰知识分子青睐。 次年,神父维尔毕茨基特为此诗创作了曲谱。 1864年,这首歌首次在乌克兰的一所歌剧院演奏。

在当时,乌克兰是俄罗斯帝国属土。十八世纪末,俄罗斯帝国开始在乌克兰全境推行俄罗斯化政策,压制乌克兰语的使用并强力推广俄语。这些文化消灭政策导致了乌克兰民族主义急速形成,大量乌克兰知识分子致力推动乌克兰民族复兴运动。

1917年,俄国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制度被推翻,乌克兰宣布独立,但并没有官方国歌。1920年,乌克兰成为了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不过,《乌克兰尚未灭亡》这首充满民族主义的歌曲被官方压制。直到1991年,乌克兰因苏联解体而独立,《乌克兰尚未灭亡》的曲谱才正式成为国歌。然而,只有曲谱部分定为国歌,歌词却不是。也就是说,当时乌克兰国歌并没有任何歌词。

2003年,朱宾斯基诗作的第一节和副歌部分被进行略微改动后,正式成为国歌歌词,部分歌词如下:

“乌克兰,荣耀和自由都还尚未灭亡,命运将会对着我们乌克兰人微笑。敌人将会如同露水在太阳下消亡,我们将会去统治我们自己的国家。为自由我们愿意献出灵魂和肉体,我们将会指明我们是哥萨克民族。起来,进入血腥战斗,从桑河到顿河,祖国决不能被任何其他的人统治;黑海将会微笑,德涅泊尔将会欢喜,属于乌克兰的幸运也终将会到来。”

法国国歌

总能激起法国人的革命热情

1792年,法国正值风起云涌的法国大革命时期。当年,欧洲列强正注视法国的革命发展,法国王权摇摇欲坠,引起了其他欧洲君主制国家的不安,而且这些国家也企图借着法国的混乱,从中获取政治利益。于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同时是奥地利大公)利奥波德二世宣称支持法国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并向革命领袖警告,若路易十六有任何差错,法国将要承受严重的后果。法国的革命领袖对此非常不满,随后法国国民议会通过决议,支持开战。同年4月20日,法国向奥地利宣战。

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市长德列治向一位工程师同时也是业余音乐家的李尔表示,急需为前往作战的法国士兵创作一首行军歌曲。于是,在1792年4月24日的晚上,李尔创作了《马赛进行曲(La Marseillaise)》。

李尔

本来这首歌的名字是《莱茵河军团战曲》,但是因为后来这首歌大受由马赛而来的义勇军欢迎,所以歌曲渐称为《马赛进行曲》。歌曲的旋律和歌词激起法国人的革命热情,所以往往在一些关于革命的场合法国人便会唱起这首歌。

1792年8月,路易十六被废,一个月后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可是到1795年,《马赛进行曲》才成为法国的国歌。不过,不久后,当拿破仑一世在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以及路易十八在1815年复辟的波旁王朝时期,《马赛进行曲》因其富有革命意识而被禁止演奏和歌唱。1830年,法国爆发七月革命后,《马赛进行曲》才被解禁。但是到了拿破仑三世时期(法兰西第二帝国),这首歌再一次被禁止。直到1879年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马赛进行曲》才重新被定为国歌。

本来《马赛进行曲》原曲歌词只有六段,后来增加第七和第八段(并非由李尔填写)。在大多数的公众场合里,只有第一段和第六段被经常引用。而现代法国,则只以第一段为国歌正式歌词,部分歌词如下:

“前进,祖国儿女,快奋起,光荣的一天等着你!你看暴君正在对着我们,举起染满鲜血的旗!听见没有?凶残的士兵嗥叫在我们国土上,他们冲到你身边,杀死你的妻子和儿郎。武装起来,同胞,把队伍组织好!前进!前进!用肮脏的血做肥田的粪料!”

爱尔兰国歌

彰显着爱尔兰人“反抗”的民族性格

爱尔兰的国歌《战士之歌》(The Soldier’s Song),代表的是“反抗”。

现在《战士之歌》的歌词是以爱尔兰语写成,但其实这首歌曲最早的原词是以英语写成。1907年,帕特里克写了这首曲,同年他又为这首曲填上了英语歌词。当时的爱尔兰还处于英国的统治下,英爱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1921年,《英爱条约》生效后,爱尔兰自由邦成立,获得了在英国主权下极高的自治地位,两年后,帕特里克才为《战士之歌》填上以爱尔兰语写成的歌词。1926年,《战士之歌》被定为爱尔兰的国歌,但原曲共有三段,只有部分成为了爱尔兰国歌。

《英爱条约》生效后,爱尔兰自由邦获得了在英国主权下极高的自治地位。

时至今天,英文版本的《战士之歌》已很少被颂唱,而很多爱尔兰人也没有意会到英文版本其实比爱尔兰语版本更早出现。这首《战士之歌》原本的创作目的是表达爱尔兰反抗英国的情怀。部分歌词如下:

“我们来唱一首歌,一首战士之歌,带着欢乐的叠唱,我们靠拢在火堆旁,星星在头顶上闪烁。焦急地等待未来的战斗,正在我们等待清晨的光亮时,在这寂静的夜晚,我们来合唱一首战士之歌。我们战士,把生命献给爱尔兰,我们中的一些人,来自海洋彼岸。发誓争取自由,我们的古老国度,不会庇护暴君或奴隶。今晚我们在紧要关头,为爱尔兰不顾一切,在大炮的吼声和枪声之间,我们将歌颂战士之歌。”

西班牙国歌

不能唱出来的《皇家进行曲》

目前世界上有四个国家的国歌没有歌词,西班牙是其中一个,其余三个是波斯尼亚、科索沃和圣马连诺。

西班牙的国歌《皇家进行曲》最早出现在1761年的一本军乐号角的乐谱里,原名《掷弹兵进行曲》。1770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宣布这首军乐成为“荣耀进行曲”,每当有王室成员出现的场合便会演奏起这首曲子。不过,究竟是谁创作出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说法。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

1870年,西班牙曾经举行一场作曲比赛,希望选定一首作为西班牙新的国歌。然而,这场比赛最后并没有优胜者,而《皇家进行曲》仍然是西班牙国歌。在西班牙内战时期(1936—1939),共和派一方曾经一度将西班牙国歌改为《列戈颂》,但当以弗朗哥为首的保王派取得胜利后,国歌又改回《皇家进行曲》。1975年,弗朗哥去世,西班牙国王复位,《皇家进行曲》即改名为《西班牙国歌》,以表示这首歌属于国家,而非国王。

有趣的是,西班牙国歌分成长版本和短版本。前者是用在国王参加的场合,后者则多用于王子或首相参加的场合。其实,在过去,有很多人也想为西班牙国歌填上歌词,但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任何歌词最终成为官方订立的国歌歌词。

西班牙夺冠2010年南非世界杯,因国歌没有歌词,西班牙人无法哼唱。

德国国歌

原来是奥地利的皇室颂歌

现代德国的国歌名叫《德意志之歌(Das Deutschlandied)》。不过,大家可能没想到,这是由一位奥地利人约瑟夫·海登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所作的歌曲,原名为《帝皇颂》,在公元1797年首次献奏。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解体,弗朗茨二世建立奥地利帝国,这首歌仍然作为奥地利皇室的颂歌,直至奥匈帝国在1918年解体为止。歌词首句为“天佑吾皇弗朗茨”,这句歌词随着不同世代的皇帝而改写。

1841年时,同为爱国诗人和大学教授的奥古斯特就曾以《帝皇颂》配上全新的歌词,表达对德意志民族建立统一的德意志国家的渴望,歌词分为三段,也就是《德意志之歌》的原型。虽然这首歌推出后非常受欢迎,但直到1922年威玛共和国成立后才采立第一段歌词成为国歌。

《德意志之歌》歌词原型的创作者奥古斯特

《德意志之歌》的第一段歌词也成为后来建立的纳粹德国的国歌。第一段歌词强调德意志民族的团结,首句即为“德意志至高无上,高于世间一切”,本来是想宣扬德意志民族的团结不受地域限制,但在纳粹演绎下却变为了极端民族主义——德意志民族比其他民族更优秀。也是因为这样,《德意志之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成为了禁歌。

不过到了1951年,西德重新采用《德意志之歌》作为国歌,只是没选择民族主义浓厚的第一段歌词,改为采用强调统一、正义与自由的第三段歌词。虽然如此,这首歌在各界还是充满争议性。东德则采用另一首名叫《从废墟中崛起》作为国歌。

1989年,柏林围墙倒下,东西德统一,《德意志之歌》继续成为统一后德国的国歌,直至今天,部分歌词如下:

“统一、正义和自由,为了德意志祖国;让我们一起为了这个目标而奋斗,像兄弟那样团结起来,手拉手,心连心。统一、正义和自由,是我们幸福的保证。在繁荣昌盛的光芒中绽放,绽放,我们的德意志祖国!在繁荣昌盛的光芒中绽放,绽放,我们的德意志祖国!”

美国国歌

勾勒着美利坚民族硝烟中的不屈

1814年9月13日,35岁的美国律师凯伊亲眼目睹了英军对麦克亨利堡的进攻和美军的英勇抵抗,看当时的战况,他以为英军肯定会获得胜利了。然而,次日凌晨,他却看到麦克亨利堡上升起了美国的国旗。

凯伊被眼前的情形深深打动,提笔写就一首诗歌,并展示给内弟尼科尔森(麦克亨利要塞一支民兵队伍的司令官)看,尼科尔森发现,这首诗的格律绝妙地符合了一首广受欢迎的英国小曲的曲调。此曲名为《致天堂里的阿克那里翁》,创作于1775年,是作曲家约翰为其贵族绅士俱乐部谱写的会歌,而到19世纪初叶,这首小曲早已传到了大西洋的彼岸,在美国人尽皆知。

英军轰炸之后的麦克亨利要塞上空飘扬的美国国旗

尼科尔森把此诗投送给巴尔的摩的一家印刷厂印刷,以《麦克亨利要塞保卫战》为名将其分发,并在诗句下方标明了应该将这篇诗歌和着那首曲子哼唱。《巴尔的摩爱国者报》立刻转载了这首诗。几个星期之内,它就被全国各大媒体纷纷刊载。从此,凯伊的诗词成为不朽之作,而它所赞美的那面旗帜也成为历史典藏,名垂千古。

凯伊写在信纸背面的诗歌手稿

此曲于1889年引入美国海军,成为军歌。到1916年,它已经非常流行,以至于市面上涌现出了几种不同的演唱版本。于是,美国总统威尔逊要求联邦教育部拿出一个官方版本。1917年12月,这首曲子的标准版本在卡内基音乐厅首演。然而,直到1931年3月3日,时任美国总统的胡佛签署相关国会法案,才将《星条旗之歌》正式确立为美国国歌。部分歌词如下: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火炮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你看星条旗不是还高高飘扬,在这自由国家,勇士的家乡?”

END

编辑丨文东方

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东方财经杂志 东方文化杂志

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东方文化杂志(ID:dfwh_hk)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