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县皮影戏简介

历史网 2024-11-30用户投稿

皮影,又叫傀儡戏、灯影。在华县,又叫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是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

介绍

因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是在灯光的照射下用兽皮刻制的人物隔着一层亮布来演戏。“一张牛皮居然喜怒哀乐,半边人脸收尽忠奸贤恶”,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享有“中华一绝”的美称。

华县皮影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的巧妙结合。华县碗碗腔皮影戏(曾名时腔),形成于清代初叶。其主要流传于关中东府渭南二华、大荔一带,所以也称其为东路碗碗腔。

该剧种唱腔板式齐备,伴奏乐器很有特性,细腻幽雅、婉转缠绵,表现形式丰富多彩。皮影造型优美,人物个性特征明显、选料考究、制作精细。

清乾隆、嘉庆年间,戏剧家李芳桂等文人、举子,为碗碗腔皮影著有《十大本》等许多传统剧目,至今流传,并被其他剧种移植、改编搬上舞台,久演不衰,为陕西的戏曲艺术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皮影班、社多由五六人组成,行动方便,不择场地,长年可活动于民间的村镇、宅院,在广阔的农村扎下牢固的根基。

溯源

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东部,南靠秦岭,北依渭河,距离陕西省的省会西安只有90公里,境内陇海铁路,西潼高速公路,310国道横贯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古时候,华县称为华州,是黄河流域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7000年前,华县就有人类生活的印迹,现在境内的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古遗址,都彰显着中华先民繁衍生息,创建文明的轨迹。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华县一直是京畿重地,礼仪之邦。涌现了以唐代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郭子仪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是历朝历代的“人文鼎盛之区”。为皮影艺术的发生、发展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皮影戏始于秦汉,当时主要是为帝王宫廷服务,唐朝以后就流传到民间,开始成为人民的艺术。著名民间老艺人番京乐这样说道:在“文化大革命”中,华县皮影未能躲过这场浩劫,仅仅留有光明、光艺、光庆、光华四个班社靠演“样板戏”生存。

改革开放以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先后恢复成立皮影班社13家,有皮影艺人60多人。华县的皮影班社,一般都能熟练演出150多出剧目,除了众多丰富的历史传统剧之外,还有现代戏和自编的新节目,演出经久不衰。在许多戏文中,充满华县巷言俚语,通俗生动。

一说起源于汉代、兴盛于唐宋、明清为鼎盛时期。原为宫廷戏,唐以后流传于民间,十三世纪右传入西方,至今仍在中国保留着它的原始风貌,甚称“国宝”、“中华一绝”。

皮影俗称“灯影子”,在灯光的照射下,以兽皮刻制的人物隔亮布演戏而得名,是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有“电影之父”之美称。

陕西民间有一个传说,似乎说明了皮影的来历。据说西汉时一文帝刘恒的幼儿由一位宫女照看。一天太子哭闹不止,聪明的宫女、便用梧桐树叶剪成人形,借着纱窗的阳光,一面用手舞动梧桐叶子,一面口哼小曲,太子马上转哭为笑。

皮影的原型是用纸剪的,后来才改成用皮刻制。据宋朝《梦粱录》等书记载:“京师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影,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皮影在汉代已经出现,到了宋代已相当流行,京师常见“设帐张灯”上演“影人戏”。到了元代,蒙古军队中有皮影班子随军,一直传到中亚国家。

华县位于中国陕西关中东部,距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古长安)相距80多公里;距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博物馆相距40多公里;距世界名山西岳华山20多公里,因地处华山脚下而得名。

研究证实,中国所有的戏曲种类,均起源于陕西秦腔,秦腔最初起源于皮影,而皮影又起源于华县。因而可以说,华县皮影就是中国一切戏曲艺术的总源头。中国皮影的国际正式名称叫"华剧",即华县皮影戏曲之意。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

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所以专家们认为,华县皮影在国内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于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