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是什么之变(如何评价明成祖朱棣)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第一次听说“成也朱棣,败也朱棣”这个说法的,不过想想也有一些道理在,就试着来分析下。

首先,“成也朱棣”主要指的应该就是“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这两点。

可能在当时的许多人眼里“靖难之役”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但从后人的角度来看,朱棣通过“靖难之役”取代建文帝确实是促进了国家的繁荣昌盛,才有“永乐盛世”的诞生。而“迁都北京”则是说北京更适合作为首都,毕竟北京的军事战略地位比南京更理想,可以比较有效的抵御蒙古等外族的侵扰。

其次,“败也朱棣”指的应该也包括“迁都北京”这一点,还有就是启用宦官。

朱棣以北京作为首都固然可以比较直接有效的抵御外族的侵扰,但前提是朱棣自身的才能过硬。如果是能力平庸的皇帝以北京为都城,万一外族人突破了长城,那北京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地带,没有缓冲的余地,这种情况在明英宗时期就有发生过。

朱棣以“靖难之役”登上皇位,期间有一些太监立过功,朱棣视他们为亲信,创立特务机构东厂并交由亲信太监总管。朱棣在位期间,因为自己有魄力和能力,能镇得住文武官员,所以宦官没有机会乱政的,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不像太祖、成祖那般英明神武,单方面压制不住文武官员,启用内宦制衡外臣,以至于宦官干政乱政的现象常有发生。

所以说是否“败也朱棣”其实是因人而异的。更多历史内容期待互相交流、学习。

毛主席对朱棣评价说: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

也是,郑和下西洋、编纂《永乐大典》、创立内阁制,都发生在朱棣称帝之后,大明王朝的国力、疆域也在永乐时期达到鼎峰。《明史》有“幅陨之广,远迈汉、唐。成功骏烈,卓乎盛矣”之说。朱棣的历史贡献十分耀眼。

成在何处?

1.重新建立中华朝贡体系

自五代十国以后,中原王朝失去了将文化和影响投射到周边的能力,甚至倒在蒙古铁骑的征服下,汉人排在社会底层,元朝崇尚暴力美学,什么朝贡礼节,不存在的,有的只是不服就干。

眼看着日月重开大宋天,中国迎来了最后一次广布国威、万国来朝的机会。朱棣从侄子手中抢过治国安邦的权杖,注定要将大明朝引向他理想中的盛世。

朱棣发动了一系列对外战争,五次北伐,极大地削弱了蒙古诸部对中原的威胁;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稳固辽东的统治;甚至将安南(越南)重新纳入中国的版图,仅此一点便不知甩积贫积弱的宋朝几条街。

同时,朱棣还做到了历代王朝,乃至大唐盛世也从没实现的事,那便是派出远洋舰队扬帆大海。朱棣派遣郑和,统领中国古代史上最大规模的舰队,六次下印度洋,吸引来朝贡的国家达到60多个,真正建立了天朝上国的华夷朝贡体系,甚至有三位国王乐不思蜀,死也要葬在中国,可以说作为当时明帝国的子民,该有极高的荣誉感和认同感。

2.定都北京

迁都北平、修建故宫,可以说是奠定大明王朝两百七十六年基业,以及延续至今肉眼可见的伟绩——北京今天依旧是共和国的首都,故宫是世界文明遗产。

明朝再一次遭遇小冰河时期,来自北部、东北方向的游牧民族疯狂地入侵抢掠。将北京作为首都,天子守国门,使得后代子孙始终生存在强敌的威胁下,必须时刻保持较强的战备。而北京的战略位置,决定了其在北方防御体系的核心地位,失去幽云十六州的北宋,靖康之耻的惨痛难以想象。

在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下,朱棣选择逆势而上,守住了华北,便是保证了中华文明在中国北方的统治地位,就这点而言,即便后来满清入关也无法改变。

过在哪里?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朱棣并非圣贤,他像极了他的老子朱元璋,一旦大开杀戒,绝不手软,在对待方孝孺、齐泰等建文旧臣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但过失更表现在其一些作为遗毒后世上:

1.将大宁卫赏赐给朵颜三卫

大宁卫位于现冀辽蒙交界处,是朱元璋时设立的二级防御体系的最外层,用于缓冲蒙古部落向内地进攻。为报答朵颜三卫对靖难成功的帮助,朱棣将当时补给困难、远在塞外的大宁卫撤出,直接划给了草原的势力范围。

这个举措在当时看来无比正确:塞外卫所孤立遥远、补给耗费巨大、常常遭遇围攻。撤销大宁,退防长城一线,则缩短了后勤和支援的距离,减轻了朝廷的负担。

可是从日后来看,当东北方向的女真部落崛起,关内通过辽东仅可由山海关至锦州狭窄的一线,而一旦女真部落征服或联合辽西的草原部落,便可借道,绕开锦州—山海关明军防线直抵居庸关、喜峰口。而皇太极五次入关抢掠便是遵循这条路线。

朱棣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高估了长城的防御价值,实际上明中期以后,作为一线的长城防御便如筛子一般,难以有限抵抗游牧民族的进攻。而大宁卫的丢失则直接导致后金与大明的势力消长,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可以说放弃大宁卫是朱棣执政最大的过失。

2.加强特务机构

朱棣恢复锦衣卫,并设立东厂,增强了宦官的权力,并由此形成司礼监勾红与东厂特务结合的权力结构,长期形成宦官集团与文官集团的对立和党争,使明朝总是处于无尽的内耗中,王振、刘瑾、魏忠贤便是最好的例证。

王振引明英宗亲征导致土木堡之变,造成明朝国力极大的损失。刘瑾、魏忠贤加深了政治黑暗,二人当权时皇帝均不思朝政,弱化了皇帝对政局的掌控力。

尽管宦官执掌的特务机构费尽心思为皇帝监督百官的言行举止,但也使得满朝文武对皇帝离心离德,大礼议、争国本便着实反映了皇帝与群臣不睦,崇祯帝的“大臣人人可杀”不无道理。

朱棣废除了朱元璋定下的“宦官不许干政”制度,将部分权力交予宦官,忽视了可能带来的党争,有“明亡于党争”之说,因此设立特务机构过大于利,是朱棣的第二个大失误。

小结:尽管朱棣有两大重大失误,但瑕不掩瑜,明朝在永乐时期达到空前的繁荣“赋入盈羡”,充分证明了朱棣还是个十分优秀的君王。毕竟他的过失,后世子孙但凡勤勉、靠谱一点,还是可以慢慢修正的,不能把百年后发生的灾难算在朱棣一人的头上~

很多人对朱棣这个人有争论。说他滥杀,对建文旧臣的血腥镇压。说他好大喜功,几征蒙古,几下西洋。但是,如果有人问,朱棣是一个好皇帝吗,很多人都陷入了沉默,因为不论对朱棣这个人有多少成见,但客官地承认,朱棣的确是一个好皇帝。

个人觉得,说“明朝成也朱棣,败也朱棣”这句话有点言过其实。建国初期的帝皇,在政治上层建筑的构局和设想往往都是按照当时的形式需要去完成的,至于最后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或者后来的过程中是否需要变动,自然是后世人的工作。

既然回答了问题,那就试着聊聊朱棣一些对后世影响很大的政策举动吧。

靖难和清君侧,实在是一个很坏的榜样

朱棣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发动靖难,夺了侄子朱允炆的皇位,不管事后朱棣如何去美化遮掩,谋逆这这件事情,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以至于朱棣身后,有好几代子孙都碰到了类似朱棣的藩王起兵的事情,无一例外地都打着学朱棣的旗号。

创明代宦官涉政之先河

这个说朱棣做错了,不准确。

第一,明代的很多宦官专权,其实是可以看成皇权的延伸。

第二,宦官里出现强人政治在明代朝局里不一定是坏事。

所以,不要一说到太监,就是各种咒骂,各种负面影响,本质上,在皇帝眼里,他和大臣们没什么区别。

确定了八股取士

关于这点利弊,我在之前的文章《聊一聊明成祖—朱棣》里有过较为详细的介绍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朱棣的这一招非常高明,既打压了旧文官集团,也扩大了选材的途径和基数,对明清两代有重大的影响。

改组锦衣卫,创立东厂

这一间谍特务组织一直被后世唾骂,但是你需要知道,骂的人是谁。骂的人是文官集团,而历史是这帮人写的。

厂卫系统,在明代相当于国家安全局兼反贪局。你说这种组织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创建三大营,开始经营宣大防线

这个是干货。

三大营人数庞大,作战的时候三大营是统一协调作战的。

比如在对蒙古骑兵的时候,神机营依托工事先进行火炮和火枪的齐射,之后由三千营出击冲散敌阵,最后由五军营结阵前行,歼灭敌军。

而宣大防线这种重兵团驻守的军事思想也是朱棣时期开始实行的。在朱棣时期,主要的威胁来自北方,且蒙古骑兵机动性奇高,很难捕捉到踪迹,只能这样重兵全线防备。

但到了明代中后叶,后金和农民运动成为了朝廷的大患,这时候,这种大兵团的笨拙,死板和漏洞就显现出来,同时也耗费了有明一代大量的财政支出。

这个问题一直到崇祯时期,杨嗣昌提出张网十面的政策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创内阁制度和开大臣互相构陷局面

明代几个几十年不上朝的皇帝之所以没有把国家玩崩了,内阁制度起了巨大的作用。

大学士制度,是朱元璋搞起来的,内阁的票拟权是朱瞻基完善的,朱棣创立内阁是承上启下。

而怂恿大臣之间内斗,虽然朱元璋也这么干,但是朱棣玩得比朱元璋溜很多,各种密折奏章都可以直达天听。这个是权术,我承认,但是发展到最后,变成了一个人干活儿,一千个人挑毛病的局面,使得明朝官场做事的环境非常恶劣。

朝史暮想,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