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有参知政事吗(宋代设参知政事)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1. 唐代的宰相

宰相,初为君王辅政大臣如相国、相邦、丞相等官的泛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秦汉以来成为对辅佐皇帝、统领百官、综理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

唐初以尚书、门下、中书三省长官尚书左右仆射、侍中、中书令为真宰相,在政事堂共同商决政务,轮番秉笔。太宗以后渐以他官加参知政事、参掌机密、参预朝政、参知机务、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职衔为副宰相,入政事堂议政,削弱尚书左右仆射等正宰相的职权。玄宗以后,三省长官多虚而不除,或作为藩镇加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正式宰相职衔。宰相多置四员,皇帝初崩,新君始立,选一人摄冢宰名义,是为首相。首相多授太清宫使,次三相皆带馆职,以弘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集贤殿大学士为序。又置枢密使以分其职权。宰相用人渐轻,权力缩小,又常作为加官,用以赏功及安置大臣、藩镇,遂有使相之名。五代因之。

2.宋代的参知政事

官名。唐贞观十三年(639),始以尚书左丞刘洎为黄门侍郎、参知政事。其后,非三省长官而加此衔者为宰相。北宋乾德二年(964),置为副宰相,辅助宰相处理政事

3.元代的平章政事

初为宰相的名义职衔。唐贞观八年(634)诏李靖“每三两日至门下、中书平章政事”,渐演为官名。简称平章、平章事。辽南面朝官中书省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又有同政事门下平章事。金尚书省置二员,从一品,与左、右丞相同为宰相,掌丞天子,平章万机。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中书省、尚书省置,为丞相副贰,从一品,后由一员增至六员,至顺元年(1330)定为四员;诸行中书省亦置二员,丞相缺则为长官。明初中书省置,从一品,洪武九年(1376)废;行中书省置为长官,从一品,九年亦废。

中国古代历史上,宰相机构在不断的变化,从丞相,到三公,到尚书台,到中书省,门下省,三省,枢密院,再到中书门下,元中书省……甚至某个时期的明内阁,清军机处。都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宰相的作用。

而我们考察这些权力转入方的机构,就会发现,它们往往都不是归属于原宰相机构管理的官僚机构,而是亲近皇权的,属于皇帝身边的侍从机构,尚书台就是典型,尚何意?就是掌管,打理,战国时就是掌书,就是君主身边掌管文字,书籍和文报的,类似于秘书性质的官员。汉武帝时,为了集权,就不断加强尚书的职权,成立了中朝(内朝),就是有别于丞相主导的外朝。相最重要的两项职权一是君前议政权,二是监督百官执行权。那么作为君主身边侍从亲信,尚书等官员在皇帝的刻意偏袒下,就大大提升了其君前议政决策的功能,从而分割了宰相最重要的一项权能。然后,由于这些官员或者职位往往位于宫城之内,与皇帝亲近,所以慢慢的权力重心就像这些机构转移,这个转移过程一旦完成,该机构就彻底取代原有宰相机构成为真正的宰相机构。然后慢慢回归到外朝。所以在历史很长时期,往往既保持了原有的宰相机构,新的内朝机构又攫取了大量权力,会出现不兼任该内朝机构长官不是真宰相的说法,比如汉末魏晋时期,不录尚书事不为真宰。宋代因为选择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考察宋代历史,尽管教科书说枢密院,参知政事分割了相权,但是你会发现,宋代宰相机构始终是明确的,这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虽然宰相的名称在变,元丰之前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元丰之后有尚书仆射+中书侍郎/门下侍郎,有太宰,少宰,有左相右相。但是这个机构始终没有被任何中朝或者内朝机构分割和转移过权利。甚至宋代的宰相机构,还在不断扩张权力,到了南宋,枢密院的大多已经被中书侵夺。元代因为统治技术比较粗糙,对于中央权的设置比较简单,宰相就是中书令,权力极大,这也是南宋宰相权力扩张的一个继承。而到了明代,朱元璋并没有如同历史上其他王朝一样,用一个机构缓慢分割取代外朝宰相,而且直接暴力废除了宰相制度。废除后的部分权力收归皇权,部分权力分给六部。而朱元璋后的皇帝没有老朱那么逆天,所以就由两个亲信机构开始分别承担部分原相权就是司礼监与内阁。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别的朝代是外朝内朝并存,权力和平向内朝转移,外朝被架空的同时,内朝完成外朝化,成为真宰相。而明朝是直接从根子上打掉了外朝,于是内阁再怎么牛逼,始终不能真正的外朝化,在制度上无法绕开这个问题,你在制度上只是皇帝侍从机构翰林院下的一个附属机构。也许你可以依靠个人能力,获得很大的权力,比之历代宰相不差分毫,比如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但是你始终不是名正言顺的六部的上级机关(而宰相是),这也就是有学者认为明代内阁始终未能完成宰相化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