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府的石板桥:暗杀汪精卫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汪精卫“戎装照”

  一、

  北京的什刹海的后海北岸,有一座醇亲王府,又叫做摄政王府。这里的前身是清代初期大学士明珠的宅第。这座府邸被赐给醇亲王奕譞,奕譞就是光绪皇帝的父亲,即光绪是生在这座府邸内的。后来光绪入宫当了皇帝,奕譞的另一个儿子载沣就继承了醇亲王的爵位,这座府邸就传给了他。再后来,载沣的儿子溥仪又进宫当了皇帝,这座府邸出过两个皇帝,实在很了不得了。因为溥仪年幼,国家大事都交给醇亲王载沣处理,于是,醇亲王就被称为摄政王。直到辛亥革命爆发后,载沣辞职,在这里中养老,并于1949年后把府邸售给国家。醇亲王府的东面,有一座小桥,名为石板桥。这座桥是由三条石板筑成的,常的简陋,桥石与地面相平,下边有一个小流水沟,平时经常干涸,每逢下大雨后,桥下才有水流过。也就是说,这是一座架在排水沟上,供人们行走的简易的小桥。但这座桥在历史上确是大名鼎鼎,这里就是汪精卫刺杀摄政王的地点所在。现在,北京的水位下降,以前遍布街巷的排水沟也渐渐的填平了,这座桥早已经没有了。

  二、

  汪精卫本名汪兆铭,生于1883年,字季新,笔名叫精卫,因此历史上多以汪精卫称呼。他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广东佛山市。汪精卫十三、四岁,父母相继去世,只得跟同父异母的长兄汪兆镛生活。他自幼聪慧,精通《四书》《五经》,在1902年3月参加广州府试得第一名秀才。后来,汪精卫的哥哥病死了,他于1904年考上留日官费生,1905年参加创建同盟会活动,走上职业革命的道路。

  这一时期,也就是清王朝的最后几年里,革命者们受到无政府主义激进思想的影响,一时暗杀成风,很多追求革命的青年,都认为只有先将那些王公大臣们逐一刺杀掉就能够推翻清朝的统治。这样的案例有很多,比如史坚如刺杀两广总督德寿,吴樾谋刺出国考察的五大臣,袁世凯遭炸弹袭击,彭家珍炸死了宗社党首领良弼等等,一时间暗杀活动如火如荼。很多同盟会的会员都立下重誓,并写了血书,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而汪精卫在这种风气的鼓动下,也成了当时的杀手之一。

  1907年,孙中山离开日本后,他就带领汪精卫、胡汉民等同盟会员一起,组织在全国各地发动武装起义。不久,汪精卫在东京与黄复生、喻培伦、陈璧君、黎仲实、曾醒、方君瑛等7人,组织了一个暗杀团。1910年,汪精卫等到了北京,先计划谋刺庆亲王奕劻。因警卫过严,实在无从下手。后又谋划炸死赴欧洲考察回国的载洵、载涛两贝勒,他们是从火车站下车,汪精卫就多次到火车站去考察,结果发现火车站天黑人多,更难以下手。最后,汪精卫思考了许久,决定谋划炸死摄政王载沣,皇帝溥仪年纪还小,父亲载沣是实际的掌权人,杀死他的话可以震惊中外,给清政府的统治以致命的一击。

  三、

  载沣的醇亲王府在后海北岸,也就是今天的卫生部,每日上朝,他经甘露胡同、鼓楼西大街、地安门大街,过景山至紫禁城。1910年初,汪精卫和其他同盟会的成员们一起回到了北京,汪精卫仔细查看了周围的地形,计划在鼓楼西部的一段比较短的墙后投掷炸弹,可没相当那里当时正在修路,载沣改变了进宫路线。他又想在烟袋斜街由屋内投弹,但苦于一时租不到房子。最后决定在摄政王府附近一小石桥下埋设炸药。

  为了行动方便,他们又在什刹海附近清虚观,向道士租了一间房,又定制了一个能装50磅炸药的西瓜一般大的铁罐。这一段时间,陈璧君和汪精卫一直在一起,她一方面很支持汪精卫的行动,又很担心他受到危险。1910年3月31日,同盟会成员喻培伦、黄复生去摄政王府的石板桥下挖坑。而留下汪精卫和陈璧君两人。陈璧君知道汪精卫明天将在爆炸中和载沣同归于尽,这将是他们两人最后的一夜。陈璧君拉著汪精卫的手轻声地哭泣,汪精卫本想找一些话安慰她,可是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本来他们以为在寒冬的夜晚人迹稀少,在寒冷的深夜行事不会有人发现。可是天公不作美,附近一家人的男人晚上深夜走出家门去散步。此人走到摄政王府附近,忽然看到有人影在桥下挖土,他立即联想到人们埋藏财宝的故事,于是潜伏在一旁偷看,想事后取走财宝。可是看到黄复生和喻培伦,埋好炸弹后又开始拉电线、埋电线时,他感觉到情况不对,这不是埋财宝,而是一个重大的阴谋,于是从藏身之处跑出来前去报警。

  黄复生和喻培伦刚埋好炸弹,忽然看到从附近闪出一个黑影跑了,立刻意识到他们的行动被人偷看到了。于是喻培伦先跑回去向汪精卫报告,黄复生则在附近监视。不一会儿那个男人带著两个巡警前来,黄复生意识到他们的计划已彻底暴露,也跑回去向汪精卫等人报警。喻培伦建议他们现在立即离开北京,还来得及逃过清廷的追捕。但汪精卫说虽然发现了炸弹,但警察未必就能查出来是他们干的,所以不用著急,看看风头再说。

  第二天北京各大报纸都登出了银锭桥下发现炸弹,有人想行刺摄政王的新闻,不过报纸上的分析却都认为这是清廷内部的势力斗争。有人说炸弹中包炸药的报纸写有伦敦字样,而贝子载洵和贝勒载涛正好刚从伦敦回来,很可能是他们搞的暗杀阴谋;也有人分析认为是庆亲王想篡权的阴谋,但没有一篇新闻怀疑到革命党,使汪精卫等人大为安心。三天后又有报纸登出新闻,说银锭桥炸弹案的凶犯已经抓获,汪精卫等人更为安心,于是开始策划下一次行动,让喻培伦去东京买炸药,陈璧君去南洋筹款,汪精卫和黄复生继续潜伏在北京进行下一次暗杀的策划。

  然而汪精卫等人却中了清廷的计谋。清廷警察发现炸弹后,立即明白是革命党所为。为了防止暗杀者们逃跑,清廷故意向新闻界放出朝廷内部暗斗和凶手已经捕获的小道消息,使暗杀者们安心留在北京。清廷警察发现炸弹中的炸药是外国制,但几颗螺丝钉却是新近制作的。警探到北京市内各个铜铁店调查,骡马市大街的鸿太永铁铺认出螺丝为该店所作,是琉璃厂“守真照相馆”的老板要求他们作的。警探开始监视“守真照相馆”,正好赶上“守真照相馆”搞装修,一些密探混入装修工人中,从“守真照相馆”中盗出了革命党的机密文件,发现这次暗杀正是革命党所为,首谋就是清廷出10万两白银悬赏人头的朝廷钦犯汪精卫。

  1910年4月16日,警察包围了“守真照相馆”,将汪精卫和黄复生一举抓获。由于谋刺摄政王是一个大案,民政部尚书肃亲王善耆亲自审理此案。由于清廷已经宣布预备立宪,1910年4月25日清廷法部按照文明国家之法,开庭审理汪精卫行刺未遂案。汪精卫在被告席上昂首挺胸,慷慨陈词地宣读了他即时写成的四千余言的供词。肃亲王意识到:革命党人行刺的目的就是玉石共焚、杀身成仁,他们早已作好献身准备。本来加害皇族是满门抄斩的死罪,但肃亲王决定从轻发落此二人,以安抚天下人心。摄政王载沣最初主张立斩此二人,但经过肃亲王的反复劝说,同意从轻发落。1910年4月29日,清廷以汪精卫、黄复生二人“误解朝廷政策”为由,免除他们死罪,判处二人永远监禁。

  四、

  汪精卫接到免死的判决时,有捡来一条命的感觉,但还是要长期蹲监狱了。汪精卫在狱中无事,每日作诗。汪精卫狱中诗作最有名的一首是《慷慨篇》,里面有“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两句。这首诗歌从狱中传出后,立即被许多报纸争相转载广为传颂。此后,革命的形势发展之快,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短短十几天内,全国二十多个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廷为了挽回颓势,急忙宣布开放党禁,释放政治犯。1911年11月6日,清廷宣布释放汪精卫和黄复生,北京各界一千余人前往法部大狱门前欢迎这两位刺杀摄政王的义士。

  辛亥革命成功后,汪精卫实践了他“革命成功后,一不作官,二不作议员,功成身退”的诺言。可是到了1927年7月,汪精卫叛变革命。1938年底,汪精卫公开投降日本。一直到了1944年11月,汪精卫在日本名古屋病死。死后埋在南京东部梅花山,并修了规模宏大的墓。抗战胜利后,汪精卫墓被国民党炸毁。

  现在。那座醇亲王府的石板桥因修整市容早已拆除,流水的小沟也被填平,原来的遗迹已荡然无存。曾经有广泛的传说,说汪精卫自杀摄政王是在著名的银锭桥上。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尽管银锭桥很知名,但它离摄政王府很远,又不是摄政王上朝下朝的必经之路,而且桥下就是什刹海,根本没有藏身和放置炸弹的地方,可见这个说法是不对的。银锭桥至今仍在,未改旧观,桥下有潺潺流水,不能埋伏炸弹不辨自明。而且银锭桥周围环境不适宜车马通行,银锭桥距离醇王府又很远,不是载沣上朝必经之途。这些事实都说明刺杀载沣的地点不是银锭桥而是石板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