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春分的4个习俗,年轻人知道的不多,你听过几个?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
3月20日,迎春分节气。
“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
春分时,太阳直射赤道。
这天,
不但平分了春季,平分了寒暑,
也平分了一天的时间,
致使昼夜的时长相同。
每一个节气都是一个传统节日,每一个节日必然会有固定的节俗文化。
2022年春分的时间是3月20日,在春分到来之际,全国各地都有哪些节俗和讲究呢?
01
竖蛋
“春分到,蛋儿俏”。
竖蛋,也称立蛋。据史料记载,春分竖蛋的传统起源于4000年前的中国,人们以此庆祝春天的来临。
我国很多地方在春分举行竖蛋比赛。这个春分,试试竖蛋吧!
02
放风筝
清代诗人高鼎在《村居》中,描绘了一幅春回大地之时,儿童借助东风放风筝的美好场景: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春分一到,草长莺飞,正是放风筝的好时间。
走出家门,沐浴春光,奔跑着放飞风筝,与生机勃勃的春天时节相得益彰。
春分正值周末,安排一场踏青,放一放风筝吧!
03
吃春菜
生长在田埂边、坡地间、树丛下的各种野菜,是春天的馈赠。
我国部分地区,有春分时节吃春菜的习俗。人们采撷春季野菜,将它们凉拌、清炒,或拌馅和面食用。
品味国学经典,赏读智慧人生
在我国岭南地区,春分吃的“春菜”是一种野苋菜。
逢春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春菜,祈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04
送春牛图
春分是农耕开始的一个重要信号,而过去农耕一定离不开耕牛,由于当时的并没有现代化工具,所以耕地的时候耕牛就变成了主力。
但由于当时社会耕牛特别珍贵,人们为了期盼农事顺利以及大丰收,会专门为耕牛设置节日。
春分作为耕牛的节日之一,最重要的习俗就是“送春牛图”。
顾名思义“春牛图”指的是一种,用黄纸或红纸绘制的类似年画的贴画。这幅画上的主要人物,就是一个农民赶着耕牛耕地的场景。
在马上要春耕的时候送春牛图非常应景,而送图人一般都会被称为“春官”。
他们在送春牛图的时候嘴里会不停地唱着吉祥话,这种形式又被称为“说春”。
05
春分养生
“百草回芽,旧病萌发。”
春分时节,气候变化剧烈,忽冷忽热,体弱者容易生病,有旧病的人容易复发。
因此,在注意保暖的同时,还要多喝水勤锻炼,按时睡眠。
此外,春季气温回升,血液循环加快,大脑的血液和氧气供应相对减少,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民间称之为“春困”。
“春困”不能单纯依靠多睡觉来解决,会“越睡越困”,要积极参加锻炼和户外活动,多做深呼吸,给大脑提供充足的氧气,多舒展肢体,尽量少熬夜,保持心情愉悦。
春分的关键词是“平分”,这一天,我们共享等长的昼夜。
立蛋像是追求心态与身体平和的仪式。小心翼翼努力实现目标时,也将一颗平常心放置其中。做到了,就如同掌握了一种舒适的心法。
春分,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个温柔提醒,让我们调整身心,与自然平衡。
从春分开始,我们一路向夏至走去,白昼越来越长。春分,也可以是我们重新启程的心灵起点。
愿我们迎着长长的日光,拥抱柔柔的温暖,一路走下去,始终不舍希望与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