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往事:镖师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这是一个被人们口碑相传了许久的神秘职业,关于他的记载在历史文献中找不到只言片语,可他的形象却被人们越传越神。有人说他们是身怀绝技的高人,有人说他们是能言善辩的说客,有人说他们个个是一身正气,也有人说他们与贼人蛇鼠一窝。他们中有顶天立地的大侠,也有太后亲封的侯爵,这究竟是怎么样的一群人?这个职业真的存在过吗?
在中国,曾经有这么一个职业,他们押运着货物走南闯北,有的时候还会押送几趟特别的东西,这些人曾经有一个被传了很多年的共同称呼——镖师。
有一段评书是这么说的,说
康熙
时期有一个镖师叫做黄三泰,有一天,这个黄三泰路过康熙的狩猎场,就发现康熙正被一只大老虎追着呢,于是这个黄三泰一抬手,三个镖,“嗖嗖嗖”就飞过去了。这个大老虎被制伏了,康熙非常高兴,龙颜大悦,于是重赏了黄三泰。怎么样?镖师还是有两把刷子,够厉害吧。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镖师是什么样的呢?
镖师这个行当,从理论上说,在明嘉靖朝以后,它产生的条件已经具备了。但是镖师真正成为一个行业,应该说是在
清朝
的
雍正
时期。北京最大的镖局会友镖局,他们师徒口碑相传,声称他们开业于康熙年间,如果口碑是正确的,那么从整体大环境来说,它只能是康熙朝的晚期。为什么呢?康熙早期时候,社会还很动荡,在社会动荡的时候,当然是烽烟四起,征战不息,镖局是没有办法在这种动荡的环境中保证它押运的货物平安过境的。镖局存在的前提是什么?大乱没有,小乱经常发生。这种小乱就是说,在整体大环境基本安定的情况之下,这小贼小匪的小歹人,经常出来骚扰,这时候镖局有能力制伏这些小乱,这种小乱最典型的是什么呢?
太平天国
被平息,捻军被平息以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前,当时商品经济发展了,货物流通了,长途贩运也多了,在这种情况下,镖局有了产生的温床,镖局的全盛时代呢,就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中国能数得上的末代镖师叫屠逵元,人称“外管屠三”。
有一个记者曾经采访过他,据说当时见面的时候,正是在20世纪60年代,这位记者走进屠三屋子的时候,当时是一个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非常昏暗,甚至看东西都不太清楚。据这位记者回忆,“他当时抬眼一看我,我觉得他的目光炯炯有神,话谈起来以后,声音洪亮,气出丹田。他跟我说了几句话,给我印象极深,他说,‘我屠逵元混壮的时候,骑走马,坐骡车,安定门内外,谁不知道有一个屠三爷,混危的时候,我拉过洋车,登过三轮,下门头沟背过煤,可没要过饭,没送过客。’送客是什么?追着熟人要钱,见了熟人,追着人要钱,我没要过饭,没送过客,他说男人能够栽跟头,不能跌份儿,栽了跟头能爬起来,跌了份儿就永远爬不起来了。他还说,我走过镖,但是,没进过宅门,没请过安。说完老头呼一下子站起来了,他并不高大,但是他跟我拍着自己胸脯说,我也对得起爹妈给的这副身子骨,这一声,气势真是有点老骥伏枥长鸣不已的劲儿。”
这位末代镖师屠三爷,经历确实是很广,他进入镖师这一行时,正是镖行解体的时候。镖行为什么要把他给收下呢?一是因为他是蒙族人,可以通过他多拉几个买卖,另外他这个人会养鸽子,他的信鸽,能从张家口飞回北京。当初这个镖行通信靠什么?就靠信鸽报平安。比如说从北京安定门外起镖了,到了居庸关,放个信鸽回去,告诉平安到达,到宣化再放一个,到张家口再放一个,后来这个养鸽子的人少了,能养出这种水平的鸽子也不多了。养鸽子的人都会打弹弓,咱们一般人打弹弓,上去一弓,打在鸽子的膀子上,鸽子残废了,就失去养的意义了,这个弹弓的讲究是,打鸽子的胸脯,打它嗉子,劲儿还不能大,一弓上去把这个鸽子打下来,不能伤了它,捡回来还能继续调养,还是好信鸽。这个屠逵元打弹弓这两下,可是他的看家本事,飞出两弓去,说打左眼,不打右眼,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
一、镖师的秘密武器是什么?
有人说,这末代镖师的弹弓还真厉害,那其他的镖师们,应该也都有点自己的绝活吧?
咱们先说说这个镖行的武器,中国武器据说是十八般兵器。实际上何止十八般,一百八十般也不止。但是,这个武器相当一部分是什么呢,是装饰物,仪式上用的。咱们最简单地说,皇帝仪仗队中的金瓜,开山钺,这种武器它只能作为仪仗,你抡不起来,使不动,就像现在的礼炮、礼枪。再说这个剑,小说上所说的剑,说的是神乎其神,实际上这个剑只是军官的配物。说实在的,使刀要比剑方便得多。简单说,镖行的武器比较简单,一个就是所谓的单刀,也是腰刀,就是防身利器,也是进攻的利器。如果在马上,那就是长矛,有这两种武器已经够了。
一个全能镖师,说实在的,得有陆战的功夫,水战的功夫,车战的功夫,马战的功夫,还得有蹿房越脊的轻功。他们分工还挺细,全会才能算一个全能的镖师,所以当时有一种说法,一个全能的达官爷,比考个武举还难,像这么全能的镖师确实也比较少,属于凤毛麟角,那在镖界里也算是能人泰斗了。像镖界的老泰斗,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焦林朋,还有一个叫李尧臣,他们可以说是全能镖师。
那除了这些日常的武器之外,他们会不会使用一些暗器呢?
暗器,暗中投射使人不及防备的兵器,其种类繁多,如镖、袖箭等,古人对之有“不怕丈矛,只怕寸铁”的评价。而墨玉飞蝗石就是镖师们最钟爱的暗器之一。不过镖师们用暗器可不是为了伤人的,那么他们用这个暗器是来做什么的呢?
二、镖师是因用“飞镖”而得名吗?
不少人认为,既然叫镖师,估计最厉害的武器应该就是镖了。评书里面提到那个黄三泰,有一身的好武艺,不过最厉害的就是用镖,评书艺人经常说金镖压绿林,这个金可不是黄金的金。
如果真是用金子做的,这镖可太贵了。这镖到底是什么做的呢?这金字不是黄金的金,是一斤的斤,斤两的斤,一般都是一斤大的镖。这个镖超过一斤了飞不动,这镖要是二两,飞出去以后没杀伤力,它也飞不远。所以这个镖作为武器来说,它以一斤最为合适,所以叫斤镖,跟奥运会那个铁饼差不多,甩出去也是差不多重的。这么沉的暗器,镖师真的能用吗?
三、不能伤人的暗器
那个时候,镖师们如果真要说有什么暗器,应该就是石子了,外号叫飞蝗石子,意思是说就跟蝗虫似的。飞蝗石子,它作为暗器,绝对不能致人于死命,近距离打,打到脑袋上,说句北京土话叫开瓢儿,它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信号,根本也就伤不了人。给人看守宅院的镖师最忌讳的是擒拿一个活口,擒拿一个活口会造成很多麻烦,甚至于给宅主造成麻烦,也忌讳置飞贼于死地。至飞贼于死地以后,那镖师跟飞贼等于是结了死过节了。他的同伙会想着法儿的报复。所以,对镖师而言,最好的办法就是说,把飞贼吓走,把他吓唬走就行了。
但身为镖师,又必须上房接战。接战的过程中,往往先飞出来两个石子,打得屋瓦震响。那是给谁看的呢?是给打更的看的。因为在宅门里头,晚上值班的人,一个是镖师,负责房子以北,另外还有一个报时敲更的打更人。他按时把几更天报出去,另外他还有一个责任是防火。为什么镖师要飞石子给打更的看呢,他打出这个石子的时候,一个是给飞贼看,你跑吧,一个是让打更的知道,我们已经交上手了,日后也好有个证人,这里来过贼啊。所以,实际上两个石子弹出去,根本就不是冲着这个飞贼打的,他扔到哪儿去,实际上就是一个信号。有时候这个贼跑的时候,还专门给镖师留下点东西,好让镖师去交工,也不让你空手而回。您可别误认为这两伙人是里应外合。镖师他最高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这个飞贼给驱走,而不是说给逮着。他不希望逮住,也不希望飞贼死了。
不过,飞贼来了,在房上有什么动静,或者是溜门撬锁的声,镖师发现后也不会直接给他吓跑,他等他案发,让飞贼把这个现场已经给做好了,门撬开了,或者说把房顶上的瓦揭开了,或者已经在墙上掏出一个窟窿来了,现场做的已经很明显了,差不多了,镖师才出手。
跟咱们看电视里警察抓那个贩毒品的一样,正式交易给钱的时候才抓,因为要人赃并获。这捉贼一嗓子呢,实际上按他们的行话叫送客,让快走,飞贼走了以后,现场留下了,那么我这坐夜的镖师有功,东西没丢,说明我这镖师在你家是有作用的。如果飞贼刚一上房他听见声就喊捉贼,飞贼可能就跑了,人家可能说你瞎咋呼,其实什么都没有,所以必须形成作案现场。
镖行里的确有会使镖的人,但是,镖师并不钟爱这种武器,因为这种武器,你要背上十颗就是十斤啊。带上这么多所谓的暗器,你走镖的时候并不方便。其实,真正代表镖师的镖,意思是指标枪的标,可能是某一种标志性的东西,类似一个标旗。
四、镖师为什么被称为“镖”师?
既然镖师不是以用镖见长,那么,镖师为什么被人们称之为镖师呢?这得从它的镖行起源说起。它是起源于平原地带。这个武器以什么武器为主呢?两排短矛,矛头冲上排着两排。这个短矛的头你从外头看,好像搁着两排镖似的。他为什么使用短矛呢?这个短矛可以进行白刃格斗,格斗的过程中可以飞出去,飞出去以后还便于找回来。所以,这个短矛是既实用而且又价廉,简而易行,所以车上就搁两排短矛,人家看见这两排短矛,矛头冲上,就跟搁两排镖似的。因为在车上,久而久之就把这个车叫做镖车。这才是镖师、镖局、镖行的镖字的真正由来。
如今的北京城再也看不见挎刀走马的镖师了,当初老北京的镖局兴起于何时?规模有多大?兴盛时期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当年老北京有名的镖局又有哪些呢?
在镖行最兴盛的时期,北京有著名的八大镖行,八大镖行这个排行榜,各种版本不太一样,但是公认的,会友镖局,位居八大镖局之首。为什么只有会友镖局是公认的第一呢,这事还要慢慢说来。
首先镖师是干什么的,当时是走镖的,为商家保护货物。土匪们自然把眼光都盯在了镖师身上。那个时候,在北京闹得比较凶的是宋锡朋这个人,宋锡朋他本身到东三省当了马达子了,就是当了马匪了。借着签订《辛丑条约》的混乱,他又回到冀州,召集了一帮人就呼啸山林了,当时正是民不聊生的时候,义和团运动失败以后,很多义和团的人也走投无路,也就投了这个宋锡朋的麾下了。这些人都是拿着大刀长矛,再有的就是白洋淀上打野鸭子的那种抬铳子的人。
宋锡朋做大以后,他做了好几个大案,做了大案以后,他向八大镖局发出照会,我要受香火,受香火就是施供奉,你们就给我送钱来吧。镖行这儿的规矩是什么呢?他可以交朋友,但是不能进香火。要开了这个口子那就是后患无穷了。所以,宋锡朋的这个要求,被镖行的人严词拒绝了。为了教训一下北京的八大镖行,宋锡朋决定做一起大案。
当时河北的盐法道有一批收的税银,要运到天津的直隶总督衙门,就把这个差事委托给会友镖局了。运税银这事为什么要交给镖局来做呢?那个时候世道乱,一般人都吃不饱饭,下级的小官兵们自然也很难保肚子,于是,有些兵就仗着自己年富力强,拿着武器当土匪。特别是社会动荡的时候,一些被派出去押饷的官军,经常发生哗变,官军哗变了以后,抢了自己押的饷银去当山大王。官兵哗变了以后,这就麻烦了。押解的这个军官,这失职了,任用他的这个机关,你叫滥用匪人,你用人不当也是罪。在发生过几次押饷的官军哗变以后,清政府对他自己的军队信不过,他就把这个饷银交给镖局,他也不敢包给一个镖局,他知道你要真正全被劫走了以后,你赔不起,他分批、分批的包给很多镖局,让你押解到北京来。押饷的委员空身到北京,等着验收就算行了。
这招的确是好,镖局也很愿意接纳,一般都是逢百抽五,5%的佣金可不低呢。而且,由于是给官方运税银,俗称皇杠,哪个衙门委托你的,他也肯定会给出示一些属于是特别通行证什么的。沿途的官方也得加以保护。按说这条路,应该是畅通无阻。可是,没想到,会友镖局这趟镖走的可不轻松。
走到下西河的时候,有一些官兵模样的人,说要上船检查,穿着现在说叫制服,以前叫专号的衣服,号什么的全对,人家要检查你没得说,镖师就出示了镖单、路引、公文、上报材料,人家说那也不行,我们得看看你们有没有夹带。镖师说了,这是盐法道的饷银,上头都有封箱,我们根本不敢动,我们的货您尽管检查。这些人上了船以后,镖师们才发现这些人可不是官人,这是匪人,在船上动起手来了。这时候动手按照现在说是动真格的了,镖师他们手里都有手雷手枪,很快就把假的巡检司给打了。打的过程中,这帮土匪们还是抢走了几个箱子。
土匪虽然被打下了船,但是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把大船围困起来了,围困大船使的什么?使的是那个白洋淀打野鸭子的那种沙子枪,四面开火,把两艘大船围在中央,你动不得,那个沙子枪远了以后没有什么杀伤力,要是近了以后,也可以致人于死命。
镖师们被困在这儿没办法,在枪战的过程中,镖师死伤不少。没办法,最后派会游泳的人突围突出去,冲出去报案。因为押的是盐法道借给直隶总督的饷银,地方巡防营当然不能掉以轻心,派了一哨马队赶过来解了围。但这次事件会友镖局还是吃了大亏,镖师伤了七八人,要不是仗着武器好,很可能就全军覆没了。之后没多久,会友镖局牵头,京城各大镖局联手围剿宋锡朋匪帮,老镖师焦林鹏活捉了匪首。此战不仅巩固了会友镖局的行业地位,更是成就了焦林鹏的一世英名。
老北京的保镖中可是藏龙卧虎吧,不过,镖师们不光武功高强而且还有不少是身份“显赫”的人。晚清的时候,还有一位镖师被封为侯爷的。怎么回事呢?这要从慈禧那时候说起,慈禧在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她带着几千宫女和侍卫往西边逃了,她路过现在的昌平,东贯市和西贯市。贯市是出镖师的地方,尤其镖师李家。雍正时期,大名鼎鼎的神弹子功夫李五就是这家,那就是贯市人。到贯市后,人家发现她是太后了,当地的人,特别是李家,为了表示对清朝皇帝的效忠,拿黄布做了两顶骡轿,在危难之中,有人送骡轿,还是黄布骡轿,那么就是说,皇家的这个气运未衰,皇家的威严还在。慈禧很高兴,这个骡轿坐着确实舒服,比“咣当、咣当”的骡车强多了。而且派了一个姓杨的伙计,他拉骡子拉得最稳,这个小伙计一直把慈禧送到太原,慈禧就封了姓杨的伙计为引路侯,赐李杰为六品顶戴。话说那时候,公侯伯子男,这个引路侯从名字上来看,官位可不低。可是,慈禧也食言自肥,据太监修明回忆录上说,这个引路侯就是这么一说,就跟现在荣誉院长一样,名义上的。没真正办手续,没有真正给他当官,也没真正的拿侯爷的俸禄。就是每年春节,这杨侯爷赶上大车,把那个土特产送到皇宫进贡,慈禧每次都有回赏,这进京的时候车上一面黄旗,叫做引路侯,从宫里回来,拉着慈禧的这个封赏,也还扯着一面旗子叫引路侯,实际上也就是风光了这么几年,摆摆谱。
特殊护卫是近年来悄然兴起的一个新兴职业,那么100年前的保镖们又在保护着什么样的人呢?
五、卫队与保镖哪个更可靠?
在晚清时的北京,用镖师来看家护院是一件很流行的事,像李鸿章就喜欢用会友镖局。李鸿章作为这么大的官僚,而且是淮系军阀的首领,他完全可以调几个淮军来保卫护院。那他为什么要聘请这些镖师呢?
原因很简单,在北京,他不能使用军队。
说到这,咱们还得说一次曾国藩的教训,曾国藩平息了太平天国以后,他是准备进京领赏的,他本以为自己会受到很高的礼遇,没准儿在午门,皇帝会给他举行欢迎仪式呢。没想到慈禧太后就在养心殿召见他,第一句话不是表示嘉奖慰问,而是问你带来了多少人马?曾国藩当时就愣了,说路途不静,我带了少量卫队,进入京城的只有数十人而已。曾国藩回到湖广会馆后,彻夜未眠,以为大难将至。在这一点上,曾国藩吃了苦头,李鸿章可吸取教训了。当时他的军队在天津,进北京一兵一卒都不带,他的住所请会友镖局的镖师保护,这对皇帝表示什么呢?我也无异于一个富家翁,绝没有一点私兵,你要知道,建立私人卫队的话,在封建社会皇上眼里是犯大忌。
不仅是大臣们喜欢用镖师看家护院,清朝的王爷们,对镖师们也情有独衷。一般王府里只有18个侍卫,不过基本上都是饭桶。这18个侍卫,为什么都是饭桶呢?他们这个王府侍卫,不是姑爷就是舅爷,因为当王府侍卫没一点事儿,侍卫也是起码说是个七品官,这个姑爷、舅爷的话,他正好去当王府侍卫,也不用出去打仗,所以,有点关系的人都会去做这个差事。
顺便讲一个故事,有一个王爷,他已经是郡王之后,成贝勒了,他去上坟,上完坟回来以后,坟地那儿附近不都有村子吗?他去转转,蹦出两个大黄狗冲他叫唤,没想到这个侍卫比他跑得还快,侍卫先跑了,好几只大黄狗围着贝勒爷直叫唤,把这个贝勒爷给吓了个半死,好不容易出来一个老头,把黄狗轰走了,这个贝勒爷谢了老头十两银子,这时候这个侍卫才回来。这件事情虽小,不过,相信你从中也能看出,清末的时候,王府侍卫都是什么人物。所以,王府里也很需要雇镖师来保证安全。
六、打出国威的镖师
随着清王朝的解体,镖局也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不过镖师们的身影却一直活跃在历史的舞台上,这中间最突出的就是末代镖师李尧臣。
那时候会友镖局已经解体了,李尧臣李老先生在天桥开茶馆,一天他在报纸上看到,日本人到中国来打擂,分四个赛区。当时李尧臣李老先生觉得太挑衅了,决定挺身而出,他当时已经老了,儿孙满堂了,而且也是镖界名人,他决定给中国人争这个脸,他就报名参加了。
他的家人尽管想阻拦也阻拦不了,因为他意志已决。当时抽签是在南京赛区。李老先生自己后来就说,日本人的素质不错,体质确实不错。一上台,这个日本人蹦上来一看,李尧臣是个干巴瘦的小老头,就哈哈一笑,说:“你行吗?”李老先生说:“你说我不行,我让你三招。”这让三招是镖局的传统战术,我让三招,你进三招,这三招我把你的路数摸透了,之后我连进三招你都没有还手的余地,也容易令对方丧失警惕性。所以,这三招打了以后,李尧臣就知道,对手是力巴儿拳。什么是力巴儿拳呢?就是外强中干,拳还没练好呢,差点儿的意思。三招过后,李尧臣是猛进一招,一拳就把他从擂台上打下去了。后来,李老先生自己说过,说我一生保镖,经过无数战阵,那是为了什么?为了衣食,以后开茶馆以武会友,还是为了吃饭。唯独这一拳,是我李尧臣真正的一拳,这一拳是为中国人争气。
这一拳当时也是大长了中国人的威风。为什么?我还手一拳,一拳把他打下擂台。当时是呼声雷动。怎么样,这个镖师还确实有一些真功夫吧,那么到底他们在什么时候才会使出自己的真功夫呢?保镖遇到险情会怎么办?完全靠武力能解决问题吗?行走江湖的镖师们是靠什么来保证雇主不受损失呢?
七、坐店的谈判专家
其实镖师们轻易是不动武的,他们更多是用嘴上武器。比如说吧,那个时候很多镖师还会兼职做商会的保镖,谁要闹事了,都要找他去摆平,那么这镖师们是怎么摆平故意找茬的人呢?
比如说,一个大商店,或者几家大商店请了一个镖师往这儿一坐,用行话说,这叫“坐店”,他接触的对象是骚扰店家的人。北京叫嘎杂子,嘎杂子闹事官不问,为什么叫官不问呢?这嘎杂子他有法制观念,他的这个取闹行为,在大清律中完全找不出来,即他绝不会触犯大清律。这个嘎杂子是给商家制造混乱,比如说客人在吃饭的时候,突然在一个什么菜里面吃到一个苍蝇,吃出蝎子来,他预先带去的,往那儿一夹。这种事儿应该以前的饭店都会有吧?这都是惯用的无赖手段。这时就要请咱们坐店的镖师出面来解决了。
镖师处理方法多了,比如说吃出苍蝇来了,嘎杂子拿着这个筷子,他说,你瞧这是什么?这坐店的镖师接过来一捻,苍蝇没了,说您这是个肉末吧,这一捻就没证据了。咱们现在如果有些饭店服务员碰到这种事儿,他可能就会往自己嘴里一塞,唉,这不是一个花椒嘛,可能有些服务员会这么做。在老北京,还真出过这样的事儿,有个混混,说这是什么?那个镖师说是个大料瓣吧,拿这个大料瓣往自己嘴里塞,还直咂吧嘴说味儿还不错,实际上他没咽,夹在手缝里了,证据没了,这事儿就了了。再有一种情况,来了以后,镖师看到出这种情况会说,哎呀您吃出来苍蝇来了,这饭先不能吃了,就是给你赔罪,再摆十桌吃着都恶心,明天小号给你摆十桌,我替他给你赔罪,你明天光顾小号,他们那个酒杯看着都恶心,话正说着,“啪”一个硬气功把酒杯给捻了。这样一折腾,您说这个酒杯还能使吗?他这儿说酒杯不能使,饭不能吃,你啊,这样,我先给你顺顺气,你跟我出去喝茶去,如果这个嘎杂子闹事了,他一看这样,他就走了,他要不走,镖师会笑呵呵的跟他拉手,看着跟他拉手呢,实际上发一个腕子功,一攥他就半身麻木了,最后,闹事的和镖师一起就笑呵呵的出去了。
用我们现在的眼光来看,做镖师的简直就像一个谈判专家了。但是这种谈判可不是只耍嘴皮子,他得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之上。像在北新桥一带,据说有个叫刘伯谦的。老北京有这么一句话,“北新桥,旧不了,刘爷镇的住。”说的就是这个镖师刘伯谦,他当时很有名望。清朝末年的时候,他是一个武举,清政府废弃武举以后,他失了军官前程。民国初年,他入了警察厅的警士教练所,当了教官。警察不是有警棍吗,有人管它叫二尺棒,刘伯谦弄了一个“警士十六招”,就类似咱们现在的军体操似的。以后十六招减成八招,基本上这招式简单,下手狠准,又不致命。所以,街道上的小混混,免不了都吃过亏,管他叫阴八招,损八招。警士训练所毕业的,都学过这个八招。他的学生是前几期警察、学警,很快有当了警长,有当了巡官的,他在街上也成了体面人物。中国人很重师道的,学生见了老师,那都是先敬礼后说话的。所以,他在街上很受人尊敬。他以后呢,一个棺材铺聘他为当掌柜的。不是他这个人本身善于经营棺材,就是他坐在那儿起一个威慑作用。到棺材铺找麻烦的是一些无赖,喜欢赊一具棺材,借着来吵闹。附近这些商店,也借他光顾,哪儿出了事儿就请刘掌柜去,刘掌柜去了,凭他的声望就给化解了。要真正的这些小无赖跟他动手,绝对不是个儿。当然,这些小无赖一听跟刘爷动手,恐怕他们也没有这个胆量,知道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八、武力能解决问题吗?
在电影里面,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镖师在走镖的过程中,碰到一些劫镖的,有一个小混混就跑出来,他说,“此树是我栽,此山是我开,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像这样的情节,其实不是瞎编,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
镖道上混的有三种,一种是半专业的,基本上在平原地区,离村镇也不远,业余闹事,地方上的小混混,小无赖,有时候借着走会的行头,弄一个大刀长矛的,碰见有人一出阵,如果是没有保镖的客商的话,很可能丢了货物就跑了。那他就捡一个落儿。这种俗称“打杠子”的,也称“李鬼”。这些人,这样说吧,他还有良民的户籍,并没有占山为王,落草为匪,对于这种人,镖师碰见了以后,就把他们驱散。把刀搁到脖子那儿,教训他几句,好好的不务正业干这个,好好的日子你不想过了。甚至于,有时候会放他们走了,镖师也不报案。第二个就是说,那基本上可能是正式劫道了。正式劫道就是出来喊话这种,如果镖师真正碰到正头了,就会“点春”。
什么叫做点春呢?意思是说,本来是一场厮杀,就像严冬一样犀利,通过谈判,点出了大好春色,这叫点春。在谈判的过程中,第一点镖师得承认,自己吃的是朋友饭,穿的是朋友衣,得给劫道的面子啊,得称劫道的为山大王,别管是真是假吧,得称他一声当家的,或者是掌柜的。为什么呢?你没有劫道的,哪有保镖的,是不是?这一来你承认了他是当家的,那咱们就有谈判的余地了。他劫道的目的是什么?如果他真是一只恶虎的话,他是不劫道的,直接蹦出来以后,举刀就砍。那是真正的二话不说举刀就砍,那是真正的恶虎,碰到这种真正劫道的,那就是不计后果要抢你,跟他没有什么沟通余地,就必须打。那就是一场生死格杀,什么单刀了,长矛了,有什么暗器用什么暗器,左轮手枪有就使,盒子炮也使,确实那是一场血斗了。
可是镖路上一场械斗,少中又少。大部分都是镖师们走到有土匪占山为王的那块儿地,尤其是在过山口的地方,镖师们就先喊镖号了,镖号喊完后,还会喊“合吾”。这样的暗语是什么意思呢?
九、镖师和强盗是一家吗?
合吾——古代押镖的口号,也是镖行的镖号,代表合合气气和平共处的意思。如果遇见贼匪,对方也回应“合吾”,此时镖车就可顺利通过。
对于镖师来说,趟开镖路以后,这个道上的贼就熟了。朋友多了好办事。在走镖的过程中,也不会劫他的镖。所以在走镖的过程中,会提前喊出自己的旗号。一般碰到自己脸熟的那些走镖的,他们彼此会互相喊出一声,互相打个招呼。
至于这个朋友是怎么结交下来的呢?逢年过节的时候,这做土匪的也会进城来买买年货,山大王也好,土匪也好,在山里头蹲腻了,也愿意到北京来玩儿。这时候镖局就是接待站,接待来自于各地的这个道上的朋友。这个朋友来了,镖行确实是比较紧张,得把朋友看住了,别让别人在里头闹事,买东西,听戏、洗澡行,都得陪着。还得管束着这帮朋友,别和别人打起来。
十、不战而胜的秘笈
但是趟镖路的过程中,免不了得动几分真家伙,要不然谁承认你啊。敢战方能言和,能战才能言和。和是建立在战而能胜的基础上。你得有足够的威慑力以后,才能言和,贼匪才能买你账,说实在的镖师最忌讳伤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上之道。
可以说有贼匪才有镖师,他们的工作又是跟贼匪打交道,不可能不联系。但联系的过程中,他又是渭泾分明。另外贼匪呢,当时比较复杂,有的真是被逼无路的就是农民。咱们就说在白洋淀上,打野鸭子的农民,那都是走投无路了。对镖师来说,这些人虽然好像是落草为匪,本身还有一颗善良的心。镖师跟他也有这种平衡感。镖师他主要是什么?他是缓和矛盾不激化矛盾,所以他到哪儿都给足了人家面子。这是他一贯的处事之道,这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与人为善,就是能够用一些比较平和方式解决的,就不要把它付诸武力。
其实咱们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这个冤家宜解不宜结,这个镖师确实是谈判高手,如果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掌握他们的那些技巧,面对一切事情掌握一个分寸和一种手法的话,可能比硬来解决问题的效果会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