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什么?(清明节扫墓的风俗)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清明节,我家乡的风俗主要扫墓祭祖,它的起源,要从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这个节日的设立与晋国士人介子推有关。公元前655年,战国纷争,晋国晋献公公子重耳,为躲避父王宠姬骊姬的谋杀,无奈出逃他国,很多国家都不接受重耳的避难。一个名叫介子推的大臣追随重耳出逃,一天他们断粮了,大家纷纷去挖野菜充饥,介子推却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一块来,做了一碗肉汤捧给重耳,这就是“割股奉君”的故事。十九年后,重耳终于被迎接回国当了国君,62岁登基做了晋国国君。晋文公于是到处寻找介子推。此时的介子推却背着老母亲进了绵山,不愿意入朝为官。有人出主意,三面放火,逼介子推出来。不料,介子推背着老母抱着一颗柳树宁肯烧死,也绝不出山。大火熄灭,有人在一棵枯柳树下发现了介子推母子的尸骨。晋文公悲痛万分,下令在介子推忌日禁火寒食以寄托哀思,于是就有了寒食节,而寒食节之后的一两日就遇到清明节气了。
在不断的发展演变中,清明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的位置,到了清代,“寒食”已被遗忘,寒食在演变过程中静静地融入到了清明,清明也从一个单纯的农事节气上升为一个重大节日。
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我知道清明节的习俗还有很多,除了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除了扫墓,习俗还是挺多的:
1.清明节也叫三月节。现在每年阳历的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它属于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也是一个节日。此时,很多地方正值烟雨蒙蒙时刻,笼罩着一层薄薄的愁绪,若隐若现,天地间仿佛都变得很沉静起来。
2.清明节拜祖,扫墓,赏花踏青,缅怀先烈,思忆亲人,是中国传统最重要的习俗。现今人们在清明节前上坟扫墓,铲除周围杂草,贡上几杯冷酒,摆上几束菊花,点上几柱香,烧上几串炮竹,恭恭敬敬地给亡灵行鞠躬礼,寄托对亡者的怀念。
3.赏花踏青。带上几个亲朋好友,来一个说走就走的旅行,初春的大地,万物复苏,鸟鸣虫叫,柳绿花红,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梨花盛开,桃花怒放,放松心情,全身心投入到这样旅行的盛宴。
4.插柳种花。古代描写杨柳的诗句真是不少,“绿杨烟外晓寒轻,公众枝头春意闹”,“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柳絮飞时花满城,梅花发后在三湘”,春天,杨柳抽绿,清明折柳,插柳是很普遍的习俗。折几枝柳条,编个柳帽,传承中国文化传统。
5.植树。俗话说“百年树木,十年树人”,清明前后,雨水纷纷,温度适中,正是植树好时节。每一棵树苗,都能从生根发芽,到枝繁叶茂,到参天大树。也是自己对大自然的贡献。
6.放风筝,荡秋千等。“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各地清明放风筝,荡秋千,是一种不变的习俗,放风筝也是人们喜欢的一项活动,尤其是小孩。每逢清明节,人们偕老带幼,在广场,田野放着各种造型,各种颜色的风筝。寓意着,迎接春天,放走烦恼。还有小孩子,可以玩荡秋千。还有好多习俗,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会有不同习俗。
清明除了扫墓祭祖,我们这里还有清明这天不能晒衣服,还有吃过午饭必须打牌,有上一辈传下来的话说是,清明不打牌,死了没人抬。所以我们这里清明这天吃过午饭就家家打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