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皮影的溯源和表演形式

历史网 2024-12-01用户投稿

青海皮影又叫灯影子、牛皮娃娃,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主要集中于陕西、甘肃、宁夏三省区接壤的三角地带。青海皮影的人物造型,归纳起来有生、旦、净、末、丑五大种类。根据不同的身份特点,夸张它的眉、眼、鼻、嘴和胡须五个部分。

溯源

典籍记载多见于宋代,然而宋代的皮影戏繁荣成熟,已达相当程度,生动的三国故事,一些记载宋人生活的著作如《东京梦华录》《梦粱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影戏的盛况,除了一些有名的艺人,南宋杭州甚至有部分影戏组织出现。宋代以后至明清,影戏一直盛行,与各地曲艺、语言、习俗结合,发展成各具地方特色的影戏艺术。

中国上古文化中,以影像做为造型手段屡见不鲜,人们熟悉的青海大孙家出土的舞蹈纹陶盆,常见的拉手人物就是以影像为造型的实例,其形宛若逆着日光看到远处地平线上几个翩翩而舞的人影。而在岩画、青铜器造型中,这种以影像外轮廓为主要造型方法的历史遗迹就更为多见了。

表演形式

从工艺上来讲,青海皮影造型外轮廓以直线概括,俊俏有神,重视图案装饰,着色对比强烈,头部造型约有千余种。由于在平面布幕上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一般采用“五分脸”,皮影的身段也用侧面表示法。

青海皮影的刻制原料十分讲究,以小黑毛公牛皮为佳,皮板薄厚适中,质坚而柔。在整个的制作工艺上,无论是选皮、刮皮、拓样、针稿簇刻、着色、出汗、砖熨等各道工序都毫不马虎。雕刻刀法也非常讲究,以先繁后简、先内后外的顺序雕刻。青海皮影的着色以黑、红、黄、绿为主。其整体造型是头大身小,身段上窄下宽,手臂过膝。全身头、胸、手、腿等部分用牛筋绞连。

特征

皮影戏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封建社会,农民对很多自然现象难以进行合理的解释,于是就简单地归结为鬼神作怪,由此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皮影戏便是鬼神崇拜的一种表现,是“以虔敬所有超自然的神为第一目的的艺术。”

影偶是皮影戏的基本道具,单独来看,影偶也是别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品,其主要有4个特征:

一是合理的变形。为突破影偶只能在二维空间移动的局限,影偶雕刻艺人合理使用变形艺术,适应观众观影时的视觉体验,使观众产生鲜明的立体感,同时,还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能够集中反映人物和景物的本质特征,产生强烈的美感和演出效果。

三是巧妙的象征。影偶的象征特点主要通过图案和色调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四川皮影中的秦始皇造型。

四是稚朴的装饰。影偶造型吸取了民间织锦、刺绣、剪纸等的朴实、稚拙、装饰性强特点,因而布局严谨、线条流畅、色调明快,具有极强的装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