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成就超过朱元璋(朱棣最大的贡献)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中国历史上大凡有文治武功者,多有魔难不经历九死一生不足以名垂千古昭示后世。他和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李世民如出一格皆被迫被逼揭杆而起奋起靖难,以八百王府兵举义成功绝非易事,姚广孝和众大将为他舍身取义,足见其英朋神武雄才大略。而朱允文和齐黄因应对失策逐渐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被燕王吹枯拉朽一举铲除,不愧为身经百战的一代战神圣明果敢之君。他内修政治和史治勤政爱民,对稳固大明江山起了定海神针之力。将首都自南京迁往北京,天子守国门,近可靖卫蒙古匈奴哒哒,远可镇摄努尔干司,有设立哈蜜卫,疆土远拓西伯利亚,和东南亚星罗安南多国,可谓功高环宇,有令郑和七下西洋,传播了中华文化和天朝气度,令东南亚非洲各国万邦来朝,文治武功达到了历史颠峰。他对图谋不轨的安南乱臣贼子陈氏大举用兵,一举铲除了祸害东南的害群之马。有亲力亲为五征蒙古哒哒,为北方安定作出了伟大贡献,又集中大明众大臣历经几十年修定了永乐大典,对中华民族的科技文化,制造,农业,教育,礼法,制度,法律的形成完善倾注了心力,他不是千古一帝犹如一代圣帝随有污名而不误万世留芳。

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他的一生主要的贡献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编修永乐大典,《永乐大典》初名叫《文献大成》。明永乐元年(1403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命解缙、姚广孝、王景、邹辑等人篡修大型类书,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编成《文献大成》。《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篡的一部大型类书。收录入《永乐大典》的图书均未删未改,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件遗产,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二、郑和下西洋,1405年11月,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般、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三、改革吏治,明成祖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庭中形成了后来内阁制的雏形。四、迁都北京,定都北京,不仅能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以控制东北地区,有利于维护全国的统一。五、建造紫禁城,北京紫禁城筹建于明成祖永乐五年,兴建于永乐十五至十八年,占地面积724250平方米,宫殿建筑总面积163000平方米。紫禁城的建设历经14年,建成了规模宏大宫殿组群,成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从明成祖朱棣以上的历史功绩可以看出,在整个明朝帝国,还没有哪位皇帝的功绩能超过他。

从四个方面可以看出朱棣的功绩可怕:

1.编修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收录古代重要典籍至七八千种之多,上至先秦,下达明初。收录的内容包括:经、史、子、集、释庄、道经、戏剧、平话、工技、农艺、医卜、文学等,无所不包。

《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正文22877卷,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总字数约3.7亿字。书中保存了我国上自先秦,宋元以后的佚文秘典,下迄明初的各种典籍资料达8000余种,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

盛世修书,实非虚言,一般朝代修好前朝历史就已经很不错了。

2.郑和下西洋

1405年7月11日(明永乐三年),明成祖命郑和率领庞大的二百四十多艘海船、二万七千四百名船员组成的船队远航,访问了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

郑和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 彭亨、真腊、古里、暹罗、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麦加,并有可能到过澳大利亚。

而且郑和本人也是伊斯兰教徒,在最后一次出使他完成了麦加朝圣的心愿,同事也耗尽了毕生精力,死于途中。

3.改革吏治

明太祖朱元璋时,由于废除了丞相制度,皇帝直接领导六部,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处理,所以皇帝非常累。明成祖时期,完善了文官制度,在朝廷中逐渐形成了后来内阁制度的雏形。

4.迁都北京

明成祖将都城由南京迁至北京(原名北平)的事件。因发生于永乐年间,故名。北平是朱棣兴王之地,他在此经营30多年,统治比较稳定;另外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不仅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且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因此,朱棣即位后,即开始准备迁都。永乐元年,诏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四年,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九年,命工部尚书宋礼等修会通河。十三年五月,平江伯陈瑄等开凿淮安附近之清江浦,使久废的运河重新畅通;十八年九月,诏自明年改京师为南京,北京为京师。十二月,北京郊庙宫殿成。十九年正月,朱棣在北京御奉天殿,朝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此后至明亡,北京一直是明朝的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