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明朝年,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没哪个朝代有这种魄力」?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明朝建于公元1368年,亡于1644年,278年的历史,相传15帝。
明朝的十五帝,没有真正的明主,也没有无道德的昏君。
在276年的史记中,崇洋媚外的事罕见,铲除内患的事情很多,屠杀忠良之臣难计其数,信用馋言,误国家大事不胜枚举。
至于不纳地、不进贡、不屈膝外宼未有迹象。
总之,明朝的兴起,明朝的覆灭,都是历史的车轮在滚滚向前,时代的接替,天意如此,奈何?
如何理解?好理解。前半段是明粉“吹”出来的,后半段是朱明“作”出来的。
所谓这个不那个不,都是不了解史实的明粉自我吹嘘自我强化得出的论调。
不纳贡?庚戌之变请了解一下。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六月,鞑靼土默特部领袖俺答汗率军犯大同,大同总兵仇鸾重赂俺答,请求勿攻大同,移攻他处。俺答汗于是一路顺利地攻到北京城下。兵部尚书让军队出城迎敌,结果将领们相顾变色、士兵们流涕不敢前。结果只能任由俺答汗率兵在京郊任意抢掠。接着俺答汗放回一个俘虏的监军太监,开出条件:“予我币,通我贡,即解围,不者岁一虔尔郭!”也就是说:缴纳岁币+开放贸易,我就退兵;否则我每年都来围你都城!
最终嘉靖帝万般无奈,只能给钱、允诺通贡,俺答汗才退兵。
不割地?自己放弃领土算什么?
朱棣放弃了长城以北的土地,于永乐元年(1403)把大宁都司内迁保定,长城以北的土地都放弃了。大宁都司原地盘被蒙古占领,这导致辽东与宣府(今张家口宣化)之间失去呼应,京北的西、北、东三大防区出现漏洞,使北京直接暴露在蒙古力量面前。30年后,奴儿干都司也废弃。
南边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安南不久也放弃了。
天子守国门?
由于明朝放弃了长城之外的缓冲地带,导致长城就成了前线,首都北京就成了国门,这是因果关系。也就是说,这是明朝自己一步步把国都“推进”到了前线位置。
君王死社稷?
政治是一种艺术,而不是一根筋顽固到底。当斗争形势不利时,要适度学会妥协,以图东山再起。可明末帝崇祯倒好,为了面子,偷偷滴派人与清谈判,事情泄露之后又杀了办事人作为遮掩。终于丧失了与清和解的机会。崇祯用人也是这样,用人不专,犯了一次错就诛杀,最后终于无人可用、无人愿意出头。当李自成开出最后条件即可退兵时,又优柔寡断拿不出钱来,终于导致不可收拾,最后只好一死了之。
结论:
最后结论是: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这是明粉“吹”出来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朱明自己“作”出来的。
我以前也写过,明朝主要是亡于党争,也就是吏治败坏,这是个值得深思的历史借鉴,太祖朱元璋以刑戮、监察为手段整肃吏风,澄清吏治,措施有三:1、京师筑墙。2、凤阳屯田。3、枭首剥皮。(贪赃60俩以上者,斩首示众,扒皮实草。),历史文治武功最强都是开国皇帝,明朝三百年,客观评价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割地赔款,是宋朝所不能比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崇祯也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