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起源与灭亡(明朝灭亡之后发生了什么)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这个问题就是典型的子孙不孝,让老子背锅!

朱元璋:“老子不受这份委屈!”

为什么这样说史君这样讲呢?说明朝埋下亡国种子,不外乎是几点理由:废除丞相制、屠戮功臣、重用锦衣卫。为什么我不提:宦官乱政呢?因为在朱元璋时代,宦官专政根本不存在,朱元璋面前再大的宦官都得夹着尾巴做人,一个不高兴,给你来一个剥皮实草,诛十族(比冠状病毒都起效快,你亲朋+好友,就得死光光)。

但是,认真追究起来,其实这三点理由都是不成立的!

首先,废除丞相制,必须废除啊!天下我辛辛苦苦打下来,为什么跟你共享?

朱元璋有魄力,先帮子孙把权利揽到手!

朱元璋有个优势,白手起家,所以他知道平民的想法,做了皇帝后更知道了丞相制的弊端!

千年的传承,使得丞相的权利太大了!秦汉的时候皇帝看到丞相来了是要站起来起身相迎的。朱元璋废除丞相制:

一是因为,左相胡惟庸专权,遂罢中书省。设置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掌司法、政治和军事。

二是为了三权分立也是,让三方可以互相制衡,离了皇帝谁都不行,你看电视中的三角恋是吧,总需要外力的介入!

因此,三权分立不比大权独占让皇帝放心吗?说废除丞相制不对的,都是什么人呢?都是想做丞相的人!(这句话看到了细细揣摩吧)

屠戮功臣为子孙,行此举者非一人!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历史上这样做的多了,你看刘邦反的给通通搞死,没反的逼反再搞死,要是威逼也还不反呢?算了,那就随便安个罪名给搞死。

再说,此举也是为了帮助子孙减轻压力,那么多功臣活着不杀,死了不就功高盖主了嘛!人心都是会变的,又有兵、又有权、又有钱,不搞死,就像脖子上悬着把利剑,任何一位开国皇帝都不会允许!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兵法有云:所有隐患能搞死就立即搞死,不能搞死就想办法给搞死!

不过建文是个憨批,太仁慈了,不是说仁慈不好,而是当时的历史背景不允许你仁慈!

而且他行事吧,还外圆内方,怎么外圆内方呢?对他爷爷不喜欢的文人看的极其重要,对自家亲叔叔隔三差五就逼死一个。自己根基不稳,就想搞死所有掌握军权的王爷,贪心不足!


没有朱元璋,明朝影子都没有,谈何亡国种子。朱元璋错就错在,把王朝打理的太好了,让子孙过的太安逸了!

怎么安逸呢?创立锦衣卫!

结果子孙用得太顺手了,就不思理政!殊不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胖死的朱高炽、死在女人肚皮上的朱载垕、木工皇帝朱由校、十几年不上朝的万,说实话明朝能活270多岁,那简直就是托了祖宗(朱元璋、朱棣)的福!

你看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子孙不争气,祖宗跟着遭罪!

不过朱元璋也够意思了,荫庇子孙到“皇十六代”!这时候再骂朱元璋,嬴政、忽必烈不得脸红死了!

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可谓是一代传奇,朱元璋成为帝王之后深刻知道王朝安定在于民,加上朱元璋的性格和成长经历致使其痛恨贪官污吏,按照常理而言朱元璋不可能为明朝灭亡埋下伏笔,可是事实真相却让我们大吃一惊。

其实不仅是明朝,历史上每一个朝代开国之时都为王朝末年埋下了灭亡的种子,或许很多人不赞同这样的说法,在我们的潜意识里除了那些杀戮比较重的开国皇帝,其他王朝的开国皇帝,在开国之初都是为国为民的好皇帝。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王朝在建立之初,虽然开国君王大部分都是甚得民心,比较知道底层疾苦的人,可是开国之君既然登上九五之位势必要建立自己的一个圈子,而这个圈子就是那些开国功臣。一个王朝的开国功臣一般都是两个下场要么功高震住被开国皇帝清除,要么安安稳稳的被封爵位世代罔替富贵一生。

朱元璋晚年为了王朝基业的稳定或者其他一些原因处死了很多开国功臣,当然也有得以善终的功臣,还有朱元璋就是大肆分封藩王,站在帝王的角度是为了王朝基业,可是站在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来看,朱元璋依然没有逃脱把天下人的天下看作家天下准则。

朱元璋分封功臣和自己的子嗣为藩王,这些功臣和藩王的基本日常所需都是由底层民众所提供,我们可以想象这些功臣和藩王的生活荣华富贵是肯定的,如此这般对于天下百姓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负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功臣和藩王经过繁衍生息,其子嗣繁衍数代之后就成为一个庞大的数字,朱元璋一人到明朝末年就朱家皇族就上百万人,这么一个庞大的数字势必让底层民众无法支撑,归根结底是朱元璋没有考虑之后的事态,也可以说是朱元璋埋下了这颗种子。

藩王之后和功臣之后一出生就拥有富贵的生活,长大之后更是有世代罔替的爵位等待着他们,如此这般换做任何人都会吃喝玩乐无所事事的享受一生,加上他们的生活条件势必其繁衍速度要比底层民众要快上很多。他们的数量达到一定的基数并且还要保证以往的富贵生活,肯定会于底层民众产生矛盾,本身底层民众手中的资源也只能勉强维持他们的繁衍生息,如此之下形成起义也是必然,而明朝亡就亡在农民起义。

其次就是朱元璋在一些政策上也有为后来的明朝灭亡埋下了种子,比如让藩王镇守各地,当藩王达到一定的实力之后肯定会把目光放在帝王大位之上,燕王朱棣就是很好的例子。藩王与帝王争夺天下之主肯定会动用武力,战乱之下受苦的必定是底层民众,虽然后来明朝皇帝经过几次改革,把藩王权利降到了最低点,可是后来的文官集团和宦官集团同样让底层民众苦不堪言,说白了就是因为朱元璋善于帝王之术,其后世帝王无不效仿,最终形成帝王依托一个集团压制另一个集团,以至几大集团都在争名夺利而不为底层民众考虑。

当然以上只不过是强行解释朱元璋埋下了明朝灭亡的种子,其实不管那个王朝的开国之君都是如此,他们分封功臣和把天下看作家天下所实行的政策其实已经为王朝覆灭埋下了种子,只不过这颗种子需要时间的沉淀等待发芽。

总而言之,通过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王朝想要长久下去,必须先改善贫富差距,不能让有功之臣和皇室子孙世代富贵,反之王朝覆灭也是必然,毕竟得民心者得天下,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这样的问题本身有点牵强了,明太祖朱元璋还要为二百七十年后明王朝灭亡负些责任,是不是逻辑思维有点混乱了。此问题却引发对朱元璋客观的评价,公正的说;朱元璋文治武功,居功至伟,是名符其实的千古一帝。一个开国君王能让自已的王朝统治二百七十六年,未年还能击败外国入侵。比满清窝囊统治中国还多十六年。所谓满清窝囊统治:是指一八四0年后,满清逢外战必败,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溥仪,五朝靠割地赔款,赔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积累的财富,甘当列强的傀儡,免强维持统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无能,最落后,最无耻的王朝。滿清王朝怎么能和朱元璋开创的大明王朝比肩而议呢!明末自万历朝逢外战必胜,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横扫日本倭寇,李如松率明軍抗日援朝,大获全胜,郑成功击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等等。明末对外战争无一败绩,夕阳余辉下的明王朝,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可见在强盛时期领先世界一百多年的史实,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光荣,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无法比拟的。清修《明史》历经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由乾隆皇帝审批,大学士张廷玉主编,几百名滿汉文人名流参编的《明史》,在大量的史实面前,对朱元璋有如下评定:《明史》(太祖本纪三)帝统一方夏,纬武经文,为汉,唐,宋诸君所未及。这样结论,虽然仅数语,就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帝王甩了几条街。至于秦始皇,只建一朝,二世即亡,怎么能和奠基大明王朝的二百七十六年的朱元璋相题並论呢?!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尚无法与朱元璋相比,何人又能比肩而议?如果牵强硬要说朱元璋为二百七十年后明亡埋下种子,那么在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还有没埋下灭亡种子的王朝吗?!

明太祖朱元璋在亲百姓发展经济,反贪腐树廉政新风,平叛乱巩固政权,开天辟地的三大功绩,为大明王朝前期强盛领先世界,末年乃有能力击败外国入侵,奠定雄厚政治和经济基础。明亡与朱元璋没有什么关系,如果硬要说有关系,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姓朱,崇祯皇帝也姓朱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