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京剧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对吗)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谢邀。(一)因为京剧海纳百川吸收融合了多剧种和曲调的优点,是中国人最为喜欢和普及得最广泛的剧种,曾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和喜欢,很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折射出来的耀眼的光辉。是动态的文学剧场,巧妙的把文学,美术,舞蹈,歌词,表演集于一身,就世界范围来说也是属数一数二的好剧种。
(二)京剧青出于蓝胜于蓝。
一因其在各成型剧种之后,是近二百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剧种,所以她像新建的城市规划一样,很容易大开大合扬长避短式的全面布局,并能很好的兼并融合吸收各剧的营养成分,所以才能在多剧种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
二因其形成之初,便进入了北京宫廷,使它的发育成长不同于地方剧种,使他面向全国视野相对更开阔,自然 要求它所要表现的生活领域也更宽,所要塑造的人物类型更多,对它的技艺的全面性、完整性也要求得更严,对它创造舞台形象的美学要求也更高。
(三)以不受地域方言限制,普通话使全国的观众更多,影响更大,水平更高。在加上近代受官方大力扶持,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其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京剧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京剧最大的特点,刻画人物形象突出,爱憎分明。人物的忠奸,善恶,美丑,爱憎,都分的特别清,用黑脸白脸红脸表示出来,用夸张而颇具意味的表情表演,从不拖泥带水是非不辨,把人心揪的起伏跌宕,好不快哉!
(五)近代以大家都熟知的梅兰芳大师为代表的京剧,不仅在国内剧场场场爆满,还被应邀走出国门,其高超的京剧表演艺术,不仅让世界对中国的“国粹”京剧刮目相看,还对世界的戏剧及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戏剧大师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和布莱希特在他们的创作中,都汲取了梅兰芳表演艺术的精华。
(六)2006年5月20日,京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京剧的前身和雏形是苏皖浙一带的徽调,后来之所以成为国粹,被广大观众所接受,甚至被国外观众所钟爱,有其内在的必然性。r
1、集中国南北东西的戏曲于大成。四大徽班进京前,已和湖北地区的汉调融合,进京后,又吸收生于南方兴于北方的昆曲、西北的秦腔、北方地区的曲艺、河北梆子、评剧等声腔之所长,进一步进行了南北东西大融合。特别是徽剧剧目,大大丰富了昆曲单调的爱情剧目和以唱为主的表现形式;秦腔等梆子腔又丰富了徽调汉调的西皮唱腔,从而最终形成了京剧的皮黄腔。r
京剧几乎吸纳了中国元杂剧以来所有的戏曲之所长。r
2、集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于大成。京剧是综合性最强的舞台艺术之一(甚至不是之一)。不仅有有演员的唱、念做、打,音乐、舞蹈、舞台美术、化妆服装等方面,也都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例如京剧的武打,虚实结合,以虚为主,既有中华武术的套路,又有民族舞蹈的元素,节奏感、舞台美术感十分突出。再如京剧的打击乐,既是烘托气氛的独特部分,又是唱腔伴奏的主要内容,也是掌控舞台节奏的核心,表现力是西方打击乐所不能及的。r
京剧这门舞台艺术,几乎包罗了华夏大地全部艺术表现手段。r
3、集中国仁、义、礼、智、信的传统文化思想于大成。中国京剧不但表演形式异彩纷呈,好听好看,而且剧目的思想内容也能引人入胜,大多以反映儒家经典思想为核心,宣扬正统主流文化道德观念为剧目创作的指导,这就容易在观众中产生共鸣。关汉卿的《窦娥冤》、罗贯中的三国戏、弘扬报国精神的《杨家将》,等等,都是京剧舞台长演不衰的传统剧目。r
京剧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具有深刻思想性,而推动了传播的大众化。r
4、集一辈又一辈艺术家的心血于大成。如前所述。京剧从形成到发展和繁荣经历了200多年的孕育和成长。这其中,中国各个时代各个艺术门类的艺术家都参与、关注了京剧的完善和创新。自专业从事京剧的程长庚、谭鑫培、到后来的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再到四小名旦,都是一生呕心沥血专注于京剧事业。促成了京剧发展的其他艺术门类的艺术家,更是灿若星河。汤显祖、关汉卿、齐如山、翁偶虹,历史学家郭沫若、书画家齐白石,都为京剧的创作演出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我们记不住名字的大音乐家(包括西洋乐)、剧作家、导演,许许多多都参与过京剧的创作。r
京剧几乎网络了中国所有文人艺人参与其创作和改革,使其文化质量达到了艺术的顶峰。
因为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京剧艺术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戏曲文化源远流长,从两千年前的汉代乐舞,到唐代的梨园百戏,再到宋代的南剧,明清的昆曲,都为京剧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京剧形成的过程,也是京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海纳百川的过程。京剧不仅继承了古代戏曲的精髓,还在徽剧的基础上融合了秦腔、汉剧等众多古老剧种的艺术因素和特点。因此,京剧虽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的精神核心却是两千年的中国文化。此外,京剧艺术与诗词、书法、绘画等古典艺术和中国人的审美情趣相互辉映,比如京剧的简约之美,可以与书法和国画艺术相呼应;京剧的比拟、象征的特色,也是古典文学常用的修辞手法;京剧唱腔中的韵律,和古代诗歌的韵律一致;就连京剧的服装也是综合了唐、宋、明、清等不同时期服饰特点加以美化的成果。所以,京剧已不仅仅是一个剧种,它更是中华文明的百科全书!
《乐记》有一段话:“歌之为言也,长言之也。说之,故言之;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讲的就是歌剧。歌剧的主干是表演艺术和音乐艺术的结合,并且西方歌剧更重视音乐的主导作用。
中国传统戏曲从戏剧分类学来说是可以归入歌剧的。但从其艺术构成方式来看,又不一样。西方歌剧是从古代的综合性舞台表演中分化独立出来的,特别突出音乐的主干作用。而中国戏曲则是未经分化的古代综合性舞台表演(对诗歌舞一体“乐”的继承发展,艺术手段包括唱念做打,表演和唱腔上的程式化和写意性)1923年《葡萄仙子》是中国现代歌剧的最早探索。
京剧本身的成熟和对中国文化的审美的代表性,称为国粹毫不意外。 实际上,国粹这个词是在和世界接触的过程中才出现的,它要求能对本民族的文化具有代表性,国粹是对外而非对内的一个词, 因此,广东听粤剧,江浙听越剧,河南听豫剧,京剧的国粹身份,并不妨碍地方戏曲的发展,反而,京剧和地方戏曲的交流很多,所以,京剧是国粹没有问题,但国粹并不是全部,它只是一个切片,具有代表性而已。
首先,京剧不只是代表北京的剧。北京真正的地方戏叫“曲剧”唱腔念白艺术表现手法与京剧是有差异的。京剧的名称也不是亘古就有,而是民国时候诞生的,也叫过平剧。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唱腔,吸收了各大剧种的表现手法。就其传播的广度而言,非但在北京受众广大,全国各地都有成规模的京剧拥趸,京剧为舞台娱乐时代中国人最主要演出形式。才被成为“国粹”。因而不存在北京本土的戏就是国粹的说法,京戏不是北京的戏,而是戏中的北京。
其次,谈国粹。粹者精华也。我们民族自从有戏以来,就在不断的把自己艺术的精华,把所有好看的好听的好玩的贴上去。繁缛的点翠头面,不惜工本。不断磨合,日渐完善的音乐,令人如痴如醉。具有表现力的舞蹈、身段。以及丰富的文学创作,精彩纷呈的故事。无一不是戏曲的重要载体。因而此粹代表了我们民族最精彩,最漂亮,最用过心思的东西。凡是有这些东西的,都可以谓粹。因而我觉得,地方的戏也可以谓之粹。
最后,要看对国粹的定义。
一、由中华民族孕育而生。
从这个角度讲,地方戏是国粹,无论是一声吼动八百里秦川的秦腔,还说江南温婉缠绵悱恻的落地唱书越剧。地方戏受一方水土浸润,而无论是秦、是越、南腔北调,都是地方的观众与艺术家共同创造、完善、欣赏的,地方也是中国,是在我们民族的审美需求下孕育下诞生的,福建土楼、高坡窑洞、平遥古城、徽派建筑无一不是属于我们民族自己的精神财富。
二、代表中国艺术精华。
从这个角度讲,地方戏又只能算“地方粹”不能算“国粹”。地方戏代表的是地方,受众会因为方言比如越剧,或是艺术风格比如秦腔受到限制。我们可以通过地方戏感受地方的魅力,了解地方的文化。但是京剧受众面之广,跨社会阶层之大,是地方戏花雅部都难以比拟的。因而从这个角度讲,福建土楼、高坡窑洞、平遥古城、徽派建筑都不如万里长城更能象征整个中华民族。从这个角度讲,京剧是真正的“国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