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后明朝皇权和武官权利为何越发衰弱?此后太监,锦衣卫是否成为制衡文官的唯一手段?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导读:明朝历史上,我们看到的最多的就是皇帝多么奇葩,各种爱好就是不愿意上朝理政;锦衣卫、宦官多么凶残腐败;其实这都是皇帝无能和荒唐吗?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士大夫集团一边攻击皇帝的不作为,另一方面享受这独揽大权的风光。反正是事情没办好就推到皇帝身上,做好了是内阁为首的文官集团的努力,真是可发一笑。大明的帝王居然成了背锅侠。
永乐之后文官集团的夺权过程
马上皇帝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国力蒸蒸日上,国家向外扩张的欲望强烈。尤其是朱棣时期向东干到外兴安岭、库页岛;向南征服交趾,设置郡县;向北数次北征蒙古;郑和率领宝船七下西洋,向西一直到东非海岸。马六甲内的南海成为大明的内海。
此时的皇权高高在上,无人可以挑衅。武将和勋戚在这个过程中屡立战功,所以在朝堂上的影响无与伦比。这和符合一般王朝的发展过程。
朱棣去世后,朱高炽继位。这位明仁宗可是偏向文官系统的。仁宗减少了对外扩张的力度,认为那是劳民伤财。这非常符合文官集团的口味,因为放弃扩张就意味着武勋集团会逐渐远离朝堂。慢慢的就会像猪一样的被养起来。那么文官系统的春天就来了。仁宗继位不到一年就去世了,宣宗朱瞻基继位。
按说明宣宗自幼随成祖北征蒙古,应该是位有开拓性的君主。但是宣宗延续了他老爹的计划,不但的收缩扩张步伐:南面从交趾撤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交趾就放弃了;北面的前线,收缩到开平卫以南。虽然缩短了后勤补给线,但是把战略纵深也丧失了。使九边真正成为了边关,遗害无穷。打垮鞑靼后,彻底放任蒙古不管。造成瓦剌从容的统一蒙古,为后来的土木堡之变埋下了隐患;海洋方面,在七次下西洋后终止了对大海的探索。啰嗦这么多就是意味着大明的国防政策的改变,武勋集团逐渐沉寂没有了用武之地。结果就是,皇帝依仗与文官集团打擂台的武勋集团彻底落寞。文官集团迎来了难得的春天。
土木堡之变后,文官的天敌被一扫而空
土木堡之变,大明积累的名将如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泰宁侯陈瀛等几十位大明能征惯战的名将被一扫而空,精锐大三大营全军覆没。关键是这些名将由于英宗和王振的乱指挥,死的一点意义都没有。大明再也无法主动出击蒙古,从此以后大明的边关任由蒙古人来去自由。从这一点上说,明英宗其罪难恕。他的轻率和荒唐可以说是大明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唐朝的安史之乱有一拼。
能干的武勋消失了,剩下的武勋都不堪大用。皇权开始衰微。内阁和六部已经成为决定天下大事的绝对权力机构。连兵权都落到了文官集团的手上。皇帝的旨意如果不通过内阁和六部的认可,那样的中旨是无效的,没有人遵从。文官系统按照自己的意愿起草诏书,然后让皇帝审批后执行。如果皇帝不同意,那就再次重新起草皇帝的作用夸张点说已经类似橡皮图章,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意思?总说皇帝不愿意上朝,内阁和六部都把工作做了,皇帝还有什么意思?
在土木堡之变前,文官们尽管已经很有势力,依然有武勋集团作为强大的政治势力帮助皇帝维持皇权的独立。皇帝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但是土木堡之变,这股势力被一扫而空。文官系统把持了整个大权:明景帝的儿子死了,有官员反而上疏叫好。因为这个太子不是文官认可的;正德皇帝想者南巡或者出关,文官不同意;嘉靖尝试收回大权,宣告失败;万历想立太子,文官们也插手反对。你说人家皇帝想立谁为太子,你们管得着吗?反正都是你们说了算。有时候也很同情明朝的皇帝,皇权被压制的这么厉害。难怪明朝中后期除了许多有怪癖的皇帝,不喜欢上朝,消极怠工呗。
明朝文官集团借助科举制这个取官方式源源不断的壮大自身,明朝的吏治是否清明,我们只能相信文官的操守。这就相当于文官集团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如果发生了大的失误还可以推到皇帝这个背锅侠身上。
更关键的是文官系统监守自盗。明朝初年,朱元璋为关照家境贫寒的读书人可以免除钱粮。但是到了中后期,文官系统利用这个漏洞把范围扩大到全部的有功名的读书人。只要考中举人,那么士绅就不再缴税。无数读书人一夜暴富,很多贫民把自己的土地依托到读书人名下。这样农民就除了向举人老爷交一些地租,国家的税就免了,这就叫投献。随着当官的越来越多,明朝的税收范围就越来越少。国家为了维持开支,不得不在有限的自耕农身上增加赋税。自耕农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只能起义。贪得无厌的文官系统不管这个问题,总是指责明朝宗室占用庞大的钱粮。其实终明一朝,文人投献和明朝分封宗室的庞大支出,始终是在大明王朝的身上如同蚂蟥一样的吸血。
宦官、锦衣卫的作用
皇帝要想发出自己的声音,需要有自己的力量。武勋集团失去作用后,那只能依靠天子亲军锦衣卫和家奴宦官。虽然有前朝汉、唐宦官作乱的旧例,但是被卡的难受的皇帝哪怕是饮鸩止渴也得把这杯酒喝下去。
所以皇帝明知不是最好的选择,依然不得不依靠内廷势力对抗文官系统。于是司礼监的权利越来越大,甚至可以替代君王批红。在加上后来的东、西厂的厂卫的设置,内廷势力暴涨。
而锦衣卫作为皇帝亲军,诞生之初就是为皇权服务的,为了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锦衣卫,听名字就知道最初只是一个卫的编制。按照明朝军队的设置,也不过五千人。但是随着皇权的需要,在明朝中后期扩充到数万人。
内廷势力和锦衣卫都依附君王而生,是明朝皇帝用来对抗文官系统的工具。从历史来看,内廷和锦衣卫做了很多坏事。但是文官系统把皇权压制的这么严重,不能要求皇帝不反抗吧。
在失去武勋集团这个支点后,内廷势力和锦衣卫就成为了皇帝制衡文官系统的唯一手段。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一、土木堡之变后皇权和武勋集团衰落?
二、皇帝依靠锦衣卫和宦官制衡文官集团?
这是两个问题,分开来回答比较好。
~~~~~~
先说第一个问题。
土木堡之变是明英宗第一个年号正统时期发生的事。也是明代初期由太祖成祖两代对蒙元的进攻转为防御的转折点。
其实,在土木堡之变前,武将的地位就已经下降了。
早在太祖成祖时期,武将地位仅次皇室。这与两朝战争较多有关。
到了仁宣时期,也就是英宗的父祖两代,其实也就十年时间,武将被制约,因为对外战争不再是这个帝国所需要的。而此时的文官集团则虎视眈眈,直到明英宗继位。
明英宗继位时只有九岁,大权旁落太皇太后,而实际权力落入三杨为代表的内阁手中,至此,内阁权力逐渐提升。
聪明的人就发现,朱元璋修改的皇帝兼任宰相的制度有问题了——当皇帝年幼怎么办?
明英宗跟任何一个年幼继位的皇帝一样,正式执政后就开始政治改弦易辙,开始重用王振这样最亲近可靠的宦官。
一个利用皇权交接的空档期,一个依附皇权本身,于是明代中后期文官宦官两大集团就此登上权力的核心。
而土木堡只是彻底暴露了仁宣以来的所谓仁政的空洞,文官的崛起,军制的腐败混乱,特别是三大营作为皇帝直接掌管的最有战斗力的核心机动兵力,就此崩溃,再也没有恢复起来。
土木堡之变后,本来与文臣比还略高的武将系统,彻底一蹶不振,沦为兵部附庸,而勋贵们也逐渐淡出朝政,转战商场,军户体系也渐渐废弛,变为不纳税的田产。
至于皇权,也受到了文官体系的巨大约束,皇帝不能再按照自己的计划布置国家战略了,而国家军政策略也逐渐成为文官集团的势力范围。
此后大多数皇帝逐渐开始消极怠政,几乎都走向文官体系的对立面,有其是到了正德嘉靖时期。
~~~~~
第二个问题。
皇帝依靠锦衣卫宦官集团制衡文官?
准确说,是监视。
文官体系本来就是为了治理朝政事物的,他的天生优越性无可取代。这一点皇帝很清楚,但是为了皇权的稳固,皇帝必须对文官集团进行监控。
明太祖时期,依照过往历史,建立了科道言官来监控各级官吏。
但科道官本身也是文官,而且是中高级文官的预备,早晚也会成为文官体系的精英,因此并不完全可靠。
明太祖又设立了锦衣卫体系,用内卫军来监察百官,而文武分家,锦衣卫无法成为文官体系的一员,因此锦衣卫的确很有效。
但明成祖上台后,认为锦衣卫不足够受到控制,因此开始设立东厂,用司礼监太监去监控锦衣卫,这样皇权就更加直达锦衣卫了。
厂卫体系的建立,对皇权是有了极大的保障。
而随着内阁制的成型,司礼监批红权也扩大了,实际上就是皇帝利用司礼监监控内阁办事,这样明代皇帝就彻底扔掉了宰相的实际职务了。
总的来说,皇帝只是需要监视文官,至于文官有多腐败,不重要,重要的是不是对皇帝的忠心,以及有没有威胁皇权。
明朝在土木堡之变前,皇权很强大,但在土木堡之变后,皇权开始衰微了,例如景帝的儿子死了,有官员反而上疏叫好,正德皇帝几次想出关而不可得,嘉靖为了认自己的父亲为父亲,竟然向大臣行贿,被一口回绝,万历想换太子,和文官们对峙了20多年,最后不得不妥协。
明朝时,吏部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勋封等事。低级官员任免根本不需要向皇帝报告。就连高级文官任免,也是由吏部拟好,交给皇帝签字而已。如果皇帝提出任免官员,必须要内阁、六部附署才能生效。否则视为无效中旨,六部有权拒不奉诏。明前期,皇帝还能决定内阁人员。但是到了明中后期,内阁人员完全由大臣们庭推选出,皇帝只有捏着鼻子认了。 在土木堡之变前,文官们尽管已经很有势力,但在朝堂中,依然有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那就是武将勋贵集团,明成祖朱棣留了不少军事人才给他的子孙。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葬送了那时候的大明精锐和一大批勋贵里的精英人物。当时不但大批的勋贵从军,而且他们家族中精英子弟也有不少人是军中的直属军官随军出征。可以说他们一死,代表大明的武将勋贵集团立即崩溃了。 能够制衡文官集团的武将勋贵集团在土木堡之变中损失殆尽,文官们迅速接管了他们势力真空的地带,得到了帝国权力中最重要的权力:兵权!从此,皇权面对文官集团开始力不从心了。土木堡之变使得武将勋贵集团解体了,全国大部分的兵权落到了文官集团的手中,皇帝直接控制的军队只有锦衣卫和御马监了,调用其他军队需要得到文官们的认可和配合,这使得明朝以后的权力斗争中,皇帝即使联合内廷势力,在与文官集团的斗争中也经常处于下风,不得不说这与军权旁落关系重大。
文官集团权力大了就会和皇权发生冲突,皇帝怎么办呢?他就想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替他制衡相权。皇帝是找一个天天挑你毛病,给你找事的大臣,还是一个朝夕相处,让干啥干啥的太监呢?在皇帝眼中,朝廷的文官很多时候都是靠不住的,毕竟不在一个屋檐下,而且这些文官都是精英,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和皇帝作对,私下还会议论皇帝的是非,因此明朝中后期的皇帝们往往并不怎么喜欢他们,因此太监成了皇帝最青睐的人。太监们也成为皇帝用来制衡庞大文官团体的利器。 由于皇帝一直都是生活在深宫中,而太监们也是一直待在宫里,因此明朝中后期的皇帝和太监们的关系非常要好。再者,太监们由于生理的缺陷,使得他们的欲望往往较少,对于他们来说,他们由于和皇帝一起长大,因此他们往往不会受到其他诱惑而背叛皇帝。因此,明朝中后期皇帝十分重视发挥太监的作用。毕竟在皇帝看来,在身边的人才是靠得住的人,自己能够掌控的人才是靠得住的人,因此皇帝让太监掌握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