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否有闭关锁国(为什么明朝开始闭关锁国)
历史网 2023-06-16用户投稿
明朝实施的海禁政策可以当作是闭关锁国,也就是不让海外之国进入中国做贸易,也不让中国百姓出海出外国做贸易。明朝之所以推行闭关锁国国策,原因有三:其一、防止财富外流;其二、维护国内统治;其三、防止外国入侵。
明朝初期,对外国的态度很开放,允许列国来大明朝拜皇帝,进贡礼物。列国带一车土特产来大明朝见皇帝,回去的时候就可以带一车金银珠宝。朝贡对于海外小国来说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但是对于大明朝则是一笔亏损的买卖。郑和七次下西洋,也是大把大把的抛洒银子,最终让明朝财政不支,于是取消了第八次下西洋的计划。明朝大臣认为大明国物产丰富,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没有必要与海外小国来往,为了守住财富,于是禁止海外贸易。
大明朝的海禁政策使得沿海百姓生活难以为续,因为海边的百姓通过海外贸易谋生。最终部分百姓挺而走险加入倭寇,在沿海地带烧杀抢掠,为祸一方。明朝政府认为倭寇可以平定,但是海禁政策不可改变,于是在俞大猷、戚继光等名将的浴血奋战下,平定了沿海的倭寇之乱。百姓不得不从事农业工作谋生,沿海贸易就此断绝。
明朝中后期,世界潮流不断发展,欧洲的航海运动开辟了新航线,欧洲强国开始向海外殖民。荷兰、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开继来明朝建立殖民点,意图在中国殖民。明朝政府认为这些蛮夷居心不良,且信仰不同,一定会蛊惑民心,于是将他们全部驱逐,或战或说,总之将这些外国殖民者都驱逐于国门之外。当时欧洲列国刚刚兴起,实力不算强劲,明朝则在名义上十分强大,因此欧洲列强没能以武力击败明朝。
关于这个问题,有人说是为了防倭寇。但实际上,这个理论根本站不住脚。最早出现所谓的倭寇是明初,并且由于日本幕府将军的介入而迅速平定,再次出现倭寇的时候,就是嘉靖年间的宁波之乱后。试问,两百年的时间内没有出现过倭寇,何来“防倭寇”?
所以,闭关锁国的根本原因,与倭寇没有半点关系。
要明白这个问题,一定要清楚,闭关锁国针对的是什么。商业。明太祖朱元璋,甚至整个明朝,奉行的都是抑制商业的做法。因为从朱元璋的一系列做法来看,他是想建立一个封闭的,万世不变的理想社会。这种社会的特点就是,刻板,人不可随意流动,人人各司其职。然而,商业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这自然是不符合朱元璋的理念。
再者,由于明朝自身的因素,其从来没有能控制过海上世界。从元末以来,海上存在着各种势力,明朝作为一个典型的陆地政权,根本无法应付,由于害怕海洋上势力威胁老朱家的统治,于是闭关锁国。
即使是隆庆开关后,明朝也只开放了月港,且每年只限88-110艘船只贸易,每年能获取的利润不过两万两白银,万历四年甚至只有一万两,后来“累增至二万有余”、“骤溢至二万九千有奇”不足明朝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一。月港之所以贸易量少,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了走私贸易的盛行,即使月港开放,但由于诸多限制,商人还是愿意选择走私。
除此之外,某些答主刻意将话题引到清朝。且不说乾隆中期之前清朝对外开放基本是全海岸线,即使乾隆下了所谓的“闭关锁国令”后,依然有广东作为与西洋人贸易的港口,江南的浏河港,上海等作为专门和日本人贸易的港口。从这个意义上讲,清朝从来没有完全锁国,而明朝倒是锁国将近两百年。
不闭关锁国,人都往外跑,皇帝统治不了你,奴役不了你,皇权就削弱了,封建专制的反动性决定了它的”锁人”政策。率土之滨,莫非王臣!